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60页信息窗1第2课时绿点问题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
2.经历探索三位除以两位数的估算过程,能根据估算结果合理做出判断。培养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估算的意识,培养估算能力。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估算的便捷性,发展应用意识。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和估算的过程以及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复习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课件出示)
84÷40≈ 60÷21≈ 98÷20≈ 80÷18≈
学生说出估算结果和估算方法——把被除数或者除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再计算。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估算除法。
2、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到看到了农场的丰收景象,解决了白菜的产量是萝卜的几倍的问题,学习了口算除法,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农场,解决新的问题。(出示59页的情景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土豆收了298吨,卡车一次能运走50吨。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
估一估,几次能运完?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师:今天我们重点来解决“土豆收了298吨,一次能运走50吨,估一估,几次能运完”这个问题。
1、 列出算式,理解意义。
谈话: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出算式呢?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指名回答并板书算式:
298÷50≈
引导质疑:
预设:
(1)为什么用除法?
(2) 算式为什么用“≈”号呢?
通过解决第一个问题,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求几次能运完,实际上就是看298里面有几个50,所以用除法算式。通过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明确这道题是要求估算的。
2、独立学习,小组探究:
出示探究提示:
u 独立思考,你打算怎样估算298÷50≈ 的结果?把你的估算过程记录下来。
u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估算过程和结果,根据估算结果讨论一下几次能运完?为什么?
u 想一想:你们估算时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还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活动情况,并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来。
三、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小组按照探究提示的顺序汇报:
学生汇报时,可能会出现精确计算的现象,教师不必急于否定,可以在其它小组汇报估算方法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来发现估算的便捷性。
1、学生汇报
预设可能会出现的估算方法:
①把298看成300,298≈300,300÷50=6,所以298÷50≈6。
②想乘法做除法:50×6=300,298接近300,所以298÷50≈6。
预设探究提示的第二个问题:
① 在估算的时候,把298看成300,是把它看大了,结果等于6,实际要 运的比300还要少,所以6次能运完。
② 一次运50吨,6次就能运300吨,实际比300吨少,所以6次一定能运完。
预设探究提示的第三个问题:
我们估算的时候,是把总数往大里看,也就是比实际数量多,结果这时都能运完,实际数量一定能运完。还有可能估算后的数量比实际小,这时候就不能运完。
2、质疑:针对刚才小组的汇报 ,你有什么问题?(这个过程可以是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随时组织学生质疑。)
在汇报第一个问题的时候,通过质疑主要是让学生明确估算的方法:在估算的时候,一般是把被除数或者除数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百整十数,或者是把被除数看成和除数的倍数最接近的数。
在汇报第二个问题的时候,通过质疑让学生明白在衡量估算结果是否合理的时候,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判断。
在汇报第三个问题的时候通过交流,还可能把被除数估小,这个时候不能运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估算情况的多样性和灵活选择估算方法的重要性。
出示估小的情境。学生解决,教师出示最后结果。
3.对比小结,揭示课题
师:看我们的估算过程,和实际计算相比,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回顾发现,估算的过程和实际计算相比,更加简便。
教师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揭示课题:通过今天解决的这个问题,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估算的简便性和重要性,今天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列出的算式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算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
四、 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想一想:我们在估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时候,是怎样估算的?还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尝试着总结。
教师总结:看来,我们在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常常要用到估算。而在运用估算解决除法问题时,我们一般把被除数或者除数看成最整百整十数。我们今天在解决能否运完这个问题的时候,是把要运的数量往大了估,如果比实际大的都能运完,说明计算结果一定能满足要求。但是我们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的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重要的是我们还要根据估算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 基本练习。
(1)连线:(课件出示)课本61页第5题:
做题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做题方法。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练习估算,同时体会估算的便捷性。学生可以把除数看成整十数或者把被除数看成整十数来口算,也可以把6与除数相乘,所得的积再与被除数比较。
(2)选择(课件出示)课本61页第6题:
这道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独立完成很后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第(1)题是把除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对学生来说很简单。第(2)(3)题是把被除数和除数分别同时看成整百整十数,然后进行估算。
2.综合练习。走进生活
课本62页第10题:课件出示
估一估,哪个小组编得快?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估算思路。要想判断哪个小组编的快,可以通过计算求出他们平均每天编多少双,然后再比较。
第一组,把158看成160,160÷40=4,所以158÷40≈4.
第二组,把147看成150,150÷30=5,所以158÷40≈5.
第三组,把306看成300,300÷50=6,所以306÷50≈6.
同时让学生根据估算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第一组和第二组是把总数看多了,实际比估算结果要小,第三小组把总数看少了,实际结果比计算结果还要大,所以一定是第三小组编得快。
3.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你有哪些收获?
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1)估算的具体方法。
(2)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估算的合理性。
板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
土豆收了298吨,一次能运走50吨,估一估,几次能运完?
298÷50≈6(次)
把298看成300,298≈300,300÷50=6,所以298÷50≈6。
答:298吨土豆需要运6次。
设计说明:
1.设计亮点:
(1)以探究提示为抓手,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
本节课,我在教学的时候,精心编写探究提示,探究提示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探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以及怎样根据实际情况对结果做出判断。因为本节课的重点就是探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所以学生小组探究的问题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用3个问题来引领,让学生通过操作这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学生独立思考估算的方法,这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第二个就是小组探究怎样根据估算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第三个问题是一个提升,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明确对结果的判断可能还有不同的方式,从而体会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判断结果。在汇报交流环节也是以这几个问题为抓手,按顺序汇报,这几个问题弄清楚了,本节课的目标也就落实了。从整节课来看,可操作性和思考性的探究提示成为学生探究的抓手,能够指导学生的小组探究,效果良好。
(2)练习的设计具有层次性。
本节课的练习设计分为基本练习和提高练习,基本练习就是让学生巩固估算的方法,提高练习就是体会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有效的练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困惑:
根据估算过程和结果对要解决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是难点,课本只出现了一种情况,就是把总数往大了估,还有把总数往小了估的情况,在本节课是否还要涉及?
李艳秋 薛城区实验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