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自觉遵守考试规则,诚信考试,绝不作弊
线
封
株洲市2025届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把一个圆柱的底面16等分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近似长方形的周长是33.12厘米,那么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如果圆柱的高是1分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
2.甲数=2×3×7,乙数=2×5×7,则甲数和乙数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
3.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为,搭这样一个立体图形,需要________个小正方体。
4.在0.166、0.17、和16%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
5.游泳池里,一些学生在学游泳,男同学一律戴蓝色游泳帽,女同学一律戴红色游泳帽.有趣的是,在每个男同学看来,蓝色游泳帽与红色游泳帽一样多;而在每个女同学看来,蓝色游泳帽多一倍.那么游泳池里有____个学生在学游泳.
6.一个正方体所有棱长的和是48厘米,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
7.0.4==12︰( )=( )÷80=( )%
8.甲数是150,乙数比甲数多15%,丙数比乙数少20%,丙数是(_____).
9.一辆公共汽车由起点站到终点站(这两站在内)共途经8个车站.已知前6个车站共上车100人,除终点站外前面各站共下车80人,则从前六站上车而在终点站下车的乘客共有____人.
10.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144厘米,已知它相邻两条边上的高分别是30厘米和24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小是(____)平方厘米。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1. “甲数的和乙数相等”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 (____)
12.圆柱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18.84厘米,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____)
13.一个正方形边长增加4倍,面积就增加16倍. (_____)
14.把5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4平方厘米。(________)
15.因为4<5,所以<._____.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6.下面各数中,最接近5.05万的整数是( )。
A.5.051 B.50509 C.50501
17.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1000米,某天上学他在前半段路程的速度为每分钟40米,由于担心迟到,后半段路程加快了脚步速度为每分钟60米,按时赶到了学校,那么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 )米
A.50 B.48 C.45 D.24
18.用火柴棒搭房子(如下图),搭3间用了13根,照这样搭502间房子要用( )根火柴棒。
A.2007 B.2008 C.2009
19.有一个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从它的一个顶点处挖去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后,剩下物体表面积和原来的表面积相比较,( )
A.大了 B.小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20.在一个盒子中有10个红球、8个绿球和一些黑球。每次从里面拿出1个球,结果拿出绿球的可能性小于,那么盒子中至少有( )个黑球。
A.6 B.7 C.8 D.9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出得数.
6×= _____ 6÷=_____ ×=_____ ÷=____
2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 (2)10-- (3)6.9×2.5+6.9×7.5
(4)3.76÷0.4÷2.5 (5)27.3-1.2-8.8 (6)5.5×[0.72÷(4.2÷0.7)]
23.解方程或比例.
(1)
(2)
(3)
五、能写会画。(每题4分,共12分)
24.仿照下图1的示例,在图2和图3中涂出一个或几个小圆,使得新图形能满足下面的要求并画出对称轴。
25.(1)A点的位置为( ),画出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
(2)按1:2的比画出原三角形变化后的图形.
26.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上圆心、半径和直径.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一个圆锥形稻谷的底面周长是6.28m,高是1.8m,现在把这些稻谷全部装入一个底面积是6.28m2的圆柱形粮囤里,可以堆多高?
28.六年级进行数学测验,有240人合格,五人不合格,求六年级这次单元测验的合格率.
29.化工车间有男工人56名,女工人42名,这个车间的工人总数正好是全厂工人总数的 ,全厂共有多少名工人?
30.用一根240cm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框架,使它的长、宽之比为3: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31.1元和5角的硬币,一共13枚,共有10元.请问1元和5角的硬币各多少枚?
参考答案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50.24 502.4立方厘米
【解析】略
2、14 1
【解析】求两数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共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
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
【详解】解:因为甲数=2×3×7,乙数=2×5×7,
则甲数和乙数的最大公约数是2×7=14,最小公倍数是2×7×3×5=1.
故答案为:14,1.
3、4
【解析】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可知图形有两层,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可知,图形有两排,前排2个,后排1个,上层1个,共需要4个正方体。
4、0.17 16%
【详解】解:≈0.167
16%=0.16
0.17>0.167>0.166>0.16,
所以0.17>>0.166>16%;
故最大的数是0.17,最小的数是16%.
故答案为0.17,16%.
5、7
【解析】注意到,每位同学都看不到自己戴的游泳帽的颜色.由“男同学看来,蓝色游泳帽与红色游泳帽一样多”知,男同学比女同学多一人,设共有名女同学,则男同学有(+1)名,由“女同学看来,蓝色游泳帽比红色游泳帽多一倍”,知+1=2(-1),解得=3, 故共有学生(+1)+=7(人)
6、96平方厘米 64立方厘米
【解析】【考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解答】解:正方体的棱长: 48÷12=4(厘米);
表面积:
4×4×6=96(平方厘米);
体积:
4×4×4=64(立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体积是64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96平方厘米,64立方厘米.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首先根据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求出它的棱长,再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 , 体积公式:v=a3 , 把数据代入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解答.
7、8 30 32 40
【解析】略
8、1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分数的知识.根据题意可知,要求丙数,先要求乙数.根据甲数和乙数的关系,丙数和乙数的关系,确定用乘法进行计算.
【详解】已知乙数比甲数多15%,那么乙数就是甲数的1+15%=115%,即乙数是150×115%=172.5,又根据丙数比乙数少20%,可知丙数是172.5×(1-20%)=1.
9、20
【详解】设第1站到第7站上车的乘客依次为.第2站到第8站下车的乘客依次为.显然应有
=.
已知=100, =80.
所以,100+=80+,即-=100-80=20,这表明从前6站上车而在终点站下车的乘客共20人.
10、960
【解析】略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1、错误
【详解】略
12、√
【解析】略
13、错
【详解】略
14、╳
【解析】略
15、×
【详解】分子相同都是1,分母4<5,分母大的反而小,所以.故答案为×.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6、C
【分析】5.05万=50500,分别算出与三个数的差,即可做出选择。
【详解】5.05万=50500
50500-5.051=50494.949
50509-50500=9
50501-50500=1
所以最接近的是50501,
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大数的认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先改写,再比较差的大小。
17、B
【解析】略
18、C
【解析】略
19、C
【解析】【考点】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解答】解:由图可知,挖去小正方体后,其实剩下的图形的表面积与原正方体的面表积是相等的, 因此,剩下图形的表面积与原来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大小不变.
故选C.
【分析】根据观察可得:挖去小正方体后,减少三个面,同时又增加三个面,其实剩下的图形的表面积与原正方体的面表积是相等的.
20、B
【详解】绿球的可能性等于时,是加入黑球的个数:8÷-(10+8)=6,因此黑球的个数大于6个。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18分)
21、4 9 1
【分析】本题直接根据分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6×=4
6÷=9
×=
=1
故答案为4,9,,1.
22、(1)2;(2)8;(3)69;
(4)3.76;(5)17.3;(6)0.66
【分析】(1)按照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
(2)按照减法的性质计算;
(3)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4)按照除法的性质计算;
(5)按照减法的性质计算;
(6)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乘法。
【详解】(1)
=(+)+(+)
=1+1
=2
(2)10--
=10-()
=10-2
=8
(3)6.9×2.5+6.9×7.5
=(2.5+7.5)×6.9
=10×6.9
=69
(4)3.76÷0.4÷2.5
=3.76÷(0.4×2.5)
=3.76÷1
=3.76
(5)27.3-1.2-8.8
=27.3-(1.2+8.8)
=27.3-10
=17.3
(6)5.5×[0.72÷(4.2÷0.7)]
=5.5×[0.72÷6]
=5.5×0.12
=0.66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它们的计算法则,并且能够灵活选择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23、(1)x=2
(2)x=
(3)x=8
【详解】略
五、能写会画。(每题4分,共12分)
24、答案不唯一
【解析】略
25、(1)(1,1),画图见解析;(2)画图见解析
【解析】(1)用数对表示三角形A点位置是A(1,1);画出三角形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图中红色部分);
(2)按1:2的比画出原三角形变化后的图形(图中绿色部分).
故答案为:1,1.
26、
【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0.3m
【解析】6.28÷3.14÷2=1(m)
3.14×12×1.8×÷6.28=0.3(m)
答:可以堆0.3m高。
28、98%.
【解析】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计算的结果最大值为100%,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以百分之百.
理解合格率,合格率是指考试合格的学生数占全部参加考试学生数的百分之几,计算方法为:×100%=合格率,由此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100%≈98%,
答:六年级这次单元测验的合格率是98%.
29、343人
【解析】(56+42)
=98× ,
=343(人);
答:全厂共有343人
30、2700平方厘米
【解析】240÷2=120(厘米)
120×=90(厘米)
120×=30(厘米)
90×30=2700(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700平方厘米
31、5角的有6枚,1元的有7枚.
【解析】5角=0.5元
假设全是1元的,则5角的有:
(13×1﹣10)÷(1﹣0.5)
=3÷0.5
=6(枚)
1元的有:13﹣6=7(枚)
答:5角的有6枚,1元的有7枚.
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