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十二、新生儿沐浴技术操作规程及流程
(一)目的:清洁皮肤、预防皮肤感染,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进食欲,有益睡眠及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二)适应范围: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通常上午10∶00~下午3∶00间为一天最温暖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最适合替宝宝沐浴。
(三)评估:新生儿:全身一般状况。
环境: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是否适合新生儿处置操作,光线适宜。
(四)告知:告知家长新生儿洗澡最好安排在吃奶以前,以免发生溢奶现象。
(五)准备: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
用物准备:处置车、治疗盘、75%酒精、无菌棉签、石蜡油、婴儿沐浴液、无菌小纱布、小毛巾、浴巾、小梳子、治疗碗(内盛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婴儿服、指甲剪、沐浴架、一次性薄膜手套、快速手消毒剂、医用/生活垃圾桶。
(六)操作程序:
1.铺开一张婴儿包布至洗婴穿衣台、洗澡架上铺一次性薄膜。
2.操作者面对婴儿,左手托起婴儿头肩,右手托起腰臀部放婴儿于洗澡架上,温水湿润头发,滴1-2滴沐浴液至婴儿头部,双手轻搓婴儿头部(前发际-后枕部,双耳后-头顶),一手洒水另一手清洗头部,用手托住头,手的拇指和中指放在婴儿耳朵的前缘,以免洗澡水流入耳道。
3.温水湿润身体,滴1~2滴沐浴液至操作者双手,轻搓起泡后轻搓婴儿颈→腋窝→胸→腹→上肢→腹股沟→会阴→臀部→下肢→背部。
4.温水清洗干净泡沫,抱起婴儿至洗婴穿衣台,以浴巾擦干婴儿,用棉签沾石蜡油清洗女孩外阴分泌物,由内向外,由上而下。新生第一天用纱布沾石蜡油擦拭皮肤皱褶处胎脂。
5.用75%酒精棉签消毒脐部,由内向外,无菌小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然后在皮肤皱褶处涂少许爽身粉。
6.查对新生儿腕带上的床号、姓名、住院号、性别等信息。
7.协助婴儿取舒适体位
8.整理用物、分类放置,洗手、记录。
9.送新生儿回母婴病房。
(七)注意事项:
1.沐浴过程中要观察婴儿面色及反应,动作敏捷轻柔,防着凉。
2.洗澡过程中,应始终注意用手掌托住婴儿头部,防止发生颈椎意外。
3.洗澡最好在10分钟内完成,否则宝宝会因体力消耗而感到疲倦。
4.防止浴皂水入眼、入耳。水温应维持在38℃~40℃,以避免烫伤或受凉。
5.洗澡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有无脓疱病或其他皮肤损伤,重点观察颈下、腋下、腹股沟和臀部,并及时处理。
6.洗澡后新生儿体表水分蒸发会带走大量热能,应加强保暖。
操作者面对婴儿,左手托起婴儿头肩,右手托起腰臀部放婴儿于洗澡架上,温水湿润头发
查对新生儿腕带上的床号、姓名、住院号、性别等信息
. 温水清洗干净泡沫,抱起婴儿至洗婴穿衣台,以浴巾擦干婴儿
. 铺开一张婴儿包布至洗婴穿衣台
着装整齐、评估新生儿
双手轻搓婴儿头部(前发际-后枕部,双耳后-头顶)
备齐用物核对、解释
温水湿润身体,滴1~2滴沐浴液至操作者双手,轻搓起泡后轻搓婴儿颈→腋窝→胸→腹→上肢→腹股沟→会阴→臀部→下肢→背部
.温水湿润身体,滴1~2滴沐浴液至操作者双手,轻搓起泡后轻搓婴儿颈→腋窝→胸→腹→上肢→腹股沟→会阴→臀部→下肢→背部。
. 用75%酒精棉签消毒脐部,由内向外,无菌小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然后在皮肤皱褶处涂少许爽身粉。
. 协助婴儿取舒适体位
.整理用物告知注意事项、记录
操作流程图
十三、新生儿游泳操作规程及流程
(一)目的:1.有利于胎便早排除。2.促进婴儿脑神经发育,促进肌肉与骨骼的生长。3.促进肠蠕动,调节儿童免疫力。4.增强婴儿心肺功能,有助于婴儿形成健康快乐的情绪。
(二)适应范围:足月正常分娩的新生儿、剖宫产儿,孕32 周—36 周分娩的早产儿,低体重儿,要求体重在2000g 以上,住院期间无需特殊治疗的婴儿。
(三)评估:新生儿:全身一般状况。
环境: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是否适合新生儿处置操作,光线适宜。
(四)告知:告知家长新生儿游泳最好安排在吃奶以前,以免发生溢奶现象。
(五)准备: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
用物准备:治疗盘、护脐包、防水贴、2%碘酒、棉签、婴儿夹被、套衫、大浴巾、毛巾、小方巾,浴缸水温38-40℃,一次性薄膜手套、快速手消毒剂、医用/生活垃圾桶。
(六)操作程序:
1.婴儿游泳专用保护圈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如型号是否匹配,保险按扣是否安全,以及是否漏气等情况,脖圈气囊充气是否均匀。
2.室温控制在 28℃ 左右,调水温至 38℃ 左右。
3.去床边推婴儿到游泳室,核对婴儿。
4.正确给新生儿脐部贴防水护脐贴。
5.根据婴儿个体大小,选好型号合适的游泳圈,检查后给婴儿戴好。
6.将新生儿抱入浴缸,要逐渐且缓慢荡漾入水,新生儿游泳时间为7—10分钟,同时进行水中游泳操作。泳毕迅速用毛巾擦干新生儿全身水迹,取下防水护脐贴,用75% 的酒精消毒脐部两次,用护脐带包扎肚脐,垫尿布,包好婴儿。
7.核对胸牌、手圈、性别、床号等信息,送婴儿回母婴病房。
(七)注意事项:
1. 整个游泳活动在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宝宝与护士、家长互动。
2.新生儿哭闹,饥饿或进食1小时内,不宜游泳。
3.当在游泳中发现新生儿面色苍白,全身发抖,必须停止游泳,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4.游泳室必须配备吸氧、吸痰装置。
5.有下列情况者不宜参加游泳:(1)脐部感染的婴儿。(2)有宫内外窒息史,Apar氏评分≤7分。(3)体弱儿,体重小于2000克,胎龄小于37周的早产儿。
操作流程图
室温控制在 28℃ 左右,调水温至 38℃ 左右
泳毕迅速用毛巾擦干新生儿全身水迹,取下防水护脐贴,用75% 的酒精消毒脐部两次,用护脐带包扎肚脐,垫尿布,包好婴儿
.温水清洗干净泡沫,抱起婴儿至洗婴穿衣台,以浴巾擦干婴儿
婴儿游泳专用保护圈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如型号是否匹配,保险按扣是否安全,以及是否漏气等情况,脖圈气囊充气是否均匀
着装整齐、评估新生儿
双手轻搓婴儿头部(前发际-后枕部,双耳后-头顶)
备齐用物核对、解释
将新生儿抱入浴缸,要逐渐且缓慢荡漾入水,新生儿游泳时间为7-10分钟,同时进行水中游泳操作
去床边推婴儿到游泳室,核对婴儿
根据婴儿个体大小,选好型号合适的游泳圈,检查后给婴儿戴好
. 核对胸牌、手圈、性别、床号等信息,送婴儿回母婴病房
. 整理用物、分类放置、记录
整理用物告知注意事项、记录
十四、新生儿抚触操作规程及流程
(一)目的:1.促进母婴情感交流,促进乳汁分泌。2.可以刺激宝宝的淋巴系统,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促进疾病康复。3.增加婴儿睡眠,并改善睡眠质量。4.增加生长激素分泌,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饮食吸收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体重的增加使宝宝的肌肉更健康,关节更灵活。5.帮助平复宝宝暴躁的情绪,减少哭闹。
(二)适应范围:足月正常分娩的新生儿、剖宫产儿,孕32 周—36 周分娩的早产儿,低体重儿,要求体重在2000g 以上,住院期间无需特殊治疗的婴儿。
(三)评估:新生儿:全身一般状况。
环境: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是否适合新生儿处置操作,光线适宜。
(四)告知:告知家长新生儿抚触最好安排在吃奶以前,以免发生溢奶现象。
(五)准备: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
用物准备:治疗盘、护脐包、防水贴、2%碘酒、棉签、婴儿夹被、套衫、大浴巾、毛巾、小方巾、婴儿润肤油、一次性薄膜手套、快速手消毒剂、柔和的音乐、医用/生活垃圾桶。
(六)操作程序:
1.环境清洁、安静,室内温度28℃—30℃。
2.核对胸牌及手圈的床号、姓名、性别等信息。
3.抚触者先温暖双手,倒一些婴儿润肤油于掌心。
4.抚触:
(1)面部:从前额中心处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画出一个微笑状。
(2)胸部:双手放在两侧肋缘右手向上滑向宝宝右肩,复原,左手以同样方法进行
(3)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三次,然后以I-L-U方向按摩,沿右上腹到右下腹书写一个I字,将L字倒写,沿横结肠下滑到乙状结肠及降结肠,U字开口朝右腹,在脐部范围进行。
(4)手部:将婴儿双手下垂,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从上臂到手腕部轻轻挤捏,然后用手指按摩手腕、手掌及捏拿手指。同样方法按摩另一只手。
(5)腿部:按摩婴儿的大腿、膝部、小腿,从大腿至踝部轻轻捏挤,然后按摩脚踝及足底,捏拿脚趾。
(6)背部:双手平放背部从颈部向下按摩,然后用指尖轻轻按摩脊柱两边的肌肉,再次从颈部向底部迂回运动。
5.按摩完毕,给新生儿穿好衣服,包裹好。妥善整理用物、记录。
(七)注意事项:
1、有脐部感染、皮肤病的婴儿不宜进行按摩。
2、新生儿哭闹,饥饿或进食1小时内,不宜按摩。
3、当在按摩中发现新生儿面色苍白,全身发抖,必须停止按摩,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4、抚触室必须配备吸氧、吸痰装置。
5、注意按摩的用力度,不可粗暴,动作要温柔,有爱心,注意与婴儿进行情感交流。
操作流程图
背部:双手平放背部从颈部向下按摩,然后用指尖轻轻按摩脊柱两边的肌肉,再次从颈部向底部迂回运动
. 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三次,然后以I-L-U方向按摩,沿右上腹到右下腹书写一个I字,将L字倒写,沿横结肠下滑到乙状结肠及降结肠,U字开口朝右腹,在脐部范围进行
抚触者先温暖双手,倒一些婴儿润肤油于掌心
着装整齐、评估新生儿
抚触面部:从前额中心处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画出一个微笑状
备齐用物核对、解释
腿部:按摩婴儿的大腿、膝部、小腿,从大腿至踝部轻轻捏挤,然后按摩脚踝及足底,捏拿脚趾
胸部:双手放在两侧肋缘右手向上滑向宝宝右肩,复原,左手以同样方法进行
手部:将婴儿双手下垂,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从上臂到手腕部轻轻挤捏,然后用手指按摩手腕、手掌及捏拿手指。同样方法按摩另一只手
按摩完毕,给新生儿穿好衣服,包裹好,核对胸牌、手圈、性别、床号等信息
.整理用物告知注意事项、记录
. 送新生儿回母婴病房
环境清洁、安静,室内温度28℃—30℃
十五、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技术操作规程及流程
(一)目的:筛查有无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
(二)适应范围:出生后3~7天之内的新生儿,并且新生儿充分哺乳。
(三)评估:新生儿:全身一般状况。
环境: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是否适合新生儿处置操作,光线适宜。
(四)告知:告知家长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五)准备: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
用物准备:治疗盘、75%酒精、无菌棉签、无菌棉球、胶布、采血针、采血卡片、快速手消毒剂、医用/生活垃圾桶。
(六)操作程序:
1.环境清洁、安静,室内温度28℃—30℃。
2.核对胸牌及手圈的床号、姓名、性别等信息。
3.采血时左手握足底用75%酒精消毒,然后用针刺,挤压,同时右手握紧同侧小腿,用力适度,并且间歇性放松。 4.用左手食指与中指配合夹住小腿自胭窝沿小隐静脉向下推至踝关节夹紧,回集血液,并阻止血液回流。
5.将血滴在指定的采血卡片上直至渗透。
6.完毕用75%酒精消毒足底,无菌棉球加压包扎并用胶布固定。
6.给新生儿穿好衣服,包裹好。妥善整理用物、观察、记录。
(七)注意事项:
1.操作时可足部加温或酒精按摩足跟后采集血液。
2.洗澡后用温毛巾将采血点局部热敷采血。
3.在常规采血的基础上给新生儿定时哺乳、沐浴。
4.医疗机构通过电话或信函方式通知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的宝宝家属,所以孕产妇及家属在分娩医院所留电话和通讯地址必须真实、有效。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的宝宝父母,应尽早带宝宝到当地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复诊,以免延误病情。筛查中心将为宝宝提供诊断和治疗。
5. 对于各种原因(早产儿,低体重儿,提前出院者等)没有采血者,最迟不宜超过出生后20天。
. 将血滴在指定的采血卡片上直至渗透
左手握足底用75%酒精消毒,然后用针刺,挤压,同时右手握紧同侧小腿,用力适度,并且间歇性放松。 4.用左手食指与中指配合夹住小腿自胭窝沿小隐静脉向下推至踝关节夹紧,回集血液,并阻止血液回流
着装整齐、评估新生儿
备齐用物核对、解释
环境清洁、安静,室内温度28℃—30℃
用75%酒精消毒足底,无菌棉球加压包扎并用胶布固定
整理用物告知注意事项、观察、记录
给新生儿穿好衣服,包裹好,核对胸牌、手圈、性别、床号等信息
操作流程图
十六、新生儿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规程及流程
(一)目的: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及结核病的发生。
(二)适应范围:出生24-72小时之内、体重>2500g的新生儿。
(三)评估:新生儿:全身一般状况。
环境: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是否适合新生儿处置操作,光线适宜。
(四)告知:告知家长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五)准备: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
用物准备:治疗盘、75%酒精、无菌棉签、胶布、自毁型一次性无菌注射器(0.5m针管、0.1ml针管)、快速手消毒剂、医用/生活垃圾桶。
(六)操作程序:
1.环境清洁、安静,室内温度28℃—30℃。
2.核对胸牌及手圈的床号、姓名、性别等信息。
3.检查疫苗是否有效后,充分摇匀,无菌开启安瓿, 准确吸取疫苗。
4.暴露新生儿上臂, 选上臂三角肌皮肤常规消毒,待干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70~9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的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棉棒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5.给新生儿穿好衣服,包裹好。妥善整理用物、观察、记录。
(七)注意事项:
1.接种前要了解新生儿有无发热、咳嗽等情况,有无接触过正患传染病的人,以便作为参考。
2.如在接种后出现了高热、抽搐、尖叫等反应,或有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疫苗要冷藏保存,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一苗”制度。
4.接种完毕后要认真填写接种日期、批号、接种者等相关信息。
5.接种后须观察30分钟。
6.活疫苗开启后半小时、灭活疫苗开启后一小时未用完应废弃,对接种后废弃的注射器和安瓿要正确妥善处理。
. 将血滴在指定的采血卡片上直至渗透
检查疫苗是否有效后,充分摇匀,无菌开启安瓿, 准确吸取疫苗
着装整齐、评估新生儿
备齐用物核对、解释
环境清洁、安静,室内温度28℃—30℃
暴露新生儿上臂, 选上臂三角肌皮肤常规消毒,待干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70~9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的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棉棒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整理用物告知注意事项、观察、记录
给新生儿穿好衣服,包裹好,核对胸牌、手圈、性别、床号等信息
. 送新生儿回母婴病房
操作流程图
产房工作流程图
将产妇送回母婴病房与病房护士进行床头交接并在交接记录本上双方签字
产后在产房观察2小时,按规定测量血压脉搏宫底高度和阴道出血量,协助新生儿在30分钟内早接触早吸吮
协助胎盘娩出,检查软产道,若有裂伤立即缝合
抱给产妇确认性别,包裹保暖
按新生儿处理常规为新生儿清理呼吸道,结扎脐带
按接产步骤协助胎儿娩出
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大4cm,且宫缩规律时产妇送至产房,做好接生准备
孕妇宫缩规律后,安排至待产室,按产程观察常规进行观察
用含500mg∕L的有效氯液擦拭产床及地面
产房与病房交接流程图
产程及胎心音无异常者
协助医生进行难产助产,有手术指征者行剖宫产
正 常 接 生
分 娩 后 在 产 房 观 察 2小 时
由助产士送回母婴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进行床头交接
在交接记录本上双方签字确认
产程及胎心音有异常者,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产妇入院后由病房护士接待办理入院病历
通知医生并行产前检查
由病房护士送入产房
正确执行医嘱,严密观察产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