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国2013年01月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历年真题.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9774703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013年01月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历年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2013年01月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历年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 课程代码:0472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庄子在《秋水》中用“曲士”作比喻,是为了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 ( D )2-7   A.空间的限制 B.时间的限制   C.先天素质的限制 D.后天教育的限制   2.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文明国家的这种罪恶的渊薮”指的是 ( C )9-44   A.商业利益 B.猪栏理想   C.战争妖魔 D.社会贫困   3.罗素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认为,“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 ( C )10-46   A.对方的见解是错误的 B.双方的看法都是对的   C.自己的看法没有充分理由 D.自我优越感过于强烈   4.《垓下之围》的“太史公曰”中,肯定项羽历史功绩的语句是 ( B )13-65   A.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   B.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C.放逐义帝而自立 D.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5.《张中丞传后叙》中南霁云的形象特点之一是 ( D )14-75   A.从容镇定 B.博闻强记   C.宽厚谦和 D.嫉恶如仇   6.下列散文作品中,作者对地理背景将错就错,借以抒写自己怀抱的是 ( A )17-85   A.《前赤壁赋》 B.《西湖七月半》   C.《都江堰》 D.《我与地坛》   7.下列《先妣事略》的语句中,表现母亲俭朴特点的是 ( C )18-93   A.入城,则缉垆,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B.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C.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D.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8.《马伶传》中,马伶“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的目的是 ( C )19-97   A.另谋高就 B.依附权贵   C.深入生活 D.寻求庇护   9.《秋夜》一文出自鲁迅文集中的 ( B )21-104   A.《故事新编》 B.《野草》   C.《朝花夕拾》 D.《且介亭杂文》   10.《爱尔克的灯光》中,“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一句话表达了 ( D )23-114   A.对故居和祖父的怀念 B.重温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C.对“甜蜜的家”的留恋 D.对旧礼教阴魂不散的感慨   11.《我与地坛》中,作者以种种事物类比四季,是为了表现 ( C )27-143   A.另一个世界的景象 B.母亲的艰辛   C.对人生的各种体验 D.地坛的历史变迁   12.《蚂蚁大战》采取以点带面的表现手法,这个“点”主要指的是 ( C )28-147   A.荷戟独彷徨的红蚂蚁 B.在堆树根之处两只蚂蚁缠斗   C.红黑三位武士的混战 D.胡贝尔对蚂蚁大战的考察   13.《饮酒》(其五)中,上下句之间有转折关系的是 ( A )33-166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4.《行路难》中,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的诗句是 ( D )34-170   A.金樽清酒斗十干,玉盘珍羞直万钱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5.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 A )36-181   A.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B.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C.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D.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16.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下片抒情的着眼点是 ( C )39-189   A.时间推移 B.景物变化C.心理活动 D.世事变迁   17.《再别康桥》中,暗示西方文明的意象是 ( A )44-204   A.西天的云彩 B.夕阳中的新娘   C.软泥上的青荇 D.天上虹   18.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诗句,象征贫穷落后给予祖国沉重负载的是 ( A )46-211   A.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B.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C.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D.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19.《哦,香雪》作者对香雪的主要情感倾向是 ( C )52-258   A.哀叹 B.同情   C.赞美 D.担忧   20.《麦琪的礼物》的主旨是 ( D )55-285   A.反映出社会的贫富不均、阶级对立 B.揭露人际间的自私麻木、冷漠无情   C.讽刺上流社会金钱至上、缺乏真情 D.歌颂小人物的善良心性、真挚爱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容忍与自由》说服力强的原因有 ( ADE )6-26   A.例证典型 B.善用类比   C.语势劲健 D.现身说法   E.深入浅出   22.下列《西湖七月半》词语中,采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有 ( CE )20-99   A.灯火优傒 B.亦船亦楼   C.竹肉相发 D.不衫不帻   E.峨冠盛筵   23.下列诗作,属于叙事诗的有 ( BE )32-162/36-181   A.《湘夫人》 B.《陌上桑》   C.《饮酒》 D.《行路难》   E.《长恨歌》   24.下列对《我愿是一条急流》的描述,正确的有 ( ABDE )47-215   A.这首诗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B.这是一首爱情诗   C.这是一首叙事诗 D.诗歌通过一系列比喻抒情   E.诗歌表明“我”决心为爱情以及更崇高的目标献身   25.下列作品中,属于外国小说的有 ( DE )54-271/55-279   A.《婴宁》 B.《哦,香雪》   C.《金鲤鱼的百裥裙》 D.《苦恼》   E.《麦琪的礼物》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2-7   笃:拘限   27.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 4-14   猝:突然   28.我们还得戒律自己 6-25   戒律:警戒和约束   29.骑皆伏日:“如大王言”13-66   伏:通“服”,指心服   30.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 14-74   起事:起兵   31.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16-82   令行:政令得以施行 32.不知东方之既白 17-88 既:已经   33.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 19-95   问:探访   34.韵友来,名妓至 20-100   韵友:风雅之友   35.不图得见颜色,幸垂怜悯 49-227   幸垂:希望给予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7-30/32   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   A.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 文学的文字(特别是诗歌)更注重文字的联想意义。   B.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 例证法。 C.解释其中的两个成语。 答: 不即不离:不贴近也不远离。 若隐若现:好像隐含着,又好像呈现出。   37.阅读《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26-134   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是这样。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作3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李冰逝世400年后,也许3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接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A.这里描写长城,对写都江堰有何作用? 答: 与都江堰形成对比,强化都江堰低调、实用的特质。 B.这里写到汉代水官,有何用意? 答: 李冰的功绩得到认可,事业得到承续。 C.结合全文,说出都江堰“独特的精神世界”的内涵。 答: 为民造福。   38.阅读《陌上桑》中的一章,回答问题:32-165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A.“五马立踟蹰”属于何种人物描写方法? 答: 侧面描述。 B.这里的情节是以何种形式展开的? 答: 对话。 C.这里表现出罗敷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 坚贞。   39.阅读《长恨歌》中的一段,回答问题:36-181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A.这里抒写什么感情? 答: 唐明皇对杨贵妇的深切思念。 B.“孤灯挑尽未成眠”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 答: 借举止抒情。 C.指出这一段里的对偶句。 答: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40.阅读《婴宁》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49-232/233   媪劝餐已,婢来敛具。媪曰:“唤宁姑来。”婢应去。艮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嗔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景象何堪?”女忍笑而立,生揖之。媪曰:“此王耶,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解。生又言之。女复笑,不可仰视。媪谓生曰:“我言少教诲,此可见矣。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   A.婴宁出场有何特点? 答: 未见其人,先问其声。 B.婴宁的个性有何特点? 答: 爱笑,呆痴。 C.媪为何总是教训婴宁? 答: 使其改变自然天性,遵循社会道德规范,促其婚嫁。   五、作文题(30分) 41.以《自强者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记叙或议论皆可,但不可写成诗歌。 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自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