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期末综合练习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
1
A
2
B
3
B
4
C
5
D
6
A
7
A
8
B
9
B
10
C
11
D
12
D
13
C
14
A
15
D
二.双项选择题(以下每题4个选项中,只有2个是正确的。)
1
AC
2
BD
3
AD
4
AD
5
AB
6
AB
7
AB
8
BC
9
AD
10
CD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在后面的括弧了用√和×标记。)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简答题
1.请列举动机的一般分类。
参考答案:
(1)根据动机的性质,人的动机可以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人的动机可以分为原始的动机和习得的动机。
(3)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人的动机可以分为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
(4)根据动机的来源,人的动机可以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2.请你阐述动机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上。
(2)人们倾向于认为动机强度越高,工作效率也越高;反之,动机强度越低则工作效率越低。但事实并非如此。
(3)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倒U型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心理学家基耶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基耶斯-多德森定律。
五.论述题
1.请你对兴趣这一社会性动机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要点(考生应对要点进行阐述):
(1)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并且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
(2)当兴趣不是指向认识的对象,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这种动机叫爱好。兴趣与爱好是和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的。
(3)人的认识兴趣在个体发育中出现得很早,它最初表现为个体对环境的探究活动。在早期对环境的探究活动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人对事物和活动的兴趣与爱好。
(4)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本身的需要所引起的,而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所引起的。间接兴趣在自觉组织的劳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应该注意它的形成和培养。
(5)兴趣还可以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
(6)兴趣有不同的品质,包括兴趣的广度、兴趣的中心、兴趣的稳定性和兴奋的效能。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