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庆阳市正宁县2025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由9个一,5个百分之一和8个千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________),把这个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或“=”。
0.85________0.58 1.3________1.03 8.3________8.301
0.6________0.06 0.8________0.80 12.46________15.21
3.0________30 0.7________0.699 5________5.00
3.(______)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将所得的数缩小到它的后得8.6。
4.十个0.1是(________),0.32里面有(________)个0.01.
5.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________,如果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________。
6.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0.07 6.10 6.01
7.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从(___)看 从(___)看 从(___)看
8.根据前面三道算式,直接填出括号里的数.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_______)=1234321
… … …
111111× (_______)=(_______)
9.鸡兔同笼,从上面数一共8个头,从下面数一共20只脚,鸡有________只,兔有________只。
10.下图两个椭圆重合的部分应是(________)三角形.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1.下面各组长度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单位:厘米)
A.6、6、6 B.8、1、6 C.3、4、5
12.从上面看不能得到下面图形的是( ).
A. B. C.
13.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一组算式是( ).
A.58-27+36 38÷2×7
B.72-56÷8 (72-12)÷6
C.40÷5×8 40-5×8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使最接近80万,里填5
B.字母只有一条对称轴
C.两个周长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5.下面小数中最接近10的数是( )
A.9.998 B.10.01 C.9.9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6.星期天早上,小红和爸爸、妈妈吃早餐共花15元,那么每人肯定都花了5元。(______)
17.0.3和0.3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______)
18.10与10.0大小相等,但计数单位不相同。(______)
19.把10.54先扩大10倍,再缩小1000倍,结果是1.054。(______)
20.小熊蛋糕店5天卖出蛋糕100个,那么第6天肯定卖出20个。(________)
21.把0.050化简后是0.5 (__________)
22.0.999是最大的三位小数. (______)
23.在计算器上输入345,再输入×,再输入567,显示屏上会出现195615. (_____)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4.直接写出得数.
0.526×100= 0.2×1000= 2.5÷100= 12.8÷1000= 25×0.4=
1÷1000= 40.3×100= 8.4×1000= 0.6×0.09= 125×0.8=
25.笔算。
①625×40= ②370×40= ③46×603=
④38×124= ⑤235×30= ⑥134×57=
26.列竖式计算.
1.83+2.7= 4.06-1.7= 0.56×0.28=
五、解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27.购物。
①王老师买了15盒钢笔和108盒圆珠笔,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②买圆珠笔比钢笔多花多少元?
28.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两车在距离中点10千米处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9.实验小学五、六年级图书角拥有图书情况如下表。
①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②五年级4个班平均每班拥有图书多少本?
③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30.操作题。
(1)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顶点A、B、C的位置。
A( , ), B( , ), C( , )
(2)把三角形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4格。
(3)每个小方格表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画一个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4厘米,高是2厘米的等腰梯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31.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从两端同时开凿一条隧道,甲队每天凿27米,乙队每天凿23米,120天后凿完.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32.商店里飞机模型的数量是赛车模型的2倍,后来飞机模型和赛车模型各卖掉20个,现在飞机模型的数量是赛车模型的4倍。商店里原来各有多少个飞机模型和赛车模型?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9.058 9.06
【分析】先看计数单位是几,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在这个数位上写几,如果计数单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把写出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即可。
【详解】9×1+5×0.01+8×0.001
=9+0.05+0.008
=9.058
9.058≈9.06
故答案为:(1)9.058 (2)9.06
【点睛】
此题考查了小数的数位及它的计数单位,注意用0占位的情况,取近似值注意保留的位数和数位。
2、> > < > = < < > =
【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百分位相同,就比较千分位……,依次类推。
【详解】十分位数字8>5,0.85>0.58;十分位数字3>0,1.3>1.03;
8.3=8.300,千分位数字0<1,8.3<8.301;
十分位数字6>0,0.6>0.06; 0.8=0.80;整数部分12<15,12.46<15.21;
整数部分3<30,3.0<30 ;十分位数字7>6, 0.7>0.699;5=5.00
故答案为:> ;>;<;> ; = ;< ; < ;> ;=
【点睛】
解答此题注意:小数末尾填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0.86
【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将8.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即可解答。
【详解】0.86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将所得的数缩小到它的后得8.6。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反之也成立。
4、1 32
【解析】略
5、缩小10倍 扩大1000倍
【分析】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详解】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如果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牢记移动规律是解答此类的关键。
6、> = < >
【解析】略
7、左面 正面 上面
【详解】从正面看到的是列数和层数,从左面看到的是行数与层数,从上面看到的是行数与列数.本题中几何体有2行、3列、1层,从正面看到的图像应为3列1层,故第二幅图是从正面看到的;从上面看到的图像应为2行3列,通过对照原图发现第三幅图是从上面看到的;从左面看到的图像应为2行1层,故第一幅图是从左面看到的.
8、1111 111111 12345654321
【详解】略
9、6 2
【分析】假设全部是兔子,有8×4=32只脚,已知比假设少了:32-20=12只脚,一只鸡比一只兔子少(4-2)只脚,所以鸡有:12÷(4-2)=6只;兔子有:8-6=2只,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假设全部是兔子,则鸡有:
(8×4-20)÷(4-2)
=12÷2
=6(只)
兔子:8-6=2(只)
故答案为:6;2
【点睛】
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
10、等腰直角
【解析】略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1、B
【详解】略
12、C
【详解】不同的立体图形,观察的位置相同,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可能相同.A、B选项从上面看都能得到所给图形,只有C选项从上面看得到的形状与所给图形不一样.所以本题选择C.
13、A
【详解】分析选项中的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找出相同运算顺序的即可.
14、B
【分析】79□936这是一个六位数,最高位是十万位,十万位上是7,万位上是9,要想取近似数80万,根据“四舍五入”法,千位上数是5,6,7,8,9,但是题干中要求是的最接近80万,所以应该填9,据此解答;
根据对称轴的定义知,字母C只有一条对称轴;
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果只是周长相等,边长不一定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A. 要使最接近80万,里填9,所以选项不正确;
B. 字母只有一条对称轴,选项正确;
C. 两个周长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是不正确的;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很多,近似数的求法,对称轴的认识以及图形的认知,要根据平时掌握的知识进行解答。
15、A
【解析】略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6、×
【分析】本题没有说平均分,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星期天早上,小红和爸爸、妈妈吃早餐共花15元,不一定每人都花5元。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注意审清楚题干找准关键词。
17、×
【详解】0.3=0.30,0.3的计数单位是0.1,0.30的计数单位是0.01,即0.3和0.30的大小相等,但是计数单位不同,所以0.3和0.3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的说法是错误的.
18、√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判断10和10.0大小是否相等,再观察这两个数计数单位是否相同。
【详解】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10和10.0大小相等,10的计数单位是一(个),10.0的计数单位是0.1,所以10和10.0的计数单位不相同。因此这句话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的性质,要明确利用小数的性质,不会改变小数的大小,但是计数单位会改变,或者说10和10.0的意义不相同。
19、×
【分析】把10.54先扩大10倍,即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缩小1000倍,即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相当于把10.5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为0.1054,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10.54×10÷1000=105.4÷1000=0.1054
故判断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20、×
【分析】用5天卖出的蛋糕总数除以天数5,得出平均每天卖出的蛋糕数,并不代表每天卖出的是20个,据此判断。
【详解】100÷5=20(个)
20是每天平均卖出的个数,但某一天可能比20多,也有可能比20少,所以第6天肯定卖出20个说法错误。
所以说法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的除法,关键是根据题目中数据求出的是平均卖出的个数,不代表一天一定卖出的是20个。
21、错误
【解析】略
22、×
【详解】略
23、错误
【详解】在计算器上输入345,再输入×,再输入567,再输入等号,显示屏上才会出现1.
故答案为错误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4、52.6;200;0.025;0.0128;10
0.001;4030;8400;0.054;100
【详解】略
25、25000;14800;27738
4712;7050;7638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用下面的数的每一位分别去乘上面数的每一位;将乘得的结果相加算出乘积。
【详解】①625×40=25000 ②370×40=14800 ③46×603=27738
④38×124=4712 ⑤235×30=7050 ⑥134×57=7638
【点睛】
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只需按照乘法的运算法则仔细计算即可。
26、4.53 2.36 0.1568
【解析】略
五、解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27、①3195元
②45元
【分析】单价×数量=总价,分别算出买钢笔和圆珠笔花的钱,再算总和,就是一共花的钱;买圆珠笔的钱减去买钢笔花的钱就是问题所求。
【详解】①钢笔:105×15=1575(元)
圆珠笔:108×15=1620(元)
共:1575+1620=3195(元)
答:一共花了3195元钱。
②1620-1575=45(元)
答:买圆珠笔比钢笔多花45元。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此题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来计算。
28、420千米
【分析】两车在距离中点10千米处相遇,说明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2个10千米,即20千米,而根据已知可求出一小时甲比乙多行5千米,那么可得4个小时多行20千米,时间求出,再用时间乘速度和即可求出总路程。
【详解】10×2=20(千米),55-50=5(千米),20÷5=4(小时)
4×(55+50)
=4×105
=420(千米)
答:A、B两地相距420千米。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两车在距离中点10千米处相遇”,再根据各自的速度,来求出相遇时间。
29、①
②135本
③五年级一共拥有多少本书?
130+150+118+142=540(本)
答:五年级一共拥有540本书。
【解析】略
30、(1)A(2,6), B(2,4), C(6,4);
(2),(3)作图如下:
【分析】(1)根据数对左边的数表示列数,右边的数表示行数,进行填空;
(2)根据旋转的特征,将三角形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C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再向右平移4格;
(3)先在方格纸上画出梯形,再根据对称轴定理,找出它的对称轴。
【详解】(1)A在第2列第6行,B在第2列第4行,C在第6列第4行,所以A是(2,6),B是(2,4),C是(6,4);
(2),(3)作图如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图形的旋转,平移和轴对称,要注意数对左边的数字表示列数,右边的数字表示行数。
31、6000米
【解析】试题分析:甲队每天凿27米,乙队每天凿23米,则甲乙两队每天共可凿27+23米,根据乘法的意义,用两队的效率和乘所用时间,即得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解:(27+23)×120
=50×120
=6000(米)
答:这条隧道长6000米.
【点评】本题体现了工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效率和×合作时间=工作量.
32、飞机模型60个;赛车模型30个
【分析】已知原来“飞机模型的数量是赛车模型的2倍”,现在这两种模型各卖掉20个,如果要使飞机模型的数量依然是赛车模型的2倍,那么在赛车模型卖掉20个的情况下,飞机模型应该卖掉(个)。但实际上,飞机模型只卖掉20个,少卖了(个)。已知“现在飞机模型的数量是赛车模型的4倍”,与原来相比,现在飞机模型的数量比赛车模型多了倍,所以现在赛车模型有(个),因此原来有(个)赛车模型,(个)飞机模型。
【详解】
(个)
(个)
答:商店里原来有60个飞机模型,30个赛车模型。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少卖的20个飞机模型是现在赛车模型的2倍,即可求出现在赛车模型有10个,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