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62876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方案 (一).施工方法 1、CT545b,CT545a,CT530a,CT530b.该区域底板厚度1600,侧壁深度在2.5~3.7之间,厚度在1.6~2.35之间,砼浇捣难度大,由于混凝土中心温度与混凝土表层温度温差接近温差控制点25℃,为降低砼中心温度,采用分层浇捣方案,根据承台的深度分层浇筑,每层约500mm 厚,分层厚度标志在底板钢筋马凳腿上刷红色漆。 2、底板振捣采用斜坡式分层振捣,斜面由泵送混凝土自然流淌而成,坡度控制在1:3 左右,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间的施工质量。 3、每条作业带配备6根直径50mm 的插入式振捣器,2 台在出料口,其余布置在坡中和坡角。出料后先振捣出料点混凝土,促成流坡,在呈阵列自下而上全面振捣。振捣时严格控制振捣棒的移动距离,特别要注意混凝土的入仓振捣,防止离析和漏振。 4、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控制在50cm,离开模板距离为20cm。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不要与交错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一般控制在20~30s 之间,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混凝土不再下沉为止。 5、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混凝土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的1.25 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 6、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要“先振低处,后振高处”,防止高低坡面处混凝土出现振捣“松顶”现象。 6、混凝土的斜面分层水平方向错开距离大于4m。 7、在振捣时振捣器不得碰撞钢筋、模板和预埋件。 8、外墙根部的施工缝在底板上30cm 处,该部位有固定模板的钢管,有剪力墙定位筋,并设置了钢板止水带,混凝土下料不能直接将泵送混凝土倾入模板中央,振捣必须慢速、细致的操作,振捣时振动棒不得直接接触止水带。 (二)标高控制与泌水处理 1、在内外墙体、柱钢筋上适当部位标出50cm水平线和基础底板上皮线,以此控制底板及承台混凝土浇筑高程。 2、因外剪力墙有反边,在外剪力墙下脚承台或底板标高处焊接钢筋头,方便反模安装,也可控制反口下脚的混凝土标高。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绵吸除处理。 4、如水量较多,在浇筑最后的阶段,改变浇筑方向,与早些浇筑时的坡面形成积水坑,用潜水泵加软管抽出。潜水泵外罩钢筋笼和钢丝网阻止水泥浆流失。 5、泵送开始润管的水和稀砂浆、泵送结束时洗泵的水都应泵入吊斗内吊至坑上处理,其余减石砂浆由端部软管均匀分布在浇筑工作面上,防止过厚的砂浆堆积。 (三)表面收光 1、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的浮浆层。 2、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 长刮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按预先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刮拍平整。 3、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用木抹子全面仔细打抹两遍,既要确保混凝土的平整度,又要把其初期表面的收缩脱水细缝闭合。 4、最后,用磨光机对底板或承台面进行打磨处理。 (四)养护 1、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的12h 以内,加盖覆盖并洒水保湿养护。 2、养护覆盖采用一层薄膜加一层保温被(草包)的方式,现场另备1 层塑料薄膜,1 层草包以做保温保湿备用材料。 3、也可采用蓄水养护,蓄水深度不得少于50mm,根据实际的测温进行调整。 4、大体积底板混凝土抗渗要求,派专人进行循环养护,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面经常湿润状态即可,浇水水源采用自来水。 (四)、质量要求 (一)保证项目: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3、 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规定。 (二)基本项目: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三)允许偏差项目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移 8 尺量检查 2 标高 ±10 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 3 柱、墙、梁截面尺寸 ±8 –5 尺量检查 4 垂直度 5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 尺量检查 5 表面平整度 8 6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 1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7 预埋管、预留孔 中心线位置偏移 5 尺量检查 (五)、安全文明与成品保护 1、泵车操作工必须是经培训合格的有证人员,严禁无证操作。 2、混凝土浇筑结束前用压力水压泵时,泵管口前面严禁站人。 3、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踩楼板、楼梯的弯起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 4、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蹬踩,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5、已浇筑楼板、楼梯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准在面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6、在已浇的楼板上覆盖时,要在铺的脚手板上操作,尽量不踏脚印。 附件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一、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厚度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λ0[W/(m·K)] 2.3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W/(m·K)] 0.1 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厚度h(m) 1 Tb-Tq(°C) 16 Tmax-Tb(°C) 22 传热系数修正值Kb 1.6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厚度: δ=0.5hλ(Tb-Tq)Kb/(λ0(Tmax-Tb))=0.5×1×0.1×16×1.6/(2.3×22)=0.03m=3cm 二、保温层总热阻、放热系数及虚拟厚度 计算依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混凝土维持到预定温度的延续时间t(d) 10 混凝土结构长a(m) 15 混凝土结构宽b(m) 12 混凝土结构厚h(m) 3.7 Tmax-Tb(°C) 30 传热系数修正值K 1.3 混凝土开始养护时的温度T0(°C) 25 大气平均温度Ta(°C) 25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c(kg/m3) 300 在规定龄期内水泥的水化热Q(t)(kJ/kg) 188 混凝土维持到预定温度的延续时间: X=24t=24×10=240h 混凝土结构物的表面系数: M=(2ah+2bh+ab)/(abh)=(2×(15×3.7)+2×(12×3.7)+15×12)/(15×12×3.7)=0.57(1/m) 混凝土表面的热阻系数: R=XM(Tmax-Tb)K/(700T0+0.28mcQ(t))=240×0.57×30×1.3/(700×25+0.28×300×188)=0.16kW 混凝土的表面蓄水深度: hw=R·λw=0.16×0.58=0.09m=9.3cm 调整后的蓄水深度: h'w=hw·T'b/Ta= hw·(T0-20)/Ta=10×(25-20)/25=2cm 调整后的蓄水深度为2cm。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