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数学七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 3 次
B.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截面的形状可能是一个长方形
C.过七边形的一个顶点有 5 条对角线
D.五棱柱有 7 个面,15 条棱
2.已知关于的方程的解是,则的值为( )
A.2 B.3 C.4 D.5
3.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设这个班有学生x人,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3x+20=4x﹣25 B.3x﹣25=4x+20
C.4x﹣3x=25﹣20 D.3x﹣20=4x+25
4.如图所示,某公司有三个住宅区,A、B、C各区分别住有职工30人,15人,10人,且这三点在一条大道上(A,B,C三点共线),已知AB=100米,BC=200米.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该公司的接送车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的人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那么该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 )
A.点A B.点B C.A,B之间 D.B,C之间
5.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B=∠DCE;④AD∥BC且∠B=∠D.其中,能推出AB∥DC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6.某志愿者服务队进行义务劳动,去甲处劳动的有50人,去乙处劳动的有34人,从乙处调一部分人到甲处,使甲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3倍,若设从乙处调x人到甲处,则所列方程是( )
A. B. C. D.
7.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地区覆盖的总人口为4400000000人,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44×108 B.4.4×108 C.4.4×109 D.44×1010
8.小华编制了一个计算程序.当输入任一有理数a时,显示屏显示的结果为,则当输入-1时,显示的结果是( )
A.-1 B.0 C.1 D.2
9.若,则( )
A.2 B.1 C.-2 D.-1
10.若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在表示的点的左边,则的值是( )
A.正数 B.负数 C.小于 D.大于
11.下列图形中,线段的长表示点A到直线距离的是( )
A. B.
C. D.
12.使得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数的的取值范围是( )
A.且 B.且 C.且 D.且
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x=-2是方程的解,则a的值是__________.
14.写出一个系数为且次数为3的单项式 __________.
15.将一根绳子对折次后从中间剪一刀(如图),绳子变成段,将一根绳子对折次后从中间剪一刀,绳子变成__________段,将一根绳子对折次后从中间剪一刀,绳子变成__________段.
16.计算:
17.如果a ,b互为相反数,c ,d互为倒数,p的绝对值为2,则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7小题,共6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5分)(1)计算:
(2)计算:
(3)先化简,后求值:,其中.
(4)解方程:
(5)解方程:
19.(5分)某蔬菜经营户,用元从菜农手里批发了长豆角和番茄共千克,长豆角和番茄当天的批发价和零售价如表:
(1)这天该经营户批发了长豆角和番茄各多少千克?
(2)当天卖完这些番茄和长豆角能盈利多少元?
20.(8分)如图所示,已知OC是∠AOB的平分线,∠BOC=2∠BOD,∠BOD=27°,求∠AOD的度数.
21.(10分)数轴是学习初中数学的- -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研究数轴我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规律:数轴上点、点表示的数为,则两点之间的距离,若,则可简化为;线段的中点表示的数为如图,已知数轴上有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
(1)运动开始前,两点的距离为多少个单位长度;线段的中点所表示的数为?
(2)点运动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 ;点 运动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 . (用含的式子表示)
(3)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两点经过多少秒会相距个单位长度?
(4)若按上述方式运动, 两点经过多少秒,线段的中点与原点重合?
22.(10分)小明的爷爷每天都步行到距离家3.2千米的公园去打太极拳.周日早晨,爷爷出发半小时后,小明发现爷爷忘记带家门钥匙了,小明就骑自行车去给爷爷送钥匙.如果爷爷的速度是4千米/时,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2千米/时,当小明追上爷爷时,爷爷到公园了吗?
23.(12分)已知:直线AB与直线CD交于点O,过点O作.
(1)如图1,若,求的度数;
(2)如图2,过点O画直线FG满足射线OF在内部,且使,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与互余的角.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根据单项式的系数是数字因数,次数是字母指数和,可判断A,根据圆柱体的截面,可判断B,根据多边形的对角线,可判断C,根据棱柱的面、棱,可判断D.
【详解】解:A、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3次,故A正确;
B、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截面的形状可能是一个长方形,故B正确;
C、过七边形的一个顶点有4条对角线,故C错误;
D、五棱柱有7个面,15条棱,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单项式、认识立体图形、截一个几何体、多边形的对角线.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2、B
【分析】将代入得到关于a的方程,再解关于a的方程即可.
【详解】解:将代入得:,
解得:a=3,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和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3、A
【解析】试题分析:设这个班有学生x人,等量关系为图书的数量是定值,据此列方程.
解:设这个班有学生x人,
由题意得,3x+20=4x﹣1.
故选A.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4、A
【分析】此题为数学知识的应用,由题意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的人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肯定要尽量缩短两地之间的里程,就用到两点间线段最短定理.
【详解】解:①以点A为停靠点,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15×100+10×300=1(米),
②以点B为停靠点,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30×100+10×200=5000(米),
③以点C为停靠点,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30×300+15×200=12000(米),
④当在AB之间停靠时,设停靠点到A的距离是m,则(0<m<100),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是:30m+15(100﹣m)+10(300﹣m)=1+5m>1,
⑤当在BC之间停靠时,设停靠点到B的距离为n,则(0<n<200),则总路程为30(100+n)+15n+10(200﹣n)=5000+35n>1.
∴该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点A;
故选A.
此题为数学知识的应用,考查知识点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D
【解析】,;;,;
,,,,,
则符合题意的有,故选D.
6、B
【分析】根据题目所设未知数,得此时乙处有人,甲处有人,再根据此时甲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3倍列式.
【详解】解:设从乙处调x人到甲处,
此时乙处有人,甲处有人,
∵甲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3倍,
∴列式:.
故选:B.
本题考查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进行列式.
7、C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解:4 40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4×109,
故选:C.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8、C
【分析】根据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即可.
【详解】当时,
显示的数字是1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注意:任何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
9、B
【分析】先由条件得到,再对所求式子进行变形,最后整体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由题可得:,
∴,
故选:B.
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灵活运用添括号法则进行变形是解题关键.
10、C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求绝对值的法则,即可求解.
【详解】∵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在表示的点的左边,
∴x<-1,
∴
=
=
=
=x<-1,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求绝对值的法则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掌握求绝对值的法则和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1、D
【分析】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
【详解】解:线段AD的长表示点A到直线BC距离的是图D,
故选:D.
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注意是垂线段的长度,不是垂线段是解题关键.
12、D
【分析】方程两边同时乘以,解得,根据解为非负性、、即可求出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为非负数
∴且
∴
∵,
∴
∴且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问题,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1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求得a的值即可.
【详解】
解:把x=-2代入得,a=-1
故答案为:-1.
14、答案不唯一,如.
【详解】解:本题只要满足代数式前面的常数为,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为3即可,代数式中不能出现加减符号,故本题的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如.
15、9 22n-3+3
【分析】分析可得:将一根绳子对折3次从中间剪断,绳子变成3段;有23+3=3.将一根绳子对折2次,从中间剪断,绳子变成2段;有22+3=2.依此类推,将一根绳子对折n次,从中间剪一刀全部剪断后,绳子变成2n+3段.
【详解】解:∵对折3次从中间剪一刀,有23+3=3;
对折2次,从中间剪一刀,有22+3=2;
∴对折3次从中间剪一刀,有23+3=9;
∴对折n次,从中间剪一刀,绳子变成2n+3段.
∴对折2n-3次,从中间剪一刀,绳子变成22n-3+3段.
故答案为:22n-3+3.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出数列的规律的能力,要求学生首先分析题意,找到规律,并进行推导得出答案.
16、-1
【分析】先同时计算乘方、乘法、除法,再将结果相加减.
【详解】,
=-8-12+4+1,
=-1.
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计算,依据运算的顺序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7、
【分析】利用相反数,倒数,以及绝对值的定义求出a+b,cd以及p的值,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解.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b=0,cd=1,p=2或-2,
代入方程得:3x-4=0,
解得:.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7小题,共6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1)9;(2);(3),18;(4)x=0;(5)x=-11.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即可求解.
【详解】(1)原式=
=
=9;
(2)原式=
=
=
=;
(3)原式=
=,
当时,原式==18;
(4),
去括号得:,
解得:x=0;
(5),
去分母得:,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解得:x=-11
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掌握有理数,整数的运算法则,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9、(1)这天该经营户批发了长豆角150千克和番茄300千克;(2)当天卖完这些番茄和长豆角能盈利630元
【分析】(1)设这天该经营户批发了长豆角和番茄千克,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即可;
(2)根据“总利润=长豆角的单位利润×数量+番茄的单位利润×数量”结合(1)的结果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1)设这天该经营户批发了长豆角和番茄千克,
根据题意得:,
解得:,
∴,
答:这天该经营户批发了长豆角150千克和番茄300千克;
(2)根据题意得:元,
答:当天卖完这些番茄和长豆角能盈利630元.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销售问题,数量掌握相关基本等量关系并列式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81°
【分析】先求出∠BOC的度数,再求出∠COD,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C,再根据图形求出∠AOD即可.
【详解】解:∵∠BOC=2∠BOD,
∴∠BOD=∠BOC,
∴∠COD=∠BOC-∠BOD,
=∠BOC-∠BOC,
=∠BOC,
=∠BOD,
=27°,
∵OC是∠AOB的平分线,
∴∠AOC=∠BOC=2∠COD,
∴∠AOD=∠AOC+∠COD =3∠BOD=3×27°=81°.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是基础题,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21、(1)18,-1;(2)-10+3t,8-2t;(3)2.8秒或4.4秒会相距4个单位长度;(4)经过2秒A、B两点的中点M会与原点重合
【分析】(1)根据数轴的特点及中点的定义即可求解;
(2)根据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向左匀速运动即可写出.
(3)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即可求解;
(4)根据题意用含t的式子表示中点M,即可求解.
【详解】(1)运动开始前,两点的距离为;线段的中点所表示数为
故答案为:18;;
(2)∵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向左匀速运动
∴点运动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点 运动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10+3t;8-2t
设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两点经过秒会相距个单位长度.根据题意得或
解得或.
答:两点经过秒或秒会相距个单位长度.
由题意得中点M为,
∴令
解得.
答:经过秒两点的中点会与原点重合.
此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数轴的特点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22、小明追上爷爷时,爷爷没有到公园.
【分析】本题中存在的相等关系是:爷爷所走的路程=小明所走的路程.依此列方程求解判断即可.
【详解】解:设小明用x小时追上爷爷,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4×+4x=12x,
x=,
小明追上爷爷时,爷爷共走了4×+4×=3千米,
3千米<3.2千米,
答:小明追上爷爷时,爷爷没有到公园.
故答案为爷爷没有到公园.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23、(1)120°;(2),,,
【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根据角的和差倍数关系可得:,根据对顶角和角的和差即可求解;
(2)根据(1)可知∠EOF=15°,分别计算各角的度数,根据余角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1)解:∵
∴
∴
∵
∴
解得:
∵∠BOD=∠AOC=30°
∴∠BOE=∠BOD+∠DOE=90°+30°=120°
(2)由(1)知,
∴∠AOE=60°
又
∴∠EOF=15°,
∵∠EOF+∠DOF=90°=∠DOE
∵∠DOF=∠COG=75°
∴∠EOF+∠COG=90°
∵∠AOE+∠EOF=60°+15°=∠AOF=75°
∴∠AOF+∠EOF=90°
∵∠AOF=∠BOG
∴∠BOG+∠EOF=90°
故:∠DOF、∠COG、∠AOF、∠BOG都是与互余的角.
本题考查垂直的定义及性质,对顶角的性质,余角的定义,等角代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上述所学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