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复习之知识梳理.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774702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复习之知识梳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复习之知识梳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复习之知识梳理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轮复习之知识梳理 第一课 一、 名词解释: 1、 自尊 2、 人格 二、 填空题 1、 是人生的起点。 2、 是正确认识自己的结果。 3、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 。 4、 是自尊的前提基础,是促使人们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 ,是事业成功的 。 5、高尚的 是国格的 ,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6、 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这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内在品质、文化素养、风度魅力的外在表现。 7、个人礼仪修养的核心是 、 、 。 8、 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 9、交往礼仪的核心是 和 。 10、 、 、 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范,它们互相联系、彼此补充,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手段。 三、辨析题 1、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就要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我意识。( ) 2、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自我欣赏。( ) 3、一个人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程度高低,决定着他工作能力的强弱。( ) 4、加强自律就要学会克己、慎行、表里如一。( ) 5、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装饰物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 ) 四、简答题 1、遵守个人礼仪的作用有哪些? 2、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有哪些? 3、如何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 3、 如何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 第二课 一、 填空题 1、 是职场最大的礼仪. 2、 职业礼仪,是指各行业的职业人员,在因为工作需要的人际交往中,应遵守的 与 的行为规范。 3、 是职场礼仪的最高境界。 4、 是职业礼仪外显行为方式的重要方面,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人实现 的重要途径。 二、简答题 1、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有哪些? 3、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有哪些? 3、 如何做一个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第三课 一、 填空题 1、道德以 为判断标准,以 、 和 等来维系。道德的内容因 的不同会有所变化。 2、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 、 、 、 3、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在为人民服务中,包含了“ ”的思想。 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 、 5、个人品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 。 二、辨析题 1、尊老爱幼是家庭民主、夫妻和睦的前提,也是社会进步、道德进步的体现。( ) 2、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保护环境。( ) 3、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实现最终都要归结到公民的基本道德。( )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2、良好道德对人生发展有何作用? 3、高尚道德对社会有何推动作用? 第四课 一、 名词解释 职业道德 二、填空题 1、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 、 、 、 等特点。 2、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服务群众、 是各行各业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其中, 和 是职业道德规范的重点。 3、爱岗敬业的要求是 、 、 ;爱岗敬业要树立 、 、 的理念。 4、 、 是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5、 是个人立身之本; 是企业立业之基; 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 6、 就是要求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7、 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涉及“ ”问题的根本要求。 8、 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是一种良好的职业情感,是爱岗敬业的前提; 是一种优秀的工作态度,是爱岗敬业的重要体现; 是一种高超的岗位能力,是爱岗敬业的升华。 9、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做到 、 ,不谋私利,不循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10、 、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三、简答题 1、职业道德的作用有哪些? 2、爱岗敬业的意义是什么? 第五课 一、 名词解释 1、 慎独 2、内省 二、填空题 1、 既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又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2、 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是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内在动力,是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有效方法。 3、 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三、简答题 1、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养成训练有什么意义? 2、道德修养的两条方法是什么? 3、慎独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意义是什么? 4、如何有效运用内省的方法? 5、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第六课 一、 填空 1、纪律和自由既是 的,又是 的,一方面, 离不开严明的 ;另一方面, 是对 的保障。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 制定并以 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体现着 ,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 3、坚持 、 、 、 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为 、 、 、 、 。其中,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是社会主义法治本质要求;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二、名词解释 1、纪律 2、依法治国 三、简答题 1、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2、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容有哪些? 4、如何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5、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第七课 一、 填空题 1、宪法规定国家的性质是 。 2、我国的政体是 。 3、宪法规定国家机关的设置:权力机关是 ;军事机关是 ;行政机关是 司法机关是 。 4、作为新时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树立正确的 、 、 、 。 5、公民的基本权利可分为 、 、宗教信仰自由、 、 、 等。 6、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7、 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8、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和 以及言论、 、 、 、 、 等自由。 二、名词解释:公民意识 三、 简答题 1、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 2、 宪法的作用有哪些? 3、 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4、 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需坚持哪些原则? 5、 为什么说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第八课 一、 名词解释1、诉讼 2、民事诉讼 3、行政诉讼 4、证据 二、填空题 1、我国的诉讼可分为: 、 、 。 2、刑事诉讼程序分为 、 、 、 和 五个阶段。 3、司法公正分为 和 。 4、判断程序公正包含的基本原则有 、 、 。 5、法定证据主要有以下几类: 、 、视听资料、 、 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勘验检查笔录。 6、非诉讼解决纠纷的途径主要有 、 、 等。 三、简答题 1、公民的诉讼权利主要有哪些?2、列举三大诉讼的举证责任。3、确保司法公正的意义。 第九课 一、 填空题 1、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以把违法行为分为 和 、 。 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 ,由 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 3、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 、 、 。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 或者 。 4、《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 ,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5、《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五条: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给予处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 约束至酒醒。 6、《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章第二节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要有: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 的行为;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 的行为;损毁公共设施、标志设施的行为;妨害 、 等等。 7、公共秩序主要指 、 和 等。 8、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 , 2007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 、 、 、 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9、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 ,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二、简答题 1、保护未成年人的方式、原则有哪些? 3、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分别指哪些行为? 第十课 一、 名词解释: 1、犯罪 2、管制 3、拘役 4罚金 5、没收财产 6、刑罚 二、填空题 1、犯罪的主要特征是:犯罪是 的行为,是 的行为,是 的行为。 2、刑罚的种类分为 和 两大类,主刑包括 、 、 、 和 。附加刑包括 、 和 三种。主刑的特点是,只能 不能相互 。附加刑既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 ,也可以 。 3、犯罪的成立须同时具备四个要件,即 、 、 和 。 4、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 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 、 、强奸、抢劫、 放火、 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 或者 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 。 5、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 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刑事责任。醉酒的人犯罪 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单位犯罪,一般采取“ ”。 7、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应该 ,更要善于 。 8、犯罪故意,是指 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 或者 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分为 和 。 9、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 预见自己的行为 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 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 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一种心理态度,分为 和 。 三、简答题 1、列举刑法所规定的十大类犯罪行为。 2、刑法的任务是什么? 3、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4、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第十一课 一、 名词解释 1、 民事关系 2、民事主体 3、人身权 4、财产权 5、合同 6、合同的变更 7、物权 8、合同的转让 二、填空题 1、我国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主要有 、 、 、 、 等。根据产生责任的原因,民事责任可分为 和 。 2、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 、 、 、 、 、 。身份权包括 、 、 、 。 3、 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没有 ,人们就不能进行各种活动。 4、物权包括 、 和 ,是和 相对应的财产权。 5、我国物权法规定,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 、 、 、 等途径解决。 6、合同的订立需要两个阶段,即 和 。 7、我国合同法规定的担保方式有 、 、 、 、 五种。 8、结婚必须履行法定的程序,即 。 9、子女和父母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且互为 法定继承人。 10、继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一种是 。此外,还有 。 三、简答题 1、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自然人成为民事主体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3、法人应具有的条件有哪些? 4、简述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5、有效合同成立需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6、根据《合同法》规定,无效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7、履行合同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8、结婚的法定条件有哪些? 9、如何构建和睦家庭? 第十二课 一、 名词解释 1、劳动合同 2、企业 3、环境资源 二、填空题 1、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循 、 、 、 和 的原则。 2、劳动合同应当以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即 和 。 3、我国当前实施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 、 、 、 、 。 4、我国法律规定了四种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即 、 、 、 。 5、法律帮助主要有 和 。 6、 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本,决定着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三、简答题 1、简述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的条件。 2、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3、设立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4、列举不正当竞争行为。 5、熟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12条的内容。 6、作为生产者和销售者对产品质量应负的责任和义务有哪些? 7、保护环境的必要性是什么? 8、如何保护环境和资源? 16 / 1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