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诗二首《题破山寺后禅院》-优质公开课名师优质课获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465084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二首《题破山寺后禅院》-优质公开课名师优质课获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古诗二首《题破山寺后禅院》-优质公开课名师优质课获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幻灯片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如有不当之处,请参考专业资料。,古 诗 二 首,第1页,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第2页,破山寺,又叫兴福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南北朝时期修建。,后禅院,指僧人居住地方。,破山寺,第3页,常建介绍,常建(708-765),生卒年、字号不详,唐代诗人。开元十五年(727),与王昌龄同科考中,进士。天宝,年间任,盱眙,(,x y,)尉,。后隐居西山。,一生沉沦失意,,仕途甚不得志,。,其诗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第4页,吟读,题破山寺后禅院,清 晨 入 古 寺,初 日 照 高 林。,曲 径 通 幽 处,,禅 房 花 木 深。,山 光 悦 鸟 性,潭 影 空 人 心。,万 籁 此 俱 寂,但 余 钟 磬 音。,/,/,/,/,节奏,韵脚,第5页,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早上太阳,僧人房舍,各种声音。籁,泛指声音,使。欢悦,使。空,只,都,幽深地方,山中景色,第6页,此时,自然界中一切声响都悄然静寂,只能听到悠悠钟磬音。,清晨,我走进这座古老寺庙,早上太阳照耀着高耸树林。,一条波折小路通向幽静深处,那里是被花木浓阴覆盖着僧人居所。,漂亮山色风光使鸟儿欢快地歌唱,潭中倒影,使人心中杂念消除净尽。,译文,第7页,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古寺,初日,高林,曲径,禅房,花木,山光,第8页,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1、“清晨”和“古寺”分别点明出游,时间,和,地点,。另外,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向往,之切。,2、,“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环境,幽雅和宁静,。,第9页,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歌赏析,“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花木,繁盛、幽深清静环境。,诗颔联以后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只有经过漫长、波折求索,最终才能发觉美好事物,第10页,表现了大自然美景对人熏陶作用,,既是诗人宁静内心感受,,也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忘却尘俗隐逸情怀。(仕途上不得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诗歌赏析,“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山中景色使鸟儿感到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忘却心中俗念、杂念。,古人评诗惯用“,诗眼,”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一个字。你认为这两句中“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第11页,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诗歌赏析,“,万籁此俱寂”和“但余钟磬音”中否矛盾,为何?,不矛盾,作者是用钟磬声来衬托破山寺宁静。,写作手法:,以动衬静,同类例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维),第12页,这首诗经过题咏佛寺禅院,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自然高远境界。抒发了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隐逸,胸怀。,中心思想,第13页,兴福寺“三绝碑”,唐代诗人常建游览虞山兴福寺时写下了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广为流传。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极其喜爱这首诗,所以亲自写下了这幅书法作品。清代乾隆年间,常熟人言如泗守襄阳郡,得米芾书写此诗真迹,带回故乡,请石刻名匠穆大展刻碑立于寺中,,唐诗、宋书、清碑刻,集于一体,人称为,“三绝碑,”,。,第14页,第15页,第16页,第17页,第18页,第19页,第20页,第21页,第22页,第23页,第24页,第25页,第26页,富安中学刘瑛,背诵全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第27页,登岳阳楼,杜甫,第28页,译文,以前就听说过洞庭湖浩瀚壮阔,今天总算登上了这座,名满天下岳阳楼。,洞庭湖把东南大地分裂成了吴、楚两块,整个天地都好像日日夜夜地在这片波涛上漂浮。,亲戚朋友没有一封书信寄来,自己年老多病只能乘一叶孤舟处处漂流。,关山以北战事频繁,(想到这些,国难家愁),,临窗远望不禁老泪横流。,第29页,与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是我国古建筑中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岳阳楼始建于唐,北宋年间重修和扩建。岳阳楼建筑很有特色。整个建筑没有用一颗铁钉,一道横梁,这在,中国,古典建筑史上是极为罕见。,岳 阳 楼,第30页,作者介绍,杜甫,字,,河南巩县人,自号,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是我国古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真实反应了唐朝由盛而衰历史和老百姓疾苦,因而被称为,“”,,他与李白齐名,并称,“”,,被人誉为,“”,。,子美,诗圣,李杜,诗史,“三别”,“三吏”,杜工部,少陵野老,第31页,背 景,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抵达岳阳,抵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距年底仅有两年,。当初,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借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杜甫抱病登上岳阳楼,凭轩远望,忧国伤时,悲从中来。,第32页,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第33页,重点词语释义,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过去,曾经,裂开,天地,书信,战乱,当初吐蕃入侵,。,涕泗:眼泪和鼻涕,形容悲痛之极,凭:靠在东西上。,轩:门、窗、栏杆,第34页,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今上”交代时间,,“岳阳楼”点明地点。,“昔闻”写从前对洞庭,湖,湖光山色仰慕,。,此联写人生暮年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湖,漂亮,风光。,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第35页,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写景,写出了洞庭湖怎样自然风景?,气势磅礴,雄,伟壮阔,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情怀,。,第36页,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中原战火不停,,,与家人,音信不通,,自己,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将,自己,悲凉,孤寂与上联,洞庭湖雄伟壮阔,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自已,凄苦,之情。,第37页,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愁苦,。,诗人凭轩老泪横流,不但有感于自已凄苦身世,更主要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这才是诗人悲痛真正原因。,第38页,前四句,写景,雄伟壮阔,五六句,叙身世,凄凉落寞,七八句,抒感叹,忧国忧民,第39页,诗歌先写,登楼所见,,再写由此引发,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条孤舟,然后由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今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因而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眷念,,有年老孤独,悲伤,,有对国家前途,忧虑,,也有没有以报国,愧疚,。,身世之悲,家国之痛,忧国忧民,第40页,小 结,这首诗并非普通游兴之作,而是一首表现诗人热爱祖国河山和关注人民,疾苦,抒情诗,诗人经过对洞庭湖雄伟壮阔景象描绘,抒发了诗人自己年老多病,不能为多难国家出力感叹,以,壮阔之景,寓,悲凉之,情,,,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伟大胸怀.,第41页,重点字词回顾,万,籁,此,俱,寂:,籁,泛指声音;俱,都、全部,但余,钟磬音:,但,只;余,剩下,昔,闻洞庭水:,过去、曾经。,吴楚东南,坼,:,裂开。,亲朋无一,字,:,书信。,戎马,关山北:,战争、战乱。,凭轩,涕,泗流:,眼泪,第42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