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感谢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六课 我们中华文化,第1页,1.新旧知识点联络(3分钟),2.引入时事,提出主题(2分钟),3.教学分析,师生互动(15分钟),4.知识延伸,结果提升(10分钟),5.分析总结,知识构建。(5分钟),6.课堂练习(5分钟),第2页,回顾四大文明,古巴比伦,巴比伦是人们已知历史最悠久古代东方国家。据历史学者推断,约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居住在这一带苏美尔人已经有较为发达文化,不但创造了文字,而且创造了用于书写文字“泥板书”。公元前538年,巴比伦王国被并入波斯帝国版图。古老两河流域文明最终湮灭。,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汉谟拉比法典,泥板字-,楔形文字,第3页,印度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是佛教诞生地,古印度人民还创造了0-9记数符号,后被阿拉伯人传输到世界各地,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古印度人民创造了辉煌文明,摩亨佐达罗遗址是其中代表。公元前1750年 印度河文明突然失落 被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金字塔,埃及文化古埃及(Ancient Egypt),普通指公元前32世纪左右至公元前343年波斯灭亡埃及这段时间内尼罗河下游地域埃及文明,它们都曾经创造了自己独特文化,但都因历史中止而没能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中遗憾!,第4页,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辉煌历程,发展时期,殷商时期,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明清,文化思想,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影响作用,天命神权,“敬德保民”思想,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统一民族文化发展,独尊儒术,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产生宋明理学,近代西方文化传入,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雏形,含有划时代意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进入气度恢弘全盛时代,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从材料中我们能够概括出中华文化有什么特征?,第5页,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第6页,.8.8,活字印刷”演出,既像古代活字字盘,又像当代电脑键盘。.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一样字体“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演化过程,也表示了孔子人文理念:“和为贵”。这897位演员,整整训练了10个多月,每一个人动态程序都不一样,全凭熟记和苦练才能完成。,第7页,演员们举起这张纸前行。地面上是“丝绸之路”地图以及沿途文化标志。闻名遐迩“丝绸之路”。多年前,中国商队就经常带着珍贵丝绸由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进入欧洲大陆。“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主要通道。,第8页,五幅中国长卷画,配以演员们古典舞,再现了古代中国礼乐之邦盛世气象。演员演唱昆曲。昆曲是中国古老传统艺术,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地面上,是中国最有名五幅长卷画。它们分别来自唐、宋、元、明、清五大朝代。,第9页,中国传统京剧打击乐演出。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中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戏曲也衍生出数百种。,第10页,看看我们中华文化,甲骨文,金文,汉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第11页,作用:,(a)文字,是文化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历史轨迹和丰富结果。,(b)文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汉字,是中华文明主要标志,第12页,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主要见证,第13页,第一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第一部著名戏曲作品关汉卿窦娥冤,第一部日志体游记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第14页,表现,:,(1)封建意识浓厚、民族意识微弱、压抑进步思想,(2)清朝:当代科技水平落后,(3)鸦片战争后,以中国为中心东亚文化圈渐渐消失,(4)西学大量传入中国,原因,:,中国封建统治日渐没落,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冲击,结论:国家衰落,决定,文化衰落,阅读教材P65小虚框,探究中华文化衰微原因、表现?,第15页,1、中华文化衰微,2、怎样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1)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实践。,(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停增加精神文化需求。,(3)发扬中华民族优异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优点,在内容和形式上主动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基本路径:),(4),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结合实际),第16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