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安宁市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2分)
1.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2.13块巧克力,有1块略轻些。至少用天平称(________)次可以保证找出这块巧克力。
3.一个数在40到50之间,它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是(______)。
4.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长6厘米,圆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近似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5.1的分数单位是,再增加(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6.在23、35、60、75这些数中,既是偶数又含有因数5的数是________,既是奇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是________。
7.用两个棱长是2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
8.五(1)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7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21人,其中两种都参加的有8人,参加这两种竞赛的共有(________)人。
9.一个圆锥柱形水池和一个圆柱形水池从里面量等底等高,用抽水机往圆柱形水池内注水,15分钟注满水池。用这台抽水机以同样的效率往圆锥形水池注水,需(________)分钟注满水池。
10.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它有(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1.在括号里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8和12(______),(______) 6和18(______),(______)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12.一根2米长的彩带,用去,还剩下( )。
A.米 B. C.米 D.
13.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 )。
A.合数 B.偶数 C.奇数
14. “1×3×5×……×99×2”的积是( )
A.奇数 B.素数 C.偶数 D.质数
15.一块蛋糕,小红第一天吃了一半,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第三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则小红三天共吃了这块蛋糕的( )。
A. B.1- C. D.1-
16.佳佳 8 天看完一本书,3 天看这本书的()。
A. B. C.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每小题2分,共10分)
17.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_____)
18.比大,比小的分数只有和。(______)
19.如果a和b都不为”0”,当a是b的倍数时,能化成整数.(____)
20.棱长是1cm 的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一样大。(___)
21.一个厚度为2毫米的铁皮箱的体积和容积完全相等. (______)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每题6分,共18分)
22.直接写得数.
+= -= -= 1--=
+= -= 2-= ++=
2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 18×25%+×60+42×0.25 +-
24.解方程.
2.4x +3.6x =5.4 6x = x 40-2.5x=10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
25.观察左边的几何体,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连一连。
六、我会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把下边的两根长绳剪成同样长的短绳且没有剩余,每根短绳最长是多少分米?
27.下面是星光小学五(1)班、五(2)班9月份至12月份英语平均成绩的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
(1)五(1)班和五(2)班的平均成绩分别在哪个月最高?
(2)哪个月两班的平均成绩相差最少?
(3)根据统计图,简单分析一下,两班的英语平均成绩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哪个班进步幅度大?
28.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相遇时两车离中点3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列方程解决问题)
29.80千克油莱籽可以榨油35千克,每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多少千克?榨1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的油菜籽?(用分数表示结果)
30.六(1)班共有40人,下面是他们一些最喜欢的饮料的统计图,请问每种饮料各有多少人喜欢?
31.李明家2009~2014年生活开支情况如下表。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旅游费(元)
2000
2200
2800
3200
3800
4000
水电费(元)
1200
1500
1800
2200
2600
300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李明家2009-2014年生活开支情况统计图
(2)这几年,李明家平均每年旅游消费( )元。
32.看图回答问题
(1)用数对表示出这些地方的位置。
B高地( ); 指挥部( )
(2)F高地的位置是(5,6),在图上标出F高地的位置。
(3)按照图上标示的路线,从宿营地到指挥部应该怎么走?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2分)
1、AB
【分析】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最大公因数为1,最小公倍数为两个数的乘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所以A和B是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A×B。
故答案为:AB。
【点睛】
理解掌握互质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3
【分析】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1)把待分物品分成3份;
(2)每份数量尽量平均,如果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
【详解】13块巧克力,有1块略轻些。至少用天平称3次可以保证找出这块巧克力。
【点睛】
在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轻一点或者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我们想办法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3、45
【分析】由题意知:这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只要求出3和5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得到该最小公倍数的倍数是在40到50之间就是要求的数。
【详解】3和5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3×5=15,
15×2=30
15×3=45
15×4=60
故这个数是45。
故答案为:4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本题关键是求出3和5的最小公倍数,得到最小公倍数的倍数即可得到要求的数。
4、18.84 28.26
【分析】由题意可知,长方形的周长与圆的周长的差是圆的两个半径的长度,据此求出圆的直径,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3.14×6=18.84(厘米),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
3.14×(6÷2)2=28.26(平方厘米),近似长方形的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
5、;6
【详解】略
6、60 75
【解析】根据3、5倍数的特点可知,60是偶数,个位是0,故又是5的倍数;两个位数上的数相加能被3整除且是奇数的数是75。
7、40cm2
【详解】略
8、30
【分析】根据容斥原理,参加这两种竞赛的人数=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参加作文竞赛的人数-两种都参加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17+21-8=30(人)
答:参加这两种竞赛的共有30人。
故答案为:3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集合问题(容斥原理),解题时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留又无重复。
9、5
【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往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水池注水,注水速度一样,圆锥形水池用时是圆锥形水池用时的3倍。
【详解】15÷3=5(分钟)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圆锥体积=底面积×高÷3。
10、 4 14
【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由此可知,的分数单位是,它有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为2,2-=,里面有14个,所以再添上1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详解】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的分数单位是,它有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所以再添上1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故答案为:;4;1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认识,解题时要明确:分数单位就是分数中的分母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多少个分数单位。
11、4 24 6 18
【分析】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对于一般两个数来说,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由此解答。
【详解】(1)8=2×2×2
12=2×2×3
8和12最大公因数是2×2=4,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2)6和18两者是倍数关系,因此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18。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对于一般的两个数来说,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对于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互质数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即这两个数的乘积。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12、B
【分析】把这根2米长的彩带看作单位“1”,用去,那么还剩下1-=即还剩下2米的,用乘法,据此解答。
【详解】还剩下:1-=
还剩下:2×=(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几分之几。
13、A
【分析】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详解】A.两个质数的积,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两个质数也是它的因数,所以积一定是合数,此选项正确;
B.如3×5=15,这两个质数的积不是偶数,此选项错误;
C.如2×3=6,这两个质数的积不是奇数,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的意义,要深刻理解它们的区别。
14、C
【详解】略
15、D
【解析】略
16、B
【解析】略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每小题2分,共10分)
17、错误
【解析】略
18、×
【分析】比大,比小的分子相同的分数只有和,而分子不同的分数有很多,如、等等,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比大,比小的分数不只有和,有无数个,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大小比较,一定要注意任意两个分数之间都有无数个分数。
19、×
【解析】略
20、×
【解析】略
21、×
【解析】略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每题6分,共18分)
22、 0
【详解】略
23、 30 1
【详解】×-÷ 18×25%+×60+42×0.25 +-
=×-× =18×+×60+42× =+-+
=(-)× =(18+60+42)× =+
=2× =120× =0+1
= =30 =1
24、0.9;;;12
【详解】略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
25、
【分析】(1)从正面看,是4个正方形,下行3个,上行1个位于左边;
(2)上面看,一共是5个正方形,上行3个,下行2个,分别位于左右两边;
(3)从左面看,是3个正方形,下行2个,上行1个位于左边。
【详解】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我会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12分米
【分析】根据题意就是求48、36的最大公因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可以先分别把这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把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相乘即为每根短绳最长的长度。
【详解】48=2×2×2×2×3
36=2×2×3×3
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2×2×3=12。
答:每根短绳最长是12分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应用求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意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
27、1.
2.(1)五(1)班和五(2)班的平均成绩都在12月最高。
(2)12月两班的平均成绩相差最少。
(3)两班的英语平均成绩都呈现上升趋势,五(1)班进步幅度大。
【解析】略
28、1224千米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两车相遇时离中点36千米,则相遇时乙车就比甲车多行(36×2)72米(距离差).用距离差72米除以速度差(54﹣48)6米就等于相遇时间.然后用速度和(54+48)102米除以相遇时间即为甲、乙两地的距离.列式解答即可.
解:(48+54)×[(36×2)÷(54﹣48)],
=102×[72÷6],
=102×12,
=1224(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1224千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两车的相遇时间,注意相遇时乙车就比甲车多行(36×2)72米(距离差).
29、35÷80= (千克)
80÷35= (千克)
答:每千克油菜籽可榨油千克,榨1千克油需要千克的油菜籽.
【解析】略
30、喜欢橙汁的有12人,喜欢矿泉水的有4人,喜欢牛奶的有16人,喜欢可乐的有8人.
【分析】把总人数看成单位“1”,其中喜欢橙汁的人数占30%,由此用乘法求出喜欢橙汁的有:40×30%=12人;同理可以分别求出喜欢另外几种饮料的人数.
【详解】喜欢橙汁的有:40×30%=12(人),
喜欢矿泉水的有:40×10%=4(人),
喜欢牛奶的有:40×40%=16(人),
喜欢可乐的有:40×20%=8(人),
答:喜欢橙汁的有12人,喜欢矿泉水的有4人,喜欢牛奶的有16人,喜欢可乐的有8人.
31、(1);
(2)3000
【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描点连线即可;
(2)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据此解答。
【详解】(1)统计图如下:
(2)(2000+2200+2800+3200+3800+4000)÷6
=18000÷6
=3000(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的填补及平均数的求法。
32、 (1) 8,5 12,2
(2)
(3)向东走4000米到达C高地,再向北偏东37°方向走5000米到达B高地,然后向东走6000米到A高地,最后向南偏西45°方向走4200米到达指挥部。
【解析】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