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师大版九上《最苦与最乐》.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2598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上《最苦与最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九上《最苦与最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苦与最乐》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张掖三中 李爱民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张掖三中 李爱民 一、教材说明 《最苦与最乐》是选自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鉴赏评论性的文章,从教材编排体系上讲,属于鉴赏与评论,单元教学主题为“人生境界”。依据鉴赏与评论的要求,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应该建立在学生对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责任意识的体验与感悟上,而文本的解读则是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 二、设计理念 北师大版教材第一面“编者的话”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这是一条通往精神的‘百草园’他将使你的生活充满诗意和乐趣。”“请记住,生活的海洋有多宽广,语文世界就有多广阔。语文永远是开放的。”设计本节课前,我很快想到了这些质朴的语言。作为一篇议论文,按照常规,文体特征和教材结构是教学的重点所在,但一味地去理解教材,钻研结构,语文课也就失去了“语文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以淡化文体.忽略结构.突出情感.走向生活为主要思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落实新课程理念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活动型课堂,通过两个视频片段,把学生从生活中引向课堂,再从课堂中引向生活,真正体现编者“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的思想。从而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感受语言.体验情感.增强责任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 增强学生对个人.家庭.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加深学生对人生苦乐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让学生明白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地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快乐就突然来访。只要我们做了应该做的事,尽了应尽的责任,你就会拥有属于你的快乐。 难点: 训练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学法指导:1.交流.感悟。 2.合作.探究。 五、教学目的: 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3.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重点: 增强学生对个人.家庭.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加深学生对人生苦乐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让学生明白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地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快乐就突然来访。只要我们做了应该做的事,尽了应尽的责任,你就会拥有属于你的快乐。 七、教学难点: 1.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2.训练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八、学法指导: 1.交流.感悟 2.合作.探究 九、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播放视频) 1.看完这段视频,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2.汶川地震,八万多同胞丧生于倾刻之间,举国同悲,山河齐鸣!然而,大灾有大爱,大灾有大责。国殇之后,更让我们感动的是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医生、教师、学生、志愿者所表现出的强烈的责任感,他们与灾难殊死搏斗,他们将痛苦压在心里,把快乐带给别人,在他们身上,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不朽的责任意识。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戊戌变法”的先驱人物梁启超写的一篇议论文《最苦与最乐》,看看作者是怎样看待“责任”的。 (二)走进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记一记 ①读准字音:契( qì )约 包揽(lǎn ) 悲天悯(mǐn )人 死而后已( yǐ ) ②解释词语: 达 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悲天悯人:对社会或人类的灾祸苦难忧虑同情。 如释重负:好像卸下了重担,形容很轻松。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比喻奋斗一生。 无入而不自得:君子无论处于什么境地都能顺心适意。 3.把你认为最有哲理性或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生选读句子,师读“大抵天下事”,学生齐读结尾) (三)合作学习(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作者认为,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____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_____。 改写:____是痛苦,但如果能___________,那就算不上痛苦了. ②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引导:本文提到了两个话题,一是最苦,一是最乐,(1—2)说最苦,(3)说最乐,(4—5)总结,那么作者认为“最苦”与“最乐”都与什么有关? (四)主题探究——突破主题: 有人认为承担责任就意味着面对痛苦,只有推卸责任,才能轻松、快乐,你怎样看? 大家说得很好。其实,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做了应该做的事,尽了应尽的责任,就会拥有真正的快乐。 根据我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填写下面的空白。 人生当______________, 而不能______________。 当然,光是尽责任还不够,梁先生说,“尽得大的责任,便得大的快乐,尽得小的责任,便得小的快乐”。看来,快乐也有不同的境界,请同学们回顾我们学过的诗文,举例说说“快乐”有那些不同的境界? 回顾课文,陶渊明隐居山林、身居陋巷,寻求属于自己的田园乐趣,这是一种快乐,但只是自得其乐;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先忧后乐,这两种乐都是儒家个人的一种品德修养。而梁启超却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将这种忧与乐升华为以苦为乐、苦中寻乐。 为了更好的理解作者的观点,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优美的配乐朗诵。 (五)升华主题(播放视频) 听过这段精彩的朗诵,你有怎样的认识? 师: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的进步、自由和强大需要每一个人都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为更好地体会作者的独特的忧乐观,让我们齐声诵读这段饱含激情的文字。 (六)感悟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以尽责任为最乐”的人物事迹? 2、以上都是别人的故事,你能说说学生的责任是什么吗? (七)拓展练习 请以“责任”为话题,仿照例句,写几个句子。 例:责任是早晨离家时给父母一个平安的承诺; 责任是放学回家时给父母一个感激的微笑; 板书设计 责任 未尽 尽 最苦 最乐 以苦为乐 先忧后乐 自得之乐 (八)课后补充 对议论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课堂作简要说明,留给学生作课外探究学习。 (九)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