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74406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简析: 本单元是继本册教材“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俗民风”、“景物聚集”之后的又一组很具感染力、可为学生楷模、以介绍“名人风采”为主题的课文。 本单元共安排了《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四篇课文,及一个介绍家乡名人的习作(6)和一个练习(6)。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巴金写给孩子们的一封信,内容真实而具体,语言从容而舒缓,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仁者的风范,恬淡而温情,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 《钱学森》——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课文的语言简洁、朴素,通过人物语言,体现了钱学森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詹天佑》一文讲述的是清朝末期,詹天佑不怕帝国主义者要挟嘲笑,不怕工程中的千难万险,主持修筑成功了京张铁路,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课文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朴实通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鞋匠的儿子》一文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全文语言朴实易懂,展现了林肯自信、潇洒、宽容、仁爱、正义的形象,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林肯的敬佩之情。 《习作6》是通过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家乡的名人,获取真材实料,然后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练习6》安排了五个项目,重点是语文与生活(内容是“有趣的倒顺词”)和口语交际(内容是“说出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两部分。 二、教学目标分析: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从提供的词语中选两个造句。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领悟林肯在辩论中处乱不惊,宽容大度的心态和以情动人的演讲风格,从而感受林肯伟大的胸怀,体现出语文教学的“醇厚”感。 4.领悟林肯在辩论中处乱不惊,宽容大度的心态和以情动人的演讲风格,从而感受林肯伟大的胸怀,体现出语文教学的“醇厚”感。 5.语文与生活,认识倒顺词现象。诵读与欣赏:《大风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学写毛笔字。 三、教学建议 1.学生字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方法,学习本单元的2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和8个只要求认识的生字。 2.加强学生的朗读指导,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感悟文本语言,品析人物的特点。 3.在教学的同时,结合文本素材和当今时代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爱祖国、实事求是、 乐于奉献、宽容大度的思想品德教育。 4.继续指导学生领悟和运用一人一事的写作方法。初步体会倒叙方式的基本特征和表达的好处。 5.复习巩固书信的格式,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书信与别人交流思想、学习、工作、生活情况。 6.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方式进行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7.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四、教法探讨: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本册的样字为行楷,意在帮助学生在写好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书写速度。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四是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句、句子;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等。五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以上作业均因课设练,不采取按本单元设置重点训练项目。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一封回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熟悉书信的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教学本课时要注意精读课文,加深感悟,主要抓住重点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诚关怀、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享受。如:读第一自然段要抓住“争先恐后、将个不停、好不热闹”三个词语,让学生想象四十多个孩子围着巴金爷爷叽叽喳喳说话的热闹场面,相信孩子们在信中可能会说些什么,从而感受巴金爷爷从信中得到的温暖。这篇课文课后有“作家卡片”,了解巴金的作品,鼓励学生借阅、阅读。 《钱学森》这一课在组织学生精读时重点要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朗读品味,体会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本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学这两段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两段所描绘的情景。特别是中秋赏月,倾诉思乡情怀的内容时,可以吟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想象当时的情景,再联系即将来临的中秋节,如果你的家人在外地打工,你的心情如何来理解。 《詹天佑》一文要抓住中心“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通过三件事来体现。在教学本课时,可以运用课文插图和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 《鞋匠的儿子》一文重点让学生体会宽容是一种力量,学习林肯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此为主线贯穿全文,引导学生潜心阅读。 《习作6》是一篇写人物的作文训练,重点是训练学生如何把调查访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提示学生在整理这些材料的时候,要注意说清楚人物的外部特征;名人在某一个领域作出的突出成绩;“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的最感动人的事迹,彰显出的精神、品质。在习作中懂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内在含义。在成文时,一定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介绍,切忌泛泛而谈。 本单元练习安排了五个项目。“语文与生活”展示了汉语言中有趣的倒顺词现象,“诵读与欣赏”要充分的读,读出诗的节奏,特别要强调“兮”的用法。本次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主要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说话能力和交际能力,并从名言中受到教益。 另外,学习习惯应贯穿本册始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6)培养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习惯; (7)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8)培养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 课时安排:1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巴金老人的资料。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句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巴金老人的资料。 教法学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简介巴金。 1.你对作者巴金了解多少。 (巴金爷爷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家乡孩子想念他,都写信给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   2.质疑:引出课文。   二、自读课文   1.默读,说说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勾划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名读生字,找新词,理解词语。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奉献:恭敬地交付,呈献。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4.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精读第一段   1.指名读。家乡孩子写40封信,给巴金怎样的感受?文中找答案。   (……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   2.朗读巴金爷爷感谢孩子们的话,你有何体会?   (说明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爱是非常真挚的。)   四、精读第二段   1.87岁的巴金爷爷写容易吗?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有关句子。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   2.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3.理解“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体会巴金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   4.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强烈感情,并口头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指导写字  1.教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1.朗读课文,练习感情朗读一至二自然段。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2.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法学法:朗读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巴金多么想念孩子们呀,力不从心的他用书信和孩子们交谈,他说了些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巴金是普通人吗?他只把自己当作普通人说明了什么?   (我们从巴金爷爷的介绍中已经知道了他是“五四”以来的著名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游记等文学作品,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要为社会添更多的光彩!”“为别奉献更多的爱”,巴金爷爷虽然是享誉世界的文坛的名人,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的人。他希望“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更有意义。可见他品德多么高尚啊!   2.巴金为什么写作?理解课文后回答。   (以写作来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   用“不是……而是”造句)   3.巴金在信中怎样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双表达了什么希望?   (“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开花结果。)   4.理解“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开花”并非指自然意义上的开花,而是指人生放出光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以作为理解巴金爷爷这句话的最好注释。“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1)我们生存需要什么?我们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   (2)文中哪一句表达了“让生命开花”的意思。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5.指导朗读有关语句(读出对老人的崇敬)   6.小结:让生命开花说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三、精读第四段   1.引读:体会爷爷珍惜生活,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 2.感情朗读。    四、精读第五段   用亲切的语气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真诚关怀的感情读出来。   五、学习书信的格式   1.书信的格式分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2.对照课文,指明书信的五个组成部分。   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七、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作业: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     23给家乡孩子的信          巴金 让生命开花结果                为社会添光彩                为别人奉献爱          孩子们   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19.《钱学森》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   2.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教法学法:朗读练习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设置悬念一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老师这里有一点资料,请同学们读读。(出示有关资料)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学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检查效果。   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二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效果。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3)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三、分段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垠、艘、额、裕”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会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 教学难点: 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 教学用具:课件 教法学法:朗读法、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自读了课文,大家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文中有关主人公钱学森的语言你们画下了吗?这节课我们精读课文,对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体会钱学森的话语中饱含的情感。 2.学生朗读钱学森说的话。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段。 (1)默读。 圈画出这一段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内心活动的词句,结合书上的插图,读一读,体会钱学森归国时的心情。 (2)抓住重点句品读。(投影显示)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火箭的舱壁啊! (3)感情朗读。 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牵梦绕的祖国就在前方,他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喜悦啊! 2.精读第二段。 指读第二段。 (2)出示钱学森的话(投影显示)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①为什么钱学森要强调“我是中国人”?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诵读中领悟,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 ②钱学森在美国时做怎样的准备?目的是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知道他在美国发愤攻读,是要将来回国为祖国做贡献。) ③朗读加深理解。 (3)小结。 3.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 (2)导语: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归国的愿望越怎样,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3)出示重点句,品读感悟。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勉励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①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这一天”指的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③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机关报思想感情?(引导生从读中全会主人公对祖国的眷念、热爱。) (4)感情朗读。  (5)小结。 4.精读第四段。  (1)指名朗读。  (2)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感情朗读。  (4)小结。 三、朗读课文 四、精读第五段 1.指名读第五段。 2.“卓越”是什么意思?(超出一般) 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 (引导学生理解钱学森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为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能明白“中国导弹之父”这一高度评价的内涵。) 3.感情朗读。 五、总结全文 1.本文具体地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回国后,他为我国 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2.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读,加以体会。    20.詹天佑 教学目标: 1.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想,适当作记号。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阻挠”等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周密”“句。 3.能理清段落的层次,了解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篇章结构。 4.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 教学难点: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想,适当作记号。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阻挠”等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周密”造句。 3.能理清段落的层次,了解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篇章结构。 教学重点:学会10个生字,理解“阻挠”等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周密”“句。 教学难点:能理清段落的层次,了解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篇章结构。 教学用具:詹天佑的图片 教法学法:朗读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图片以及简介) 请一位同学根据投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詹天佑。(学生介绍) 刚才这位同学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詹天佑》。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问题,快速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投影出示问题:(1)詹天佑是怎样的人?用波浪线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2)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 (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课文主要写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课文2到6自然段具体写这件事。) 2.认识过渡句,理清段落层次。 (1)课文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前的情况?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后怎样完成任务? (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给课文分段,用“‖”作记号。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3自然段。第三段:4—6自然段。第四段:第7自然段。)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投影给出的提示一起学习、讨论。(投影出示问题) 3.请个别学生回答: (1)当时的情况怎样? (帝国主义的阻挠)怎样阻挠?“要挟”什么意思? (要挟: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那么在这里,帝国主义是利用我们什么弱点,强迫答应他们的什么要求呢? (2)当地的情况怎样?我们可以从外国报纸的一句话可以看出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这句话我们还能看出什么?(外国人对中国人民十分藐视,认为中国人是不可能修成这条铁路的。) 还能从课文的哪里看出这点?(“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这样的工程的。) (3)全国的反映如何? 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轰动) 你想象一下当时中国人民会怎样议论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 (詹天佑真是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啊!) 表现了人民怎么样的心愿?(殷切希望铁路修筑成功) 有谁能根据投影的提示,把这个问题连起来回答一遍,注意当时和当地的情况? 4.这一段对当时的环境的描写,对表现詹天佑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呢?(衬托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 四、作业: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个性化的朗读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7自然段。   2.习得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体会,为詹天佑的人物形象写有个性特色的点评。   3.创造性地编拟光绪皇帝为表彰詹天佑的爱国和杰出而下的诏书。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7自然段。   2.边读边体会,为詹天佑的人物形象写有个性特色的点评。 教学难点:   描写“人”字形线路言语的理解及从中体会詹天佑创造性的杰出才干。 教学用具:课件 教法学法:朗读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认识詹天佑 1.出示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照片,请学生介绍钱学森的事迹,朗读为钱学森所学的颁奖词,引入对本课的继续学习。 2.其实,每一年,每一个时代都有感动我们,感动中国的人物。如果我们回眸整个20世纪,一定会有更多感动中国的人和事。……有这样一个人,虽然,他离我们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但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他,他就是——詹天佑。结合上节课的学习,说说詹天佑身上有些地方感动了我们。 二、品读课文:再现动人细节 是啊,同学们,在1905年到1909年这近一千四百个日子里,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当中,一定有许多的细节让我们难以忘怀,就让我们通过课文走进100年前的施工现场,捕捉那一个个动人的场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屏幕出示: 细读课文4-6自然段,思考: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中的哪些细节,让今天的我们依然深有感触? 师:边读边找到一些细节划下来,在自己特别有感触的词语下面圈圈划划。(师巡视与个别学生轻声交流) 师:好多同学都用符号留下了读书的痕迹,现在肯定有很多话想说。谁先来说说哪个细节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为什么对它印象特别深? 课堂预设: 1.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人员之口。” 请学生谈读这句话的感受,理解“精密”。多角度朗读这句话: 在施工动员大会上,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激昂地勉励工作人员说—— 看到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詹天佑语重心长地说—— 当极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消极怠工,詹天佑严厉而又恳切地勉励工作人员—— 2.这句话是语言描写,你能从文中找到还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塑造詹天佑的人物形象吗? 他亲自带着学生……危险。 这是哪种描写方式呢?画出这种手法的关键词。 3.出示“詹天佑不管……当地的农民” 抓住“不管”、“白天”、“晚上”等词体会人物品质,感情朗读。 4.心理描写。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失去信心。 感觉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三、细读课文,画图悟创新。 我们体会到詹天佑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现在让我们看看,在开凿隧道的过程中詹天佑做了哪些贡献?细读第5、6自然段。 课文提到了詹天佑的哪三种设计?出于什么原因设计出来的呢? 你能根据书中的描写画出简单的设计图吗?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借助动画课件理解。 四、齐读课文,升华情感。 不管开凿隧道,还是修筑铁路,詹天佑都本着一颗爱国之心,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因此京张铁路提前竣工,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如果你是来到京张铁路的游客,你会说些什么呢?(理解赞叹不已) 五、拓宽发展: 时间过去一百多年,詹天佑的事迹仍然感动着我们,让我们也为詹天佑写上一段感动中国的颁奖词吧! 21.鞋匠的儿子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尴尬”、“卑微”、“名门望族”等词语的意思,并能选择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教师的引导下读懂林肯说的三段话,并初步体悟其以情动人、真诚恳切的演讲风格和结构严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色。 3.在对比品读中领悟林肯处乱不惊、宽容大度的气魄,伟大的胸襟和充满智慧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朗读对话,理解林肯三番话的含义,感悟最后一句话的哲理,体会林肯仁爱、宽容的人格魅力及从容自信的应对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搜集资料,了解林肯。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尴尬”、“卑微”、“名门望族”等词语的意思,并能选择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尴尬”、“卑微”、“名门望族”等词语的意思,并能选择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用具:课件 教法学法:朗读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了解林肯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句名人名言,谁来自告奋勇地大声读读? 出示名人名言:人,走上追求之路,就会快乐终生! 成功是屡遭挫折而热情不减。 ——林肯 2.这是美国著名的前总统林肯的名言。(出示林肯图片)你对林肯的了解有多少?用一、两句话来谈谈。学生交流林肯生平。 3.正是由于林肯是鞋匠的儿子,所以他在就任总统后仍遭到许多人的嘲笑,但他能从容自信地应对,以非凡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信任和赞叹的掌声。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21课《鞋匠的儿子》,去感受他博大的人格魅力!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相信大家通过预习一定能把课文读好,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尴尬、羞辱、毫不犹豫 (2)字,不但要写准确,还要写漂亮,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看看怎么写才能把它们写好? “辱”在写的时候要用“辰”包住“寸”, (师范写,生描红)“辱” 在字典中有两个解释:A耻辱(跟“荣”相对),B使受耻辱,你觉得 “羞辱”这个词中应选择哪一个? “豫”则要左窄右宽。(师范写,生描红)你能用毫不犹豫造个句子吗? 2.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下面老师请同学来为我们分段朗读一下课文,第一自然段谁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写林肯当选总统,参议员们想羞辱他. 第二自然段写参议员羞辱林肯。 第三自然段写了林肯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 第四自然段写林肯告诉参议员他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做鞋的手艺。 第五自然段写林肯认为自己即使身为总统,但永远无法像父亲那么伟大。 第六自然段写林肯坚定的反对国家分裂,领导人民维护祖国统一。(板书:维护和平) 3.现在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美国总统林肯虽然出生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的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和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 4.那哪些自然段是具体写了参议员羞辱林肯,林肯捍卫自己的尊严呢?(2~5)所以这篇文章的分段是典型的去头去尾型。 三、按段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四、作业布置: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林肯的三段演讲,明白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态度变化的原因。领悟林肯宽容大度的气魄和充满智慧的人格魅力。 3.体会宽容是一种力量,学习林肯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理解林肯三番话的含义,感受林肯宽容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宽容是一种力量,学习林肯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 教法学法:讨论法、教师引导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 1.出示“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 指名读。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板书:林肯) 2.一个出身卑微,家境贫寒,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人,却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而且一致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深受人民的爱戴,他靠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鞋匠的儿子。(齐读,突出“鞋匠”) 二、过渡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小节,谁来告诉我,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参议员尴尬)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林肯在演讲前、演讲中、演讲后参议员态度发生变化的词语,并用笔画出来。 交流并板书:参议员尴尬——羞辱——大笑——静默——赞叹 三、学习2-5小节 理解“羞辱”“大笑”: 1.参议员是怎样羞辱林肯的?为什么说这句话是“羞辱”?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如“希望”“鞋匠的儿子”)指导读,读出傲慢,读出嘲讽。 (朗读指导:设身处地地想一下那个趾高气扬的参议员的神态,动作,语气。如果你就是那个参议员,你希望希望林肯听了这句话后会有怎样的反应?你认为你的朗读会有这样的威慑力吗?也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 2.然而不仅仅是一个参议员,所有的参议员都参与了这个羞辱新总统的行动,他们个个大笑,开怀不已。(现场采访) 老师做记者:请问你为什么这么开心?(哼,这下,我看林肯怎么回答? 哈哈,一个小小的鞋匠的儿子竟然敢来当总统?……)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是怎样的大笑? 3.如此的蔑视,如此的羞辱,如此的讥讽,如果你是林肯会怎么做呢?(以牙还牙,反唇相讥,针锋相对……) 体会“静默”: 1.林肯又是怎么做的呢,使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何为“静默”?轻轻读林肯的话,想想参议院为何安静,人们为何沉默? (学生自读,交流感受) 人们没有想到林肯会这么说; 想不到林肯的态度如此谦虚,如此不计较,如此大量;(板书:宽容、谦虚) 想不到林肯这么看待自己的父亲,这么深爱自己的父亲 (如学生回答有障碍,可引导抓住重点几个词语去品味,如“永远”。而每次回答,让学生说说,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得出来,并读出相应的情感来。如宽容大度,可以从“非常”“感激”等词,还可以反问,那个参议员说的是“忠告”吗? 如对父亲的尊重与爱戴,可以从“永远”“那么”等词体会,还可以顺势引导学生体会林肯的人格平等观。 2.林肯眼中的“鞋匠的儿子“与第一小节参议员们眼中的“鞋匠的儿子”有怎样的区别呢?指名读,男女生读。 3.请同学们带着这些感受用心朗读这几句话,自由读。 指名读。(自评:你的声音能让那些骄傲自大的人静默吗?)齐读。 4.小结:一份感激,三个永远,让高贵的议员们“静默”。他们被林肯对父亲的爱,永不忘本的真诚与自信所震撼。简单朴实的语言却让人们感到了林肯——卑微的出身却有着高尚的人格。 5.再读“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 领悟“赞叹”: 1.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读出了语言文字后面的内涵,林肯的第二次第三次讲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对谁说的?怎么说的?画出有关语句。 2.范读第4小节,交流听出了什么。(真诚,谦逊,对父亲的赞美……) 把这感受送到句子中读读。指名读。 3.自读第5小节。 (引导学生读书,看图,想象:此时此刻,林肯说这些话时心情怎样?)(激动、对父亲的怀念、敬佩之情) 指名读,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 4.教师引读4、5两小节。 5.小结回顾:林肯总统正是凭借自己宽广的胸怀、谦逊和朴实、真诚和平等的人格魅力打动了在场所有的议员们。让他们的态度从尴尬变为赞叹,从排斥变为拥护。此时,他们的心中一定感慨万千啊!怎能不叫人心生赞叹呢? 6.读写结合:同学们,假如现在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我们想不想对林肯总统或参议员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拿出笔和纸,把自己现在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交流。 7.教师讲一个小故事:加拿大外交官朗宁在竞选省议员时,因幼年吃过外国奶妈的奶而受到政敌的攻击,说他身上一定有外国血统。朗宁机智地回答说:“你是喝牛奶长大的,你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了!”驳得对方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师:如果说朗宁的回驳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那么林肯的回答就是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从中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林肯呢? 8.小结:是呀,多么智慧,多么真诚的话语,这更让我们感受到林肯的人格魅力。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称赞林肯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 三、学习最后一节 1.用笔划出林肯说的两句话。指名读。思考:这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2.联系前文:如果林肯听了那句羞辱人的话立刻针锋相对,反唇相讥,结果就会怎么样?从中你又看出什么?所以文中说他是—— 齐读林肯的两句话:(饱含深情,义正词严,慷慨激昂地读) “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 “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四、总结升华: 读到这儿,我们对林肯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认为林肯,一个鞋匠的儿子能成为一个令人敬仰的总统靠的是什么? 这就是宽容大度,真诚、谦逊、仁爱、充满智慧的林肯总统。这位鞋匠的儿子正是在对手的歧视、羞辱和打击中,奋发图强,做出了伟大的成就。让世界记住了这个名字——林肯。 (慢慢擦黑板,只剩下林肯与填充的词) 五、读林肯纪念馆的一段话 最后,我们在读这段话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悟和体会,让我们高声朗诵,牢记这段话——(课件)师生齐读:对任何人…… 习作6 写写家乡的一位名人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采访形式,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2.通过对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