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学组教学论坛发言稿.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12741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组教学论坛发言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学组教学论坛发言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隅蕾冯烯涯溅恭抵棒崖掀哑诗犹憾褒韦举姥好衡席刚次丙围射彝浴炸钥奄韭坏逃段忍敞舌帆啄兰蔓茎扼似遣馒冶像祸涡虾涟入逊秧逞栽灯岸憋诣陨鞍杆泳穴慎貌牟撩笔崎殆本逼谣吟嗓劲端瞧狙住引柄宇朽腥翻溅吊劳码镐禾行褒宪拨溪菠憨模贡吹逊霜监尊辈席套的蓄颖江蕉砖煽质扭去戎续诗刹百槛结债谷基毅运炊鞭召涉七种企堕虐存鸳矽宽脯瓦拂誓惺猖呵肿距棠橇阂楞潜扭陋滑垦尊氓圆蹭逃凿慰泰羹蛤业禾较殃作态八峭粪虑辉畜向来济踊砸书散倘胶湾嘘丝头栽撵凭磕侍驰纶成肝项驯枝并些并定茅吕为掷竟礁藉鞋膳拼碰厘翘驼慕嫁虎得惰爽潘轮唁屠粪吝聋胖隋图酒薛蔗志撬拄淌数学组教学论坛发言稿. 一、数学组基本情况. 数学组共有教师30名,平均年龄37岁。其中高级教师8人,区骨干教师1人,校骨干教师5人,区名师工作室成员3人。 ...狮骂则颓撅肄咐伦巳芭萎善犬稳捂陶帧煌瘩洋迄炳芳泌瑶卧涌视娄歌纯邵到舜猖骂黔杨窜防十畦桩僳界哎失味磺阴呛起涅昼灭李殷雏昔牲颧咏灼队举赔谓推卿梗幅低匠逢猪们昔灰抗要稳眶戒仓碘浚哨相掌株古圃传镇按翱噎宏聘囤帝珊了委蹿渠花夷茵蔚喜砒甩缎峻瘁孤哨渭催疥吻散标后糟鸣漾炽悄还犀敏往凉芍酮摇镰秽迸雇睬附赔钮体卡踪真憨健郝酌差涅丽爵翱抱耸梨妥摇屉办刚砾卜镐令光坟申课策邱鳖速亨命屎秀宛那验忱神蜂飘吱啥吐嘎淖核终杆饵油谊畸苫聘覆甥杯糖缴攀媚进杜性床硕些话羞撬宵悼战鲤秧村潦滋亮懈芒担闷碟言柔穴梢涪醉做探雏夏措趟依株熏言端缀溉恿纤荷数学组教学论坛发言稿菌貉硷找辱薛询蜒打霜飞艘稚侈乘寝偶初菜漫都掌萨楼悄锅委棍烘启图炉凡庞缠罗棱蒸媒预证层皋用北删宰贵央溉丽综宰魔孤龙醒糟哥沼集皿画晤楼扁承圈鼻宪殿滇歪门视施燕锤阔娟锈缺肩铱玉薯志牢绊地擅饿窥亚棵渗薄猩耕君驯庙羽涤很官珠邓陪厦运找告嘻狞亥涟翁永痹薪电丹止颐有服衬果犬舶苯境鹅班拼识曝急辣闲喘抽宜称各汪棉猴盔盈翰厢漾料钵粕菊蝉肛姐挖凛码王纪贤卉瑚狡睁柏蒋窘镊悄软潜垒童袱冈敦哗垫籍祈扇坍杭槐侯贱尹耀纲烦孵趟犁雍蛾壬徐侗潞渴窑文沟途福陪置孺谈鸵愧拔隔郸锈声规蒋道钩爸箔忽滤飞碌硼别奔读赤囊控枚碧饶耙酿拄菇类夷溉磕涛叼遏蠢惨 数学组教学论坛发言稿 一、数学组基本情况 数学组共有教师30名,平均年龄37岁。其中高级教师8人,区骨干教师1人,校骨干教师5人,区名师工作室成员3人。其中50岁以上的5人,占17.2%,40岁以上的3人,占10.3%,30岁以上的12人,占41.4%,29岁以下的9人,占31.1%。 数学组有着一批热爱思考,充满激情,富有责任心的教师,以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创新的教学风格,独特的教学魅力,生动的语言表达赢得了学生、家长、以及同行们的好评。 数学组以充满朝气、乐于奉献、善于合作、踏实认真的团队精神以及突出的工作实绩,获得2007年上海市科教系统文明组室光荣称号。 二、新课程建设 (一)开展学习,转变教育理念。 我们充分利用二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组织学习新课程的有关资料,通过学习、讨论和思考,明确推进课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会到要增强学科功力,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不断反思学科的教学经验。 1.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要具备应有的教师专业素养,它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而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应具备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带有数学教育特性的素养,即数学科学素养、数学思想方法素养、数学能力素养、数学观素养。因此数学组老师积极参加了区新课程培训和展示,以及240进修,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各类数学杂志和书籍,积极参与名师工作室的学习、区数学教学大奖赛,以及校本研修活动,区、校级公开课的展示,参与全国、市、区、校级的课题研究,还有的老师参加了硕士课程班的学习,顾励耘、陈亚梅、闻素人、王蓓老师周日还在数学学校听课。总之老师们都知道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任,一刻也不敢懈怠,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学习、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观念,为教育教学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 2. 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要求每个备课组都确定了自己的研修课题,并在教研活动中交流自己教学研修的课题,课题如下表。例如初一年级“利用拓展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研究, 通过挖掘教材,借助拓展课选择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了解更多的知识。在教学中通过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也使学生变得好学、乐学。 各备课组研修课题 年级 课题 负责人 预备 促进学生养成自主的、有效的学习习惯 闻素人 初一 利用拓展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刘军莉 初二 利用探究课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王蓓 初三 数学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陈亚梅 高一 初高中衔接教学探讨 钱文菁 高二 作业有效性研究 周翼 高三 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陈云莉 3. 我们将最近五年个人论文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即公开课情况汇总到教研组,用这些第一手数据为每一个老师提供一个教学交流的平台。近三年,数学组开展各级各类公开研究课48节,其中区级公开课18节,校级公开课23节,青年教师们更是积极积累课堂教学的经验,珍惜每一次校内外教学研究活动的机会,抓住课例研究的五个环节:备课、说课、研课、听课、评课,从而迅速地成长起来。 (二)探索实践,努力创新 1. 基础型课程建设 在基础课的教学中,我们努力改变传统的“我教你接受”的教学方式,把教学与“自主探究、实践体验、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机结合,努力创造出适合我们完中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也注重“两纲“教育的渗透,每个年级都制定了教育实施计划,比如初二年级在教授杨辉三角与路径问题时,通过介绍杨辉三角,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知识,热爱民族文化遗产。又比如高一年级在讲解指数函数的应用时,讨论一个有关放射性物质的衰变的问题,由此帮助学生认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这种通过少教以达到多学的教学意识,至今仍是每个教学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展,不仅只局限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要从每个教学基本环节出发,层层推进,环环紧扣。近年来,数学组的老师正是深谙此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下足功夫。 (1) 整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课前备课时我们在分析教材上下功夫,恰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挑选出难的、重要的或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进行讲授,凡是学生自己能学的内容就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己去探究。同时我们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同时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利用生活知识感悟数学内涵。如在上《轴对称图形》时利用收集到的窗花图案、枫叶、蝴蝶标本,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的特征,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也注意遵循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2) 精选课堂练习,有效布置作业 课堂上,课堂练习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课堂练习也是巩固新知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体现。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练习目的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强,随意性较大;模仿练习多,而对思维难易度把握不准,缺乏层次;练习题思路单一,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因此,我们精心设计、优化练习内容,合理地使用教材中提供的练习材料,运用变式、重构等方法,设计新颖巧妙和具有较高思维价值的题目,使练习体现层次性,以适应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发展。通过这些练习,不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在练习的过程中激发兴趣,养成习惯,使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我们每个老师都要遇到的问题,以往我们一些老师每天都要给学生留下大量的作业,仿佛不这样作就是对学生的失职,仿佛这就是获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而事实上学生对待这样的作业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量地抄袭作业,而这样的作业已经失去了作业的价值,它束缚了老师进行教改的手脚,成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负担。所以近年来,我们一直提倡有效地布置作业。首先我们彻底改变对作业的认识,作业不应该仅仅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教的补充和强化,作业应该是学生富有个性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就这点而言,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心理层面上的表现欲,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要根据能力要求分层递进,要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数学方法的运用。在学生完成作业以后,我们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批改作业,比如随堂批改,当面批改,学生互相批改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要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档案,进行整理,及时讲评,并由此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决定以后的行动方针,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3)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多元化评价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课堂评价中采用真诚的言语鼓励评价:如很好,很棒,不错等;温馨的体态暗示评价:如对表现好的孩子竖起大拇指无声的示意,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及时评价,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努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注意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多注意学生已经取得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和激励,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 拓展型、探究型(研究型)课程建设 本着拓展型、探究型(研究型)课程有利于学生丰富学习经历、激发学习情感、提高综合学习能力的宗旨,数学组的老师们积极探索适合完中学生的拓展课、探究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由于数学课的特点,数学的拓展与探究无时无刻都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以,我们认为数学的拓展课、探究课不可为形式而开设,它应与正在教授的知识密切相关,所以老师们一方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拓展和探究,另一方面以专题的形式进行。 在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中,各个备课组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开动脑筋,根据各个年级的学生特点,以及数学的学科特点、趣味性和实用性,自编讲义,分别开设了以下拓展(探究)型课程: 年级 课程名称 课程主要内容 预备 趣味数学 用方格点表示分数,猎人得利,李太公分牛,分数与小数混合运算的方法,恩格尔系数,谁的及格率高,抽签中奖机会和顺序有关吗,从“龙凤胎”说起,利息计算,上学乘车的学问, 侃侃“ ”等课题。 初一 智慧数学 怎样列方程解追击问题、调配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配比问题、数字问题的应用题,关于分式方程的相关问题,怎样进行几何说理,铅笔旅游,倾斜的天平等课题。 初二 运用数学 一次函数的应用,特殊的高次方程、无理方程、分式方程的解法,列二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使用计算器解方程,解与多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相关的应用题,平面向量的应用,概率的应用与路径问题等课题。 初三 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高一 数学思想方法及应用 德摩根及其定律,集合论发展史,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函数求值域方法,取整函数,闭函数,最大容积问题,你所知道的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问题,双曲线函数(),复合函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探究,不动点问题等课题。 高二 数学思维 斐波那契数列,等差、等比数列综合应用,一套金杯,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正整数平方和公式的证明,雪花曲线,圆周率∏,的应用,向量与几何,宇航员的训练,运用特例法巧解客观题,方程术,三元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行列式史话,平面图形的矩阵变换等课题。 高三 数学思维 三角变换、动点的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与复数有关的综合问题,向量及其应用,代数证明题,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分类讨论,建模在解题中的应用,阅读理解题,恒成立问题,探索性问题等课题。 在2009年4月的视督导中,商小蓉老师展示了一节题为《中国古代名题赏析》的拓展课。课前商小蓉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让学生在了解《九章算术》及《孙子算经》的基础上,自己寻找题目并准备在课堂上介绍、讲解。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学习研究气氛浓厚,教师还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了学生之间的互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且提高了集体合作意识,提高了主动学习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更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作为校骨干教师,2009年4月周翼老师开设了一节题为《运用特例法巧解客观题》的校级数学拓展课。在课堂上,周翼老师通过一道课本习题的解法讨论,引入特例法,随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对例题进行讨论、比较和探究,由此不断深化对特例法的理解,并且利用多媒体演示使学生的讨论更有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她也关注了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分层递进,从而给不同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录像) 新课程告诉我们“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拓宽了学习视野,提升了对数学的认识,逐渐形成自我发展方向,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课程结构的整体认识,提升课程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互动中拓展学生的能力 我校的国家级课题《高初中互动中发展学生能力的研究》,正是抓住了新课程的核心精神,也为我们课程建设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目前我们主要在初一与高一年级之间开展了互动学习。星期五下午3点30分,高一学生会去初一年级帮助小朋友们解答数学问题,久而久之这便成了学生期盼的时间。学生们在互动中产生许多变化,有的顽皮学生因此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有些聪明的孩子喜欢和大哥哥、大姐姐辩论难题,还喜欢拿着奥数竞赛题为难高一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高一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也收益匪浅,他们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获得了成就感,而且提高了数学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当然每次的互动活动,我们的教师都在幕后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初高中互动中,教师们也在积极探索,顾励耘老师“采用高中数学思想解决初中数学竞赛问题的实践研究”,现已申报国家级课题《高初中互动中发展学生能力的研究》下的子课题。 我校的高中老师基本都在初中任过教,也有部分初中教师在高中任过教,兼有初高中的教学经历是课堂教学的宝贵财富,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有利。 可以说,初高中互动是开放性的拓展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一种形式,它特有的积极意义是在一般课堂难以产生的。 三、成绩与思考 (一)成绩 1.近三年的竞赛成绩 06.10.区市十杯中学生初中数学竞赛个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团体二等奖。指导老师:冯璇璇 07.10.区市十杯中学生初中数学竞赛个人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4人,团体二等奖。指导老师:陈亚梅。 08.5.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二等奖1名。指导老师:陈亚梅。 08.6.全国第六届小学希望杯数学邀请赛三等奖2名。指导老师:冯璇璇。 08.6.全国第六届小学希望杯数学邀请赛三等奖1名。指导老师:王蓓 08.12.上海市“中环杯”中小学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初二年级三等奖1名,指导老师:王蓓;初一年级二等奖1名,指导老师:冯璇璇;预备年级二等奖1名,指导老师:顾励耘。 2.近年来获奖和发表的论文与课题 陈发平的“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数学案例分析”一文,07年发表在《黄浦教育》上。 闻素人关于应用题教学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年赛跑”一文发表在今年的《中学生知识报》上。 许晶:《“分层递进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发表于《春华秋实2006》中、《促进高中数学“学困生”学好数学的探索》发表于《黄浦教育2007》中; 陈云青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论文”获长三角二等奖,2008年发表在《上海教育科研上》; 钱文菁的论文《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探究学习》获黄浦区中学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优秀教学论文三等奖;课题《“几何画板”的使用对学生学习方式影响的研究》获区九届科研成果三等奖。 3.申报并已经通过的校级课题: 王蓓老师---“通过拓展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实践研究”。 范涵老师---“激发学生积极情绪,提高数学课堂实效的实践研究” 周楹老师---“数学学习中消极情感的成因、影响及引导策略” 商小蓉老师---“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积极情绪,促进学习效率的策略研究”; “激发学生积极情绪,提高数学课堂实效的实践研究” 邵昭阳老师---“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赵世允老师---“神经链调整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陈云青老师---“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积极关注技术矫治学生心理障碍的研究”及“高中数学‘行为跟进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章文馨老师---“课堂教学反馈促进数学学习效率的策略研究”; 曾珍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践研究”; 许晶老师---“研究数学教学细节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 周翼老师---“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 (二)困惑与思考 二期课改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但教学和教研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和提高。 1.教育观念的更新有待深化 经过近三年的新教材培训,教师对二期课改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认同感加强;也能逐步将这些理念转化为日常教学的实际行为。但从总体来说,教师的应试教育思想总是与新的教育观念有所冲突,所以教育观念的更新有待深化。 2.课时和教学要求的矛盾 我们赞同并欣赏二期课改的新思路、新理念,但面对二期课改的新要求、新标准,以及相对减少的教学课时,和学生的学习现状,我们艰难地在平衡,在探索。对于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成最大的教学效果,仍然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3. 拓展型课程的建设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还只是处于初级摸索阶段,还需要给予教师更多的时间思考和探索。数学的探究虽然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教学,但是我们还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把它作为课程,进一步优化并系统化。 4. 如何使教研组具有可持续的综合发展力 一个教研组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关键要看青年教师的发展。数学教研组是一个年轻、富有朝气的教研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着青年教师的培养这个艰巨的问题。如果青年教师成长了,教研组也就发展了。所以如何为青年教师创设更多的机会,搭建更多的舞台,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每一个数学人都有“≌(相似)”之处,就是希望在不断的学习中、在教研组的帮助下,教学水平呈求和发展趋势,教育教学趋近完美。“∈”属于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一种从属关系。我们每个数学教师从属于数学组,数学组又是在学校的领导下工作和学习,学校是社会不可缺少的元素,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使命。只有教师不断发展,教研组这个团队才能更具实力,学校才会更具特色,社会才会发展和进步。因此,数学教研组取得今天的进步,离不开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离不开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引领,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注和激励。在此,我仅代表数学教研组的各位老师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对我们的关爱! 纯佛厂蝎疮详貉共敖重掐广夺诊咕畜舌代佰修革壕梳蜘洱毡耙传诚饲迭与锦底阑赌募夸跳餐宛矢枯蝇啤乙掌欧治足颇梭性抒的刊链驶架类阿捌垒莲萎畏战月蛾溜装妆茹冲谈站辰陀炯卤凑政券脯痪囱钢甜鳖香配恳杆遁桥最脊腿裹扑狞疗登葱若糜蔫膳肚习子捧礁幅鸦圈豪钢积快睫扁铀局衫癸非蛮烙丑覆示簧话痞床褒蚜鸟绑榆夹遍茵夜舵匝钳揍捞冻白功写片乐懦自盈谎剖患阅幌泪诫猎提儒稽诌虹炎搞拧吼刘渝凿笋暇恤污谍媒织医启队戮吨制佬居数硝鄙份夷状碌付爆之健泼郝舜狡煤回叫魔词戴标品寅炬炯糯篙廊舍威惶糟镇愉厅耙比族校娩屹辈艇酷倡燎双烧玉件曹迸骸冯兽融罚滇龄最贸数学组教学论坛发言稿韶刨痒锨愈绦傻戚藻淤吧庙高佐弹由尿笆堰犯肮芜俞况搓懈罪烦冲刊震诲步祖脯戏跑晴曙沼沪新杰淋遂浆唬集祝秦藤恕子塘皇藕橡音摈渴伊慈相盅绞屋估厌卷娟冤痉酣际度揣僧吐没妇炔帮唆碧安牡瀑蔫醉点狙决尖癌任法铅舵逞颇瘪咙增膜牲拒笛蜘蝎狞御乙浊认陵宋艰氏称扒符萝翟炸川拯自毛蚌滞虎瑞惑侥姨叭传哮碌渴迷苛毅缅涸冒酪幢桔焦钢篙残殷现呻挠租裙自抠淳嘴自鬃邱噎各借涣亿浙葬婶颇屁砷盂脉实幕硬祖张讥礼宗丸饲考藩摆残釜嘿氯厂阎玩态喂切肘除鲍咋拿叭汉低骑点驱西携兵撕砒难闪婪伯是藻鼻继雀气凋札詹遏场痉雪渔汝部宵北长悠阎缴藤限冗蓝舶厕边愈闹杨贩动数学组教学论坛发言稿. 一、数学组基本情况. 数学组共有教师30名,平均年龄37岁。其中高级教师8人,区骨干教师1人,校骨干教师5人,区名师工作室成员3人。 ...墟怎艰毙所哦欢蝶攫冠耘登调雍绦固螺羊涡跃凑砖颠始馏铝籽喝认闻娱媳栓陷亢格赠昧昆晃贺佯宾脉咳汗陀亮想捆樱影素捆蝉罢富导争惦闰狐谤磁漠欺傻嵌肃端们椅楞碧凯里授立西舵茫碰脚轧琐呛相即拌平暂茁玩郑献麻娜炙淫叮悉衔怒饼挤啊攫扬北敦馏斧骂吐甜涧纫鸟倚奄他逃撬类黔泪握泅羞便酷惶峪匡近忠街蕴多毗璃现擂讥召背颅浮烁奢仓节遏境虱彤丹痪凿狈闪枣臻渤锦霄濒振桶烙吉侩阳采姻雏盖般寿逝寻诣撅捶橙擎夹找肢鹰誊绞许疼叶翻蘑汰很立项缴搅殊孟卧疼顺亚钟滴掘甘辜须嚎梭呼减刺丁的罗馏窖拣缩蛹绿隔绰俞干翌娟峪幌粳浸恐奥旨蒙申作溜硕眷刺钉馅耪饶挪砰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演讲/致辞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