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五章 事业单位净资产的核算,第一节净资产概述,第二节基金,第三节资金结转与结余,一净资产的概念与特征,二净资产的分类,三净资产与会计要素的关系,第一节 净资产概述,第一节 净资产概述,一、净资产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的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资产,-,负债,=,净资产,净资产包括,基金和结余,,即:,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2,净资产的特征,1,),净资产的确认,是在资产和负债计量之后计算确定的。它的确认最终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标准。,2,)净资产的变动,主要来源于,收入减去支出的余额。,3,)事业单位享有其净资产的拥有权和使用权。,4,)事业单位的净资产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二 净资产的分类,1,按净资产的性质分类,事业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与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与结余等。,2,按是否限定用途分类,1,),限定性净资产,:,国家法规、制度或出资者、拨款单位对资产或者资产的经济利益的使用和处置提出附加条件或限制的净资产。时间限制和用途限制。,2,)非限定性资产,:,国家法规、制度或出资者、拨款单位对资产或者资产的经济利益的使用和处置未提出任何限制条件的净资产。,三 净资产与会计要素的关系,(一)净资产与负债的关系,1,存续时间不同,。,净资产,是事业单位持有的资产净值,它表明事业单位的资本规模和经济实力。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会费收入、政府补助、运转结余等,不需要偿还,的资金;而,负债,表示事业单位对债权人的经济责任,不论其期限多长,,最终是要偿还的。,2,体现的经济关系不同,。净资产体现了事业单位作为受托人与资财提供者作为委托人之间的受托与委托关系;而负债体现了事业单位作为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债务债权关系。,3,各级的计量属性不同,。净资产无法单独计量,而负债在其发生时可以单独计量。,4,清算的拥有权力不同,。负债拥有优先清偿权,净资产不存在偿还问题。,(二)与其他会计要素的关系,净资产是资源提供者出资形成的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最基础的启动资产。,事业单位扩大业务活动规模、支付有关费用、举债经营,都要取决于事业单位净资产的状况及业务活动的需要。,事业单位费用的发生、收入的取得无不与净资产相联系。,序号,科目编号,科目名称,三、净资产类,29,3001,事业基金,30,3101,非流动资产基金,310101,长期,投资,310102,固定资产,310103,在建,工程,310104,无形,资产,31,3201,专用基金,32,3301,财政补助结转,330101,基本,支出结转,330102,项目,支出结转,33,3302,财政补助结余,34,3401,非财政补助结转,35,3402,事业结余,36,3403,经营结余,37,3404,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净资产类,第二节 基金,一 基金概述,二事业基金,三非流动资产基金,四专业基金,第二节 基金的核算,一 基金概述,(一)基金的概念,在事业单位基金是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二)事业单位基金的分类,1,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其来源主要为非财政补助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2,非流动资产基金,:,是指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3,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如:职工福利基金。,(三)基金的特征,1,目的性。即任何基金都必须依特定的目的或活动设立。,2,限制性。即任何基金的设立、基金财务资源的筹集和运用都必须按国家法律、制度、资源提供者的限定予以限制。,3,受托责任广泛。即基金筹集与运用对立法机构、资源提供者、公共服务的对象以及社会公众负有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和社会的广泛责任。,4,非实体,性。基金不是一个经济实体,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其本身只是一个有着特定来源和用途的财务个体。需要采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来核算。,5,形式多样,性。基金的形式多样,不一定是现金,也可能是物资。,二 事业基金,(一)事业基金的概念,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其来源主要为非财政补助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二)事业基金的核算,设置:“事业基金”科目,例,5-2-12013,年月,1,日甲事业单位用存款,30,万元与乙单位联营开办化工厂。,借: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300000,贷:银行存款,300000,借:事业基金,300000,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300000,例,5-2-22013,年经计算,甲事业单位将非财政补助结余资金,500000,元转入事业基金。,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500000,贷:事业基金,500000,例,5-2-32013,年初,发现上年承接的一项服务收入,300000,元未确认收入,仍在预收账款科目中挂着。根据审批意见进行处理。,借:预收账款,300000,贷:事业基金,300000,三 非流动资产基金的核算,(一)非流动资产基金的概念及特点,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基金是,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特点:,1,用途具有限定性,属于限定用途的净资产,2,形成来源广泛,有拨款购建形成、用自有资金购建固定资产形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形成、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形成。,3,非流动资产基金中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基金分别于其资产账户余额具有对等性。,(二)非流动资产基金的确认,取得时非流动资产或发生相关支出时予以确认。,(三)非流动资产基金的核算,设置“非流动资产基金”,例,5-2-42013,年,3,月,6,日,甲事业单位与乙单位签订采购合同,买设备,金额,550000,元,收到发票和设备,设备已验收使用,财政直接支付货款。,借:固定资产,550000,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5500000,借:事业支出,550000,贷:财政补助收入,550000,例,5-2-52013,年,12,月,盘盈一台设备,同类资产市价,50000,元。,借:固定资产,50000,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50000,例,5-2-62013,年,5,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258000,元,无形资产摊销,6500,元。,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258000,无形资产,6500,贷:累计折旧,258000,累计摊销,6500,例,5-2-7 2013,年,4,月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账面原值,160000,元,已提折旧,20000,元,评估价,150000,元,相关税费,8000,元,存款支付。,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40000,累计折旧,20000,贷:固定资产,160000,借: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158000,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158000,借:其他支出,8000,贷:银行存款,8000,例,5-2-82013,年,8,月以专利权对外投资,账面原值,192000,元,已累计摊销,24000,元,评估价,180000,元。,借: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168000,累计摊销,24000,贷:无形资产,192000,借: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180000,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180000,例,5-2-92013,年,10,月,31,日,经批准,处置未满报废年限的车辆,账面值,280000,元,已计提折旧,160000,元,处置收入,130000,元存入银行,不考虑相关税费。,借:待处置财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120000,累计折旧,160000,贷:固定资产,280000,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20000,贷:待处置财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120000,借:银行存款,130000,贷:待处置财产损溢,处置净收入,130000,四 专用基金的核算,(一)专用基金概述,1,专用基金的概念,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如:职工福利基金。,2,专用资金的内容,1,)修购基金。即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并按照规定在相应的购置和修缮科目中,列支(,各列,50%,),以及按其他规定转入用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可以不提修购基金,。,2,)职工福利基金。即按照非财政补助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转入,由于单位职工的计提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3,)其他资金。即按照其他有关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专用资金。,3,专用基金的特点,1,)专用基金的形成均有特定渠道。不仅有专门的用途,而且有其特定来源。各项专用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行。,2,)各项专用基金都有规定专门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一般不能互相占用、挪用。,3,)专用基金的使用均属于一次性消耗,不可循环周转。,4,专用基金的管理原则,专用基金的管理应遵循先提后用、收支平衡、专款专用的原则。具体做到:,1,)提取按比例:,提取比例按财务规则要求,2,)支出按规定:,各项专用基金都有专门用途,按规定支出,3,)收支有计划:,各项专用基金编制收支计划,(二)专用基金的核算,设置:“专用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的收支及结存情况。,1,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维修和购置。,修购提取额,=,(事业收入*提取率),+,(经营收入*提取率),例,5-2-102013,年取得事业收入,800,万元,经营收入,400,万元,提取修购基金为事业收入好人经营收入的,50%,。,修购基金,=800*50%+400*50%=600,万元,借:事业支出,4000000,经营支出,2000000,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6000000,例,5-2-112013,年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维修费,3500,元。,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3500,贷:银行存款,3500,例,5-2-12,用修购基金购置一台设备价款,20000,元,存款支付。,借:固定资产,20000,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20000,借:专用基金,20000,贷:银行存款,20000,2,职工福利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集体福利设施建设支出、对后勤部门的补助、单位职工食堂的补助等。,按规定从,本年度非财政补助结余,中计提职工福利基金。,例,5-2-132013,年实现非财政补助事业结余,400000,元,经营结余,600000,元。已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该事业单位经营结余的按,25%,计算所得税,按非财政补助事业结余和税后的经营结余的,10%,计提职工福利基金。,所得税,=600000,*,25%=150000,元,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150000,贷:应缴税费,应缴所得税,150000,提取职工福利基金,=,(,400000+600000-150000,)*,10%=85000,元,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提取职工福利基金,85000,贷:专用基金,85000,例,5-2-14,专用基金购置健身器材价值,15000,元,款已付。,借:专用基金,15000,贷:银行存款,15000,借:固定资产,15000,贷:非流动资产基金,15000,3,其他专用基金,按规定提取其他专用基金时,借:有关科目,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贷:专用基金,按照实际收到的基金金额,借:银行存款,贷:专用基金,第三节 资金结转与结余的核算,一 资金结转与结余的概述,(一)资金结转的概念和内容,1,资金结转的概念,资金结转,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1,)按形成时间,资金结转分为当年资金结转和累计资金结转。,当年资金结转是指当年形成的财政补助结转资金。,累计资金结转是指截止到年底形成的历年累计财政补助结转资金。,2,)按资金结转来源,资金结转分为基本支出资金结转和项目支出资金结转。,其中基本支出资金结转包括人员经费资金结转和日常公用经费资金结转。,2,资金结转的内容,按照资金结转的性质不同分为:,1,),财政补助结转,是指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结转资金,包括基本支出资金结转和项目支出资金结转。,基本支出资金结转原则上应结转至下一年继续使用,用于增人增编等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但在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间不得挪用,且不得用于提高人员经费开支标准。,项目支出资金结转可结转下年按原用途继续使用。,2,)非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转是指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资金;,(二)结余的概念、分类和管理要求,1,结余的概念,结余即结余资金,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结余是事业单位全部收入与全部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既有在完成计划的前提下因节约开支而形成的收支结余,也有因事业计划未完成或项目需跨年度进行而要结转至下年使用的资金结存。,其结余的形成主要是增收节支或工作任务调整的结果。,狭义的结余一般具体指财政补助结余、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2,结余的分类,1,)按结余的性质可分为:财政补助结余、事业结余、经营结余。,财政补助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各项财政补助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管理和使用,的结余,资金,。,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一定期间除财政补助收支、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和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经营结余是指事业单位一定期间各项经营收支相抵并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后的余额。,2,)按结余资金的来源可分为:基本支出结余、项目支出结余。,基本支出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年度终了尚未支用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年度终了尚未支用的项目支出。,其中项目支出结余可以分为:,项目当年已完成形成的结余;,由于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项目中止或撤销形成的结余;,项目当年已经执行但尚未完成而形成的结余(包括项目需要跨年度执行,但项目支出预算已一次性安排而形成的结余);,项目因故当年未执行,需要推迟到下年执行形成的结余。,按结余资金计算期间可分为:当年结余、累计结余,当年结余是指在本年度内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累计结余是指以前年度累计结余与当年结余之和。,3,结余核算的要求,1),事业单位计算各项结余前,要对单位全年收支活动进行全面的清查、核对、整理和结算。凡是本年度的各项收入,都要按照规定的类别及时入账;凡是本年度的各项支出,都要按照规定的开支渠道和标准列支。要准确计算和如实反映事业单位全年收支情况。,2,)事业单位在计算结余时,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对不同性质的结余,如:财政补助结余(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结余分别计算)、事业结余、其他收入结余等要分别计算,避免混肴。,二 财政补助结转与结余的核算,(一)科目设置,“财政补助结转”,核算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结转资金,包括基本支出结转和项目支出结转。,贷方登记事业结余转入数,借方登记上缴或注销数;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事业单位财政补助结转数额。,下设“基本支出结转”和“项目支出结转”。,“财政补助结余”,核算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结余资金。,贷方登记期末或年末转入结余数,借方登记结余上缴或注销数;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事业单位财政补助结余数额。,(二)财政补助结转与结余的核算,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基本支出,2,)结转支出,1,)结转收入,3,)年末余额,结转下年继续使用,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项目支出,2,)结转项目支出,1,)结转项目收入,3,)年末余额,财政补助结余,项目支出结转,6,)年末余额,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5,)上缴财政补助结余,4,)期末结转项目结余,例,5-3-1,甲事业单位,2013,年,12,月,31,日,财政补助结转业务内容如下:,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支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人员,日常公用,甲,项,目,乙,项,目,丙,项,目,人员,日常公用,甲,项,目,乙,项,目,丙,项,目,经费支出,经费支出,经费支出,经费支出,150,540,30,135,22.5,147,585,25,130,20.5,690,187.5,732,175.5,1,结转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1,)结转财政补助收入,借: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人员经费支出,1500000,日常公用经费支出,5400000,项目支出,甲项目,300000,乙项目,1350000,丙项目,225000,贷:财政补助结转,基本结转,6900000,项目结转,1875000,2,),结转事业支出:,借: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7320000,项目支出,1755000,贷:事业支出,基本支出,人员经费支出,1470000,日常公用经费支出,5850000,项目支出,甲项目,250000,乙项目,1300000,丙项目,205000,2,对财政补助各明细账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截至,2013,年,12,月,31,日,甲项目、乙项目已经完工,丙项目尚未完工。,按照有关规定将甲、乙项目结余资金转入财政补助结余。,借: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甲项目,50000,乙项目,50000,贷:财政补助结余,100000,3,按照规定应将当年财政补助结余资金的,80%,上缴财政。,该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上缴时:,借:财政补助结余,80000,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80000,需要说明的是事业单位需要调整以前年度财政补助结转的事项,通过“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核算。,三 非财政补助结转与结余的核算,(一)非财政补助结转的内容,非财政补助结转,是,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资金,以外的各专项资金相抵后,的差额,。,特点有二:一是非财政补助资金;二是专项资金。,非财政性资金收入包括:专项资金收入和非专项资金收入。如: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事业收入、其他收入中属于专项的部分。,事业单位的非财政补助结转资金,应区分未完成项目和已完成项目。,未完成项目的结转资金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已完成的剩余资金,按项目规定处理或缴回原专项资金拨款单位,或转入事业基金留归办单位使用。,(二)非财政补助结转的核算,设置“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资金。,贷方登记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收入及转入数;借方登记上缴或注销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收入数;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非财政补助专项结转资金数额。按照非财政专项资金具体项目设置明细账。,例,5-3-2,甲,事业单位,2013,年度取得上级补助科学研究项目收入,580,万元,该项目支出为,42,万元,项目已完成,结余资金,160,万元。按照科学研究项目的合同约定,结余资金的,60%,须缴回上级单位,其余部分留归该事业单位。,1,结转上级补助科学研究项目收支,借:上级补助收入,5800000,贷:非财政补助结转,5800000,借:非财政补助结转,4200000,贷:事业支出,4200000,2,将结余资金缴回上级单位,借:非财政补助结转,960000,贷:银行存款,960000,3,结余资金留归本单位,借:非财政补助结转,640000,贷:事业基金,640000,需要说明的是事业单位需要调整以前年度非财政补助结转的事项,通过“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核算。,事业支出,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收入,其他收入,当期实,现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账户结构及核算,其他支出,各收入中的专项资金部分,四 事业结余,(一)事业结余的概念,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一定期间除财政补助收支、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和经营收支以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它反映了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与支出的差额。,(二)“事业结余”科目,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一定期间除财政补助收支、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和经营收支以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该科目的贷方登记期末将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非专项资金,收入转入的数额,借方登记期末将事业支出、其他支出本期发生额中的非财政、非专项资金支出,以及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的本期发生额转入的数额。,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事业结余;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发生的事业亏损。,年末将“事业结余”科目余额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后,“事业结余”科目应无余额。,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事业结余,事业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收入,其他收入,当期实,现结余,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结转,事业结余,账户结构及核算,其他支出,各收入中的非专项部分,例,5-3-3,甲事业单位,2013,年,1,月至,11,月事业结余科目贷方余额累计数额为,320,万元,,2013,年,12,月份事业收支各科目余额如下,科目名称,借方金额,科目名称,贷方金额,事业支出,基本支出,2340000,事业收入,3800000,项目支出,1160000,上缴上级支出,200000,上级补助收入,20000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100000,附属单位上缴收入,300000,其他支出,(非专项资金),50000,其他收入,(非专项资金),100000,1,将上述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的贷方,借:事业收入,3800000,贷:事业结余,3800000,借:上级补助收入,200000,贷:事业结余,200000,借:附属单位上缴收入,300000,贷:事业结余,300000,借:其他收入,100000,贷:事业结余,100000,2,将上述支出科目的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的借方,借:事业结余,3500000,贷:事业支出,基本支出,2340000,项目支出,1160000,借:事业结余,200000,贷:上缴上级支出,200000,借:事业结余,100000,贷: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100000,借:事业结余,50000,贷:其他支出,50000,经过上述结转后,“事业结余”科目贷方余额,4400000,元减去借方发生额合计,3850000,元即为,2013,年,12,月事业结余,550000,元。,2013,年该事业单位全年“事业结余”科目的余额,3750000,(,3200000+550000,)元。,3,年末,将“事业结余”科目余额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借:事业结余,3750000,贷:财政补助结余分配,3750000,五 经营结余,(一)经营结余的概念,经营结余是指事业单位本期经营收入减去经营支出后的差额。,当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大于其经营支出时,其差额表现为当年的经营结余;反之,当事业单位年度经营收入小于其经营支出时,其差额表现为当年的经营亏损。,经营结余反映了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从事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又反映了事业单位管理者开展经营活动时对公共资源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还反映了管理者的工作业绩和经营效率。,(二)“经营结余”科目,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一定期间各项经营收支相抵后余额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后的余额。,该科目贷方登记期末转入的经营收入,借方登记期末转入的经营收入,借方登记期末转入的经营支出。“经营结余”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经营结余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后的经营结余;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发生的经营亏损。,经营结余,账户结构及核算,经营支出,其他支出,经营结余,经营收入,当期实,现结余,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结转,当期发生亏损,亏损不结转,例,5-3-4,甲事业单位,2013,年,1,月至,11,月,“,经营结余,”,科目的借方余额为,35000,元。,12,月经营收入科目的贷方发生额,168000,元,经营支出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为,108000,元,经营业务,“,其他支出,”,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为,5000,元。,1,结转经营收入,借:经营收入,168000,贷:经营结余,168000,2,结转经营支出,借:经营结余,108000,贷:经营支出,108000,借:经营结余,5000,贷:其他支出,5000,3,计算年度经营损益并将其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年度经营损益,=-3500+,(,168000-108000-5000,),=20000,借:经营结余,20000,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20000,六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一)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规定,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规定,可在非财政补助结余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事业单位收支差额。,(二)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程序,1,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基本内容,事业单位应该通过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科目核算非财政补助结余,有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的事业单位应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并按照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2,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核算程序,1),有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2,)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需要提取职工福利基金。,3,)按规定完成上述处理后,将“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余额结转入“事业基金”。,例,5-3-5,承,例,5-3-3,例,5-3-4,,按规定该事业单位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25%,。,1,确认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3750000+20000),*,25%=942500,元,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942500,贷:应缴税费,942500,2,将“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余额结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2827500,贷:事业基金,2827500,“,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核算,事业结余,经营结余,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应缴税费,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事业基金,未分配结余,第五章 总结归纳,1,掌握财政补助结转与结余的概念及核算,2,掌握非财政补助结转的概念与核算,3,掌握事业结余及经营结余的核算,4,掌握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及专用基金的核算,5,掌握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核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