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寻找时传祥》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62877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找时传祥》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寻找时传祥》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寻找时传祥》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 学习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方法; 3、 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从而全面深入的了解历史人物; 4、 理解时传祥精神的内涵,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 课时数:1课时。 课前准备:请同学们在网上搜集、整理关于时传祥事迹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观看电影《时传祥》片段导入:刚才我们欣赏的片段就是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与时传祥亲切握手,然而正是因为这一次握手,使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了“工贼”,受到摧残。20年过去了,他和他的事迹渐渐被人遗忘。1995年《工人日报》推出“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记者孙德宏踏着他当年的足迹去寻找他。一转眼,20年又过去了。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出发,再次沿着他当年的足迹去寻找他和他的精神。(屏幕显示时传祥画像)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寻找的主人公——时传祥。 二、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 独学。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解和工具书,在课前完成导学案1—3小题。课堂上两人小组相互听写1题,抽背2题,抢答第3题。 下面我要看看同学们对导学案1—3小题的完成质量,第一小题两人相互听写,第二小题相互抽背。 2、 质疑 “学贵有疑”,通过阅读课文,认真思考后,提出自己的疑问。 学生提问后,老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老师暂不解答,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接入今天的学习。 三、 同桌对学,整体感知 了解时传祥,除了读书看报,还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两人学习小组相互的交流你所搜集到的时传祥的故事。老师在网上搜集了一些时传祥的图片,一起来看。 1、 “寻找时传祥”,首先就要了解更多的关于时传祥的故事,下面请二人学习小组相互交流从网上搜集的故事。(学生交流,老师展示一组幻灯片) 读了全文,时传祥哪些事让你感动,请你简要的概括这些事件。讲述了时传祥的事迹,我们再看时传祥的精神内涵,你找到的词语是什么?(正直、敬业、实在、本分)请你找出表明文章主旨的关键句来理解。 2、 读了全文,说说时传祥哪些事让你感动?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时传祥的精神内涵。 四、 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刚才经过两人小组的对学,我们寻找到了时传祥的事迹和精神内涵,接下来我们进入四人小组学习环节,进一步探讨探讨文章的内容。要求:每位同学先独立思考,当有自己的见解后,再进行小组探讨。讨论时每个问题要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发言人对讨论的结果做简要的记录,便于展示交流时使用。下面给大家3分钟时间先自己思考,然后再用3分钟时间分组讨论。第8题,我分配一下学习任务:1-4组从材料选择和运用上分析,5—8组从描写方法和角度分析,9—13组从表现手法分析。请同学们在相应地方做好批注。 1、找出本文作为人物通讯上的写作特点。 作为通讯,本文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一等奖,在当时引起较大反响,并被新闻院系选为必读篇目。时隔20年后,我们读到这篇文章时,时传祥的形象依然那样具体可感。这篇人物通讯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人物?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新闻既要讲真实性,也要讲艺术性。(提示:可从材料运用、描写方法和角度、表现手法的角度思考,抓住一两处进行深入分析,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点拨:(1)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侧面描写的有:①当年首都的背粪热,人人以与时传祥一起背一回粪为光荣;②时传祥儿女回忆当年父亲讲述周总理给他夹饭劝菜的往事。 正面描写:①为耿大爷家维修厕所;②是运粪改用汽车后,时传祥带领工友自我加压,增加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事例。 (2) 点面结合:(1)先总写“面”上情况,时传祥每天每年以及十七八年的工作概况;(2)再写两个典型事例:一是为耿大爷家维修厕所;二是运粪改用汽车后,时传祥带领工友自我加压,增加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事例。 (3) 运用细节描写。①维修厕所的经过;“卷”、“捞”、“冲”、“垒”、“清扫”写出了时传祥的热情而又忙碌的劳动过程。“一块块”写出了他工作仔细和不怕脏的精神。这些动词勾画出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掏粪工形象,也包含了作者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4) 运用对比的手法。 解 放 前—— 解 放 后—— 文 革 后——现在 挨打挨骂吃不饱——劳模、人大代表——工 贼——摇动、漠然 (5)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2、理解寻找时传祥精神的现实意义。 写作本文时,时传祥已经去世20年了,今天我们再次寻找他时,已经过去40年了。当年的掏粪工这一职业,早已不复存在。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寻找时传祥呢?请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谈谈“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标题中“寻找”有哪些含义? 点拨:“寻找时传祥”,核心是寻找时传祥精神,也就是“正直、敬业、实在、本分”的做人精神。现代都市虽然已经不再需要掏粪工人,但只要存在社会分工,总会有苦、累、脏的工作需要人做。时传祥的精神不仅是不怕苦和脏,更在于他的正直和敬业,这在任何年代和社会都不会过时。 “寻找”有两层含义:一曾经存在过,发掘劳模时传祥身上仍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正直、敬业、实在、本分的精神品质;二现在仍然需要,心存美好的人们仍然渴望与向往时传祥精神。 3、理解文章开头作用。 既然这种美好的精神品质曾经存在过,那为什么又丢失了呢?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短短的5句话,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点拨:引出故事人物及其命运,交代历史背景。作者以沉重的笔调揭示人物的命运,把掏粪工人和国家主席相提并论,在读者心中产生诸多疑问,形成悬念,激起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注。 同学们在历史课上学习过关于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吧,在这人鬼颠倒的时代,人们曾经崇敬的人物一下子成为惨遭迫害的对象,人们曾有的信仰、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均受到严重的冲击,有人迷失了,精神家园动荡不安。虽然这些冤案都已平反昭雪,然而人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建仍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朗读指导:面对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面对人物不幸的结局,我们朗读时语速要稍缓,语气要在低沉中带有愤慨。请同学示范朗读。 五、 拓展延伸 (从10题和11题中二选一完成) 当我们在寻找时传祥时,江阴人民也在寻找一个叫“炎黄”的人。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关于张纪清的事迹。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给好人心“炎黄”的颁奖词。 从两个任务中选一个完成:(1)为时传祥写颁奖词 当我们在“寻找时传祥”时,江阴人民也在寻找一个署名叫“炎黄”的好心人,而且一找就是27年。请阅读好心人“炎黄”——张纪清事迹以及颁奖词。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和今天寻找的收获,为时传祥写颁奖词。 (2)今天我们学习了细节描写可以让人物形象生动起来,请你采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段人物描写。 七、 总结收获 1、 知识上的收获。(略) 2、思想上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