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劝说的艺术
——《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公输》类比说理赏析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翻译相关的选文内容2、学习古人高超的谈话技巧,体会类比说理的特点和作用3、体会实际生活中类比方法的应用
教学流程:
一、导语
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刻刻要当心。因此臣子们在与君王沟通政治理念时,注意劝说的艺术显得尤为重要,而运用类比的方式进行说理是许多策士谋臣惯用的劝说技巧,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学习《 》与《 》,探讨什么是类比说理,这种说理方式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二、流程
找
1、请大家打开课本,找出这两篇文章中劝说的语段,并举手回答。(多媒体展示)
析
2、下面,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把这两段话翻译出来。翻译的时候注意重点的字词,师友可以交流
师提问,学师纠错补充 (翻译,课件展示)
3、大家都准确的翻译了句子,既然两人都使用了类比的说理技巧,下面我们先根据这几个问题回顾一下邹忌是如何劝说齐王的?(ppt打出问题)
4、接下来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讨论什么是类比说理 有什么样的特点 并举手发言( 学生发言后,PPT打出)
5、那么根据定义和特点,结合以下提示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说理方式在《公输》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师友之间可以交流(学生发言 ppt打出答案)
6、我们已经讨论了这种说理方式的概念和特点,他有什么样的作用呢?(ppt打出)
悟
7、那邹忌和墨子有没有说服齐王和楚王呢?为什么?请同学们八人为一组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学生举手发言)
面对一国之君,邹忌和墨子首先他们都抓住了自己的劝说对象—君王的心理—最高统治者一般都会顾忌体面。其次,都注意了劝说的婉转和艺术性,邹忌以小见大,维护了君王的面子,而墨子则抓住楚王做事不愿意承担丑名的虚荣心理,以小比大,引出攻宋是荒谬的行为这个观点。然后再作出有利于自身论点的结论,成功实现自己的劝说目的。
所以,劝说的艺术在于从对方角度出发,或体会对方所忧所虑,或抓住心理上的弱点,再结合自身论点来成功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
习
8、师总结:
同学们,劝说别人,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而学会劝说的艺术,就需要我们处处多留意多学习,多总结,同时劝说别人,其实也在警示着自己。学会劝说的语言艺术,让对方心服口服,相信你也一定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