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安宁市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y****6 文档编号:11574532 上传时间:2025-07-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3.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安宁市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5年安宁市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安宁市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2分) 1.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2.13块巧克力,有1块略轻些。至少用天平称(________)次可以保证找出这块巧克力。 3.一个数在40到50之间,它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是(______)。 4.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长6厘米,圆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近似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5.1的分数单位是,再增加(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6.在23、35、60、75这些数中,既是偶数又含有因数5的数是________,既是奇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是________。 7.用两个棱长是2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 8.五(1)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7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21人,其中两种都参加的有8人,参加这两种竞赛的共有(________)人。 9.一个圆锥柱形水池和一个圆柱形水池从里面量等底等高,用抽水机往圆柱形水池内注水,15分钟注满水池。用这台抽水机以同样的效率往圆锥形水池注水,需(________)分钟注满水池。 10.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它有(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1.在括号里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8和12(______),(______) 6和18(______),(______)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12.一根2米长的彩带,用去,还剩下( )。 A.米 B. C.米 D. 13.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 )。 A.合数 B.偶数 C.奇数 14. “1×3×5×……×99×2”的积是( ) A.奇数 B.素数 C.偶数 D.质数 15.一块蛋糕,小红第一天吃了一半,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第三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则小红三天共吃了这块蛋糕的( )。 A. B.1- C. D.1- 16.佳佳 8 天看完一本书,3 天看这本书的()。 A. B. C.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每小题2分,共10分) 17.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_____) 18.比大,比小的分数只有和。(______) 19.如果a和b都不为”0”,当a是b的倍数时,能化成整数.(____) 20.棱长是1cm 的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一样大。(___) 21.一个厚度为2毫米的铁皮箱的体积和容积完全相等. (______)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每题6分,共18分) 22.直接写得数. += -= -= 1--= += -= 2-= ++= 2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    18×25%+×60+42×0.25  +- 24.解方程. 2.4x +3.6x =5.4 6x = x 40-2.5x=10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 25.观察左边的几何体,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连一连。 六、我会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把下边的两根长绳剪成同样长的短绳且没有剩余,每根短绳最长是多少分米? 27.下面是星光小学五(1)班、五(2)班9月份至12月份英语平均成绩的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 (1)五(1)班和五(2)班的平均成绩分别在哪个月最高? (2)哪个月两班的平均成绩相差最少? (3)根据统计图,简单分析一下,两班的英语平均成绩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哪个班进步幅度大? 28.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相遇时两车离中点3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列方程解决问题) 29.80千克油莱籽可以榨油35千克,每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多少千克?榨1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的油菜籽?(用分数表示结果) 30.六(1)班共有40人,下面是他们一些最喜欢的饮料的统计图,请问每种饮料各有多少人喜欢? 31.李明家2009~2014年生活开支情况如下表。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旅游费(元) 2000 2200 2800 3200 3800 4000 水电费(元) 1200 1500 1800 2200 2600 300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李明家2009-2014年生活开支情况统计图 (2)这几年,李明家平均每年旅游消费( )元。 32.看图回答问题 (1)用数对表示出这些地方的位置。 B高地( ); 指挥部( ) (2)F高地的位置是(5,6),在图上标出F高地的位置。 (3)按照图上标示的路线,从宿营地到指挥部应该怎么走?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2分) 1、AB 【分析】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最大公因数为1,最小公倍数为两个数的乘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所以A和B是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A×B。 故答案为:AB。 【点睛】 理解掌握互质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3 【分析】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1)把待分物品分成3份; (2)每份数量尽量平均,如果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 【详解】13块巧克力,有1块略轻些。至少用天平称3次可以保证找出这块巧克力。 【点睛】 在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轻一点或者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我们想办法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3、45 【分析】由题意知:这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只要求出3和5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得到该最小公倍数的倍数是在40到50之间就是要求的数。 【详解】3和5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3×5=15, 15×2=30 15×3=45 15×4=60 故这个数是45。 故答案为:4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本题关键是求出3和5的最小公倍数,得到最小公倍数的倍数即可得到要求的数。 4、18.84 28.26 【分析】由题意可知,长方形的周长与圆的周长的差是圆的两个半径的长度,据此求出圆的直径,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3.14×6=18.84(厘米),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 3.14×(6÷2)2=28.26(平方厘米),近似长方形的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 5、;6 【详解】略 6、60 75 【解析】根据3、5倍数的特点可知,60是偶数,个位是0,故又是5的倍数;两个位数上的数相加能被3整除且是奇数的数是75。 7、40cm2 【详解】略 8、30 【分析】根据容斥原理,参加这两种竞赛的人数=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参加作文竞赛的人数-两种都参加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17+21-8=30(人) 答:参加这两种竞赛的共有30人。 故答案为:3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集合问题(容斥原理),解题时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留又无重复。 9、5 【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往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水池注水,注水速度一样,圆锥形水池用时是圆锥形水池用时的3倍。 【详解】15÷3=5(分钟)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圆锥体积=底面积×高÷3。 10、 4 14 【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由此可知,的分数单位是,它有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为2,2-=,里面有14个,所以再添上1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详解】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的分数单位是,它有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所以再添上1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故答案为:;4;1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认识,解题时要明确:分数单位就是分数中的分母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多少个分数单位。 11、4 24 6 18 【分析】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对于一般两个数来说,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由此解答。 【详解】(1)8=2×2×2 12=2×2×3 8和12最大公因数是2×2=4,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2)6和18两者是倍数关系,因此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18。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对于一般的两个数来说,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对于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互质数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即这两个数的乘积。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12、B 【分析】把这根2米长的彩带看作单位“1”,用去,那么还剩下1-=即还剩下2米的,用乘法,据此解答。 【详解】还剩下:1-= 还剩下:2×=(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几分之几。 13、A 【分析】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详解】A.两个质数的积,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两个质数也是它的因数,所以积一定是合数,此选项正确; B.如3×5=15,这两个质数的积不是偶数,此选项错误; C.如2×3=6,这两个质数的积不是奇数,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的意义,要深刻理解它们的区别。 14、C 【详解】略 15、D 【解析】略 16、B 【解析】略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每小题2分,共10分) 17、错误 【解析】略 18、× 【分析】比大,比小的分子相同的分数只有和,而分子不同的分数有很多,如、等等,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比大,比小的分数不只有和,有无数个,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大小比较,一定要注意任意两个分数之间都有无数个分数。 19、× 【解析】略 20、× 【解析】略 21、× 【解析】略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每题6分,共18分) 22、 0 【详解】略 23、 30 1 【详解】×-÷   18×25%+×60+42×0.25  +- =×-×   =18×+×60+42× =+-+ =(-)×   =(18+60+42)× =+ =2×   =120× =0+1 =   =30 =1 24、0.9;;;12 【详解】略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 25、 【分析】(1)从正面看,是4个正方形,下行3个,上行1个位于左边; (2)上面看,一共是5个正方形,上行3个,下行2个,分别位于左右两边; (3)从左面看,是3个正方形,下行2个,上行1个位于左边。 【详解】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我会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12分米 【分析】根据题意就是求48、36的最大公因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可以先分别把这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把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相乘即为每根短绳最长的长度。 【详解】48=2×2×2×2×3 36=2×2×3×3 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2×2×3=12。 答:每根短绳最长是12分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应用求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意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 27、1. 2.(1)五(1)班和五(2)班的平均成绩都在12月最高。 (2)12月两班的平均成绩相差最少。 (3)两班的英语平均成绩都呈现上升趋势,五(1)班进步幅度大。 【解析】略 28、1224千米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两车相遇时离中点36千米,则相遇时乙车就比甲车多行(36×2)72米(距离差).用距离差72米除以速度差(54﹣48)6米就等于相遇时间.然后用速度和(54+48)102米除以相遇时间即为甲、乙两地的距离.列式解答即可. 解:(48+54)×[(36×2)÷(54﹣48)], =102×[72÷6], =102×12, =1224(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1224千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两车的相遇时间,注意相遇时乙车就比甲车多行(36×2)72米(距离差). 29、35÷80= (千克) 80÷35= (千克) 答:每千克油菜籽可榨油千克,榨1千克油需要千克的油菜籽. 【解析】略 30、喜欢橙汁的有12人,喜欢矿泉水的有4人,喜欢牛奶的有16人,喜欢可乐的有8人. 【分析】把总人数看成单位“1”,其中喜欢橙汁的人数占30%,由此用乘法求出喜欢橙汁的有:40×30%=12人;同理可以分别求出喜欢另外几种饮料的人数. 【详解】喜欢橙汁的有:40×30%=12(人), 喜欢矿泉水的有:40×10%=4(人), 喜欢牛奶的有:40×40%=16(人), 喜欢可乐的有:40×20%=8(人), 答:喜欢橙汁的有12人,喜欢矿泉水的有4人,喜欢牛奶的有16人,喜欢可乐的有8人. 31、(1); (2)3000 【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描点连线即可; (2)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据此解答。 【详解】(1)统计图如下: (2)(2000+2200+2800+3200+3800+4000)÷6 =18000÷6 =3000(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的填补及平均数的求法。 32、 (1) 8,5 12,2 (2) (3)向东走4000米到达C高地,再向北偏东37°方向走5000米到达B高地,然后向东走6000米到A高地,最后向南偏西45°方向走4200米到达指挥部。 【解析】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