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育需要智慧26.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378898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需要智慧2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需要智慧2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需要智慧 阿莫纳什维利不仅用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培养美好的情感,更是以行为操练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举止。 阿莫纳什维利认为,仅仅运用阅读课本所提供的教材尚不能使儿童养成互相关心、尊老爱幼和爱护公共财产的态度;同时,也不能指望,就偶尔发生的情景进行的谈话能保证达到我们的教育工作的目的。只有通过把道德观念和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操练相结合的办法,才能有目的地形成儿童的个性,高尚的行为应该是受到美好的情感所驱使的。 季马已经住院一个多月了,阿莫老师发动全班为他写信。老师自己也给他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在信中,阿莫老师详细叙述了他是怎样从一开始着手教育他,在中间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现在孩子自己还存在什么问题,他以后准备如何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在信中他没有说教,没有虚假的爱,他用他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在潜移默化中教导着孩子,用真实的事例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并让孩子意识到他的问题所在,让孩子明白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老师、家人和同学的陪伴,这就是阿莫老师的教育智慧。作为一种职责,教师要把热爱学生当作自己的天职,用火热的爱心去激活学生这颗沉睡的精神原子弹。阿莫老师的教育智慧就在于“用他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在潜移默化中教导着孩子,用真实的事例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并让孩子意识到他的问题所在,让孩子明白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老师、家人和同学的陪伴 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中,作出消极的批评或语言上的伤害,会对孩子造成反面影响,适得其反,所以,阿莫的《季马,你好》,给了我深刻的体会,让我在处理问题时,会变得冷静,学会和孩子沟通,让他们树立信心,待他们长大成人,我们希望他们成为一个诚实的和高尚的人。 语言与行为的操练<? “先成人再成才”的道理众所周知,但在实际的教育中,衡量一下在“人”与“才”的比例各占多少?在我的感觉中,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在对孩子进行“做人”方面进行的教育真的太少了。阿莫在第五章中不仅告诉我们:培养儿童心灵的诚实和高尚的情感,较这用各种知识丰富他们的头脑更有必要、更有价值。还在《人性的学校》这一节中,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对学生语言、行为、情感方面训练的方法。 作为小学中年级的老师,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学生什么道理基本上都懂,就是不按道理来做。阿莫告诉我们:儿童能够把行为规范的条文背得滚瓜烂熟,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在了行为规范其行为损害了他人利益时,他才想起这些条文的存在。只有在他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时候,才能恍然大悟,他才知道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原来,低年级学生的行为往往先于他已学习过的行为规范在意识中的呈现,先于他对自己行为的后果的觉悟。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阿莫在他的班上开设了“人性的课”,通过这些课对学生的语言修养、良好行为等方面进行操练。因为孩子们对某道理“懂”是一回事儿,按某道理“做”是另一回事儿,只有通过一定的操练才能逐步形成习惯,才能打破上面的“常规”,使“觉悟”先于“习惯”。 而在我们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情感与行为指导的《品德》课一周只有两节,对学生进行的还只是行为规范的条文的讲解,几乎没有对学生进行专门训练的课程。这样的品德教育真的让人堪忧呀! 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读后感(七)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教育促进者。要想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自主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师就应尊重学生,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一、转变教学观念,学会真诚倾听 常听有些教师这样说:“这个学生原来很调皮,现在被我制服了。”却不知,正是这种“制服”,可能就磨灭了学生的个性和理想,也有教师对学生“三天一大火,一天三小火”,上课时滔滔不绝,使学生每天“秩序井然”,又抱怨学生在课堂中不积极回答问题,却不想想在这种带着“火气”的课堂中,学生还敢发言吗?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教师要想扮演好新的角色,就必须改变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从心底尊重学生的个性,学会真诚倾听孩子的心声。 二、不断学习,掌握倾听的技巧 我们的课堂经常是这样:老师问,学生答,学生的思路一直跟着老师走,老师在听学生的回答时,只是在判断这个回答是否符合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由老师“灌输”的知识就像一朵朵插在花瓶中的花朵,不久就枯萎了。 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在课堂中,要想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教师就要善于倾听,掌握倾听的技巧,在倾听中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独特的见解,要灵活应对,认真思考,深入了解,不能以成人的思想标准来衡量孩子,不能将孩子童真的天性扼杀。 三、深入学生课余生活,让倾听成为心灵沟通的好帮手 教师要在倾听的基础上和学生真心交谈,达到心灵沟通。要想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就应走进学生的课余生活,倾听学生毫无修饰的童真,与学生敞开心扉相互交流,使学生少一份胆怯,多一份信任;少一份压抑,多一份自由。教师不应只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良师,更应是倾听学生情感的益友。倾听,让教师领悟到学生的潜能,体察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倾听,让学生感觉到接纳和包容,体验到理解和信任;倾听,让师生关系变得民主、和谐;倾听,为学生拓展了一片展示自我的天空。 济源高级中学 卢新军 培养孩子品质,家长,老师你做了什么<? ——第二部第五章后三节读后感 儿童个性品质的培养,是我们每位教师家长应该重视的。谈到这个问题,我们会说,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重要的教会他们做人,这我们都知道,我们也很重视。读了《人性的学校》一节,我发现了我们的问题所在,我们的重视只停留在理论上,停留在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上。这样的结果呢,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犯了错误后,一问,什么都知道,可就是明知错的还要去做。这是怎么回事呢? 先来看看我们的家长吧,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可是具体怎么做,可能就没有仔细想过了,许多做法可能是无意识的,就没考虑到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比如,语言修养问题,有些孩子骂人,说话语气不礼貌。这些孩子的家长是怎么做的呢,家长往往语言不文明,我们可能经常会发现,当孩子呀呀学语时,有些家长会教孩子:去骂你妈妈。甚至有些爷爷奶奶还教孩子:打他,去打他。然后无知的孩子照着做了。家长根本没意识到教给孩子的是什么,反而骄傲地觉得孩子多能,这么小就会怎样。孩子呢,这样做的结果换来的是家长的夸奖,是家长更加亲昵的动作。他以为做了一件能引以为荣的事。这样久而久之,会怎么样,可想而知。 再来看看我们的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学生照样错误不断,一问学生应该怎么做,学生都知道。老师无耐地摇头,孺子不可教也。岂不知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举止是需要操练的。阿莫的做法让我明白了:话语只能触动儿童一时,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必须经过操练。只有老师的口头说教根本不行。我们要真正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就不要怕占用课堂时间。课堂上给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让他们去说,去做,并说明理由,反复操练。这样操练多了,道德准则才能在学生心中得到强化,最终他的行为会成为很好的习惯。 北海回民小学  何小艳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的最基本的科目应该是人学。他指的是:整个教学教育过程应该贯穿培养青年人对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需要的思想。他还指的是:学校需要有一门专门的学科,这门学科将包含和总括学校在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方面的全部关怀。阿莫为学生们开设了很多关于人性的课程,诸如语言修养,行为举止,人际关系等。他把道德观念和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操练相结合,有目的地形成儿童的个性。我们平常的教育太善于对儿童进行道德说教了,而对他们的良好行为往往视而不见,这就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恶性循环。做人要比做学问重要得多。因此,我们有必要为学生开设一些伦理道德性课程。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以“善”的教育学校文化建设和全方位立体化自主管理、认星争优等,都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高尚的行为。老师一样,我也坚信:教育过程只有在有助于儿童认识到自己是按照伦理道德规范而生活得社会一员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具有教育作用的过程。 阿莫接待学生咨询个人问题<? 现在,很多学校都建有心理咨询室,目的也是接待学生来咨询个人问题。但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是摆设,是用来迎接上级检查的,问其原因,他们可能会说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没有心理咨询教师,就不能接待学生咨询了吗?能,完全可以,其实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来接待学生咨询。因为学生前来咨询的问题并不难,不需要专业人员来解答,只不过是教师学生聊聊天,向老师诉诉苦,让老师帮他们支支招罢了。 阿莫利用每天午饭后到上课的时间,专门接待儿童谈个人问题,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因为儿童的确有自己的问题,他们需要得到帮助、建议、支持、安慰。他们有自己的秘密,他们想把秘密告诉自己所信赖的人,他们想单独跟老师谈谈。也许有的老师会说,学生不会来找自己,那就要从教师自身找原因,说明这位老师还没有成为学生最信赖的人。儿童是不回去向对他们持强迫命令态度的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的,因为他们已经熟知,这位老师不近人情,从跟他的谈话中得不到什么好结果。 我认为,要想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必须做一个和蔼可亲的人,把学生当亲人、当朋友,处处、时时关心学生,赢得学生的信赖。教师就应该像阿莫一样,找各专门的时间接待学生的来访,接受学生咨询个人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困惑问题,排除他们健康成长的心理障碍。(下冶二中 卢学刚) 架起师生之间信任的桥梁<? 本周学习完之后,《咨询个人问题》一节内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阿莫利用午饭后到上课开始的40分钟时间专门接待儿童谈个人问题,儿童都有自己的问题和秘密,他们也需要得到帮助、支持和安慰,也想把秘密告诉给自己所信赖的人。阿莫老师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对待儿童的个人问题,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和阿莫老师一样来做学生信赖的朋友吧。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老师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老师,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轵城二中 卢秋连 </?< span>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