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株洲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姓名 班级 组号
课题三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 课前预习
G
1、上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装置C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实验完毕时,应先
,后 ,否则可能 。
(3)收集(2)中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利用该装置还能收集的一种气体是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试剂是 ,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 (填代号)。反应的方程式为 。实验时应注意 必须伸入液面以下。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5)用双氧水制备氧气,最好选用的装置为 (填代号)。反应的方程式为 。
(6)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C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
2、阅读下列信息,从生活经验和已有事实推测,并填写下列空白。
(1)把燃烧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熄灭,说明 。
(2)打开汽水瓶盖可观察到 ,这个事实说明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性为: ,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向石灰水中吹气,现象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Ca(OH) 2]反应,以此来鉴定二氧化碳气体。
(4)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 g / L,空气密度为1.293 g / L。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5)由(2)和(4)可知,用 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由(1)可知验满方法为 。
二、学习目标
1、 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能够概述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 会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来做相关的题目
三、学习重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2、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的探究。
四、自主学习(独学)
1、 碳的氧化物有 和 两种。他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 二氧化碳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
3、 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二氧化碳会变成无色液体甚至变成无色固体甚至变成雪花状固体,通常将固体二氧化碳叫做 。固体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常用作 ,广泛用于 、 、
等方面。
4、 二氧化碳的用途 、 、 、 。
5、 温室效应是指
6、 温室效应的危害:
7、 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
。
8、 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算是“低碳”呢?
9、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自学课本第118页找出二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五、小组讨论
1、 ①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意大利的“死狗洞”,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却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
②将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2、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①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为什么要做灯火实验?怎样检验?
②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 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什么后果?根据二氧化碳的来源,可以采用什么办法来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
六、合作学习
1、 如何证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说出你的想法。
【探究1:倾倒二氧化碳】
现象:底层的蜡烛 熄灭,上层的蜡烛 熄灭
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 ,也不 。
你是否能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请说出你的方案。
【探究2: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现象:塑料瓶
分析:CO2溶于水后,瓶内的气压 ,大气压把瓶子压扁.
通过以上探究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探究3:二氧化碳溶于水,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把浸过石蕊试液的4朵小花分别进行实验对比:(1)喷醋酸、(2)喷水、(3)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4)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把(4)中的小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
编号
1
2
3
4
操作
石蕊 +稀醋酸
石蕊 +水
石蕊 +CO2
石蕊试液+ CO2 加热
现象
分析
结论:(1)石蕊遇酸变 ;
(2)水不能使石蕊变 ,CO2也不能使石蕊变 ;
(3)CO2与H2O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 ;
(4)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CO2和H2O
反应方程式:跟水反应:
碳酸的分解:
2、与石灰水的反应:
回忆如何检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化学方程式:
五、 课后反馈
1、实验室按右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验证实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1) 用装置A来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若要用装置B鉴定CO2,在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 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4) 烧杯D中放在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CO2具有________的性质。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