资源描述
陈巴尔虎旗2025年四下数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一亿四千九百六十万千米,这个数写作(______)千米,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万千米,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亿千米。
2.在括号里填合适的运算符号
401×27=400×27(________)27 42×67+67×58=(42(________)58)×67
800÷(4×5)=800÷4(________) 5 667-59-41=667-(59(________)41)
3.0.72的计数单位是_____,它里面有_____个这样的单位,再添上_____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4.一个数的十万位、十位和百分位上都是6,其余数位都是0,这个小数写作 (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
5.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点四写作:(________) 零点七五写作:(________)
五点七六写作:(________) 六百七十点四写作:(________)
6.四年级三个班参加了“我为环保做贡献”回收塑料瓶的活动,四(1)班、四(2)班平均每班回收塑料瓶36个,要想使三个班平均每班回收塑料瓶38个,则四(3)班要回收塑料瓶(____)个。
7.7.48扩大10倍后的数是(______);一个数扩大100倍后又缩小1000倍的结果是9.085,这个数是(______)。
8.写出下面∠C的度数。
,∠C=______。
9.如左下图,长方形ABCD中,点A和点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A(4,8)、C(8,6),那么点B和点D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B_______、D_______。如果将这张长方形纸折起来(如右下图),则∠1=(________)°
10.正方形有(_____)条对称轴,长方形有(_____)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_____)条对称轴.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1.与“4.30”相等的数是( )
A.4.03
B.3.4
C.0.43
D.4.300
12.下列( )组的得数不相等。
A.125×24与3×(125×8) B.105×25-5×25与(105-5)×25 C.99×35与100×35+1×35
13.3名同学参加游泳比赛,游完全程小华用了2.3分,小青用了2.23分,小明用了2.32分。第一名是( ),第三名是( )。
A.小华、小青 B.小青、小明 C.小华、小明 D.小明、小青
14.两个( )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完全相同 B.面积相等 C.周长相等
15.在下面的统计图中,横线所在位置能反映这4个数的平均数的图是( )。
A. B. 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6.0.2和0.2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 (_____)
17.要使241×□3的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5。(________)
18.一个六边形,它的内角和是720度。(______)
19.根据:■-▲=●,可得:■+●=▲. (__________)
20.要表示某市近几年出生人口数的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______)
21.0.35和0.350的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________)
22.3.60和3.6大小相等,意义也相同。(____)
23.分母越小的分数,值越大。(________)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4.直接写出得数。
5.3÷10= 0.9+1.5= 24×5= 400÷5=
5-1.42= 0.27+0.33= 26×4+0= (0.2+0.8)×0=
25.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8×127= 51×501= ☆880÷60= 815×32=
26.列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23.46+7.8= 16.3-4.64= ☆90.07-75.18=
五、解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27.在下边平行四边形中画一条线段, 把它分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
28.学校准备给二年级的学生发日记本,每班发145本,发给11个班,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日记本?
29.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30.四年级师生共460人打算租车开展纸红色研学旅行活动,大客车每辆限乘50人,租金2000元;小客车每辆限乘30人,租金150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
31.某校四年级280名师生去研学旅行。需要租车。大客车限乘50人,租金300元;小客车限乘40人,租金26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最少需要多少钱?
32.如下图:小方桌有点晃动了,怎样加固它比较好,请在图中画出来,并说明理由:(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49600000 14960 1
【分析】读作是把原数写成汉字的形式,写作是把原数写成数的形式,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把个级的0去掉写成万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看亿位后面的数判断四舍还是五入。
【详解】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一亿四千九百六十万千米,这个数写作149600000千米,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4960万千米,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1亿千米。
故答案为:149600000;14960;1。
【点睛】
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在取近似数的时候,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是5或者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2、+ + ÷ +
【分析】第1题,根据将401分解为400与1的和,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第2题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第3题,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除这两个数;第4题,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详解】401×27
=(400+1)×27
=400×27+1×27
=400×27+27
42×67+67×58
=(42+58)×67
800÷(4×5)
=800÷4÷5
667-59-41
=667-(59+41)
故答案为:+;+;÷;+
【点睛】
主要考查学生们对简便运算的掌握情况。
3、0.01 72 28
【解析】1﹣0.72=0.28
4、600060.06 六十万零六十点零六
【详解】略
5、300.4 0.75 5.76 670.4
【分析】小数的写法: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写出整数部分,点写作“.”,小数部分按照数字直接写出。
【详解】三百点四写作:300.4 零点七五写作:0.75
五点七六写作:5.76 六百七十点四写作:670.4
故答案为:300.4;0.75;5.76;670.4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写法,注意小数点的书写,小数点要写成圆点,不能写成“,”或者“、”,小数点的位置应写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不能写在数字中间。
6、42
【解析】略
7、74.8 90.85
【分析】根据小数的扩大缩小原则,小数扩大10倍之后,小数点往后移动1个数位,扩大100倍又缩小1000倍,相当于缩小10倍,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7.48扩大10倍,小数点后移1个数位,74.8;
一个数扩大100倍又缩小1000倍后是9.085,就是这个数缩小10倍后是9.085,那么这个数就是9.085×10=90.85。
故答案为:74.8;90.8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小数的扩大和缩小,关键是明白小数扩大,小数点后移;小数缩小,小数点前移。
8、104°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据此可知,∠C=180°-38°-38°。
【详解】180°-38°-38°
=142°-38°
=104°
则∠C=104°。
【点睛】
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8,8) (4,6) 34
【分析】
(1)由图可知,点B和点C在同一列,和点A在同一行;点D和点A在同一列,和点C在同一行,然后根据数对的表示,前一个数字表示列,后一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
(2)因为∠ADC是直角,对折后根据图中的标注可以看成∠ADC=∠1+2×28°,据此即可算出∠1是多少度。
【详解】
根据分析可以得出点B和点D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B(8,8),D(4,6);
∠ADC=∠1+2×28°
90°=∠1+56°
∠1=3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以及求折叠后图形中的角的度数,对折前后角的度数不变。
10、4 2 1
【详解】略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1、D
【分析】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由此根据小数的性质判断并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与4.30相等的是4.300.
故答案为D
12、C
【分析】A.把第一个算式24写成3×8,再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判断;
B.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判断;
C.先把第一个算式99分解成100-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判断。
【详解】A.125×24=125×3×8=(125×8)×3,符合题意;
B.105×25-5×25=(105-5)×25,符合题意;
C.99×35=(100-1)×35=100×35-1×35,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判断能力。
13、B
【分析】在游泳路程相等的前提下,用的时间最短的是速度最快的,用时最长的就是最慢的。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题意得:
因为所用时间的长短排列是:2.23分<2.3分<2.32分,用的时间最短的是速度最快的,用时最长的就是最慢的,所以他们的名次:第一名是小青,第二名是小华,第三名是小明。
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数大小的比较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注意比较小数大小时,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从十分位比较开始直到比出大小。
14、A
【分析】因在拼组平行四边形时,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且有公共边,所以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据此解答.
【详解】据以上分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正确.
故选A.
15、C
【分析】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平均数。
【详解】根据三个统计图可以知道A表示的哪个数最大,B表示哪个数最小,C表示四个数的平均数。
【点睛】
解答此题要明确平均数用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6、√
【详解】略
17、×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可知,先用3乘241,再用方框里的数乘241,再将乘得的数加起来。当方框里的数是1时,241×13=3133,积是四位数;当方框里的数是2时,241×23=5543,积是四位数;当方框里的数是3时,241×33=7953,积是是四位数;当方框里的数是4时,241×43=10363,积是五位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要使241×□3的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4。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需熟练掌握。
18、√
【分析】六边形可以分割成4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那么六边形边形内角和为180×4=720°。
【详解】180°×4=720°。
一个六边形,它的内角和是720度。这句话是对的。
故答案为:√。
【点睛】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五边形内角和为540度。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1)×180°。
19、×
【分析】考察了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根据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即可得解。
【详解】根据:■-▲=●,■=▲+●,▲=■-●;
所以题干结论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减数+差。
20、正确
【解析】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
【详解】题目要求反映近几年出生人口数的变化情况,所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正确.
21、×
【分析】首先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判断出0.35和0.350的大小相同;然后根据0.35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350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判断出0.35和0.350的计数单位不同即可。
【详解】因为0.35=0.350;
所以0.35和0.350的大小相同;
因为0.35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350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所以0.35和0.350的计数单位不同;
0.35和0.350的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故此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意义,注意小数的位数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
22、×
【解析】根据小数性质知,3.6与3.60的大小相等;3.6精确到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3.60精确到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所以3.6与3.60的计数单位不相同,也就是意义不相等;所以原题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23、×
【分析】看一个分数的分数值的大小,不能只看分母的大小,还需要看分子的大小,据此进行判断;也可以举例子验证。
【详解】根据题干意思,举例如下:
的分母是10,的分母是3,两个分数相比较,分母是3的分数的分数值大,所以题干说分母越小的分数,值越大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个分数的分数值的大小,不能只看分母的大小,还需要看分子的大小。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4、0.53;2.4;120;80
3.58;0.6;104;0
【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详解】5.3÷10=0.53 0.9+1.5=2.4 24×5=120 400÷5=80
5-1.42=3.58 0.27+0.33=0.6 26×4+0=104 (0.2+0.8)×0=0
【点睛】
直接写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
25、6096;25551;14……40;26080
【分析】整数乘法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起,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要多看一位。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根据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把除数和商相乘再加上余数,如果乘得的积与被除数相同,那么原计算正确。
【详解】48×127=6096 51×501=25551
☆880÷60=14……40 815×32=26080
验算: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计算时牢记计算步骤,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
26、31.26;11.66;14.89
【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加数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23.46+7.8=31.26 16.3-4.64=11.66 ☆90.07-75.18=14.89 验算:14.89+75.18=90.07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要先对齐小数点,再进行计算。
五、解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27、
【解析】试题分析: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高即可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
解:如图所示:
,红色线段即为所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和直角梯形的特点来对图形进行分割的能力.
28、1635本
【解析】题意可知,学校应买的日记本分两部分,一部分发给11个班的学生,一部分作为备用.因此,数量之间存在以下相等关系:每班发的本数×班级个数+备用本数=学校应买本数.
【详解】145×11+40=1635(本)
答:学校应买1635本日记本.
29、250千克
【解析】先计算出3车运走的总重量,即850﹣100=750千克,再据除法的意义即可得解.
【详解】(850﹣100)÷3
=750÷3
=250(千克);
答:平均每车运250千克.
30、8辆大客车和2辆小客
【分析】先算出每种车的每人的单价:2000÷50=40(元),1500÷30=50(元),所以尽量租用大客车,而且保证空位最少,这样租金会最少。
【详解】2000÷50=40(元)
1500÷30=50(元)
50<40,所以尽量租用大客车。
460÷50=9(辆)……10(人)
剩余的10人如果再租一辆大客车,空座太多。这10人租一辆小客车,小客车坐不满。而租少租1辆大客车,(10+50)÷30=2(辆),这辆大客车所坐50人和剩余10人正好坐两辆小客车,这时满位。
即大客车租9-1=8辆、小客车租2辆的总价就是最便宜的租车方法。
2000×8+1500×2
=16000+3000
=19000(元)
答:租8辆大客车和2辆小客车最省钱。
【点睛】
租车优化问题首先要使便宜的车满座,如果剩余的人数比较多又接近满座,可以考虑剩下的人再租用同一种车,如果剩余的人数比较少可以通过调整,租用其它载人少的车。
31、刚好坐满 1720元
【解析】租4辆大车、2辆小车300×4+260×2=1720(元)
答:刚好坐满是最省钱的,最少要花1720元钱。
32、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两块木板与两条桌腿组合成为三角形让桌子稳定性提高,就不晃了。
【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在两条桌腿中间斜着钉二块木板,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两块木板与两条桌腿组合成为三角形让桌子稳定性提高,就不晃了。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应用三角形的特性服务生活实践的知识,要提高我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实践精神,做到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