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主题活动课程是目前幼稚园的主导课程,它围绕一种主题,追随幼儿生活和经验,师生共同建构一系列预设和生成的活动,借助于环境及多方资源,共同探求新知。主题活动为幼儿整合、重组、再现平常知识经验创设了特定的背景,为他们延伸、拓展与整合习得的知识和经验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课程资源从广义上是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的的多种原因,狭义上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它历来源上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从性质上大体可分为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从对象来分有幼儿、教师、家长、小区人员等。我认为主题背景下的课程资源是广义的资源观。在实践中,教师应结合不一样的主题,有选择地运用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使主题课程既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一、以自然为本,结合自然生态资源,开发主题活动
大自然千姿百态,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运用大自然中的事物作为课程资源易被幼儿接受和理解。对于自然界的自然现象,如花草顽石、山涧流水、日月星辰、飞禽走兽、风雨雷电等,幼儿总是充斥了好奇,一块石子、一朵小花、一片草叶都会成为他们手里的宝物,引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大自然的美景、诗意放飞了幼儿的思想,成为幼儿活动和获得发展的天地。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来说是生活决定了教育。”对幼儿来说,大自然就是一部详细、形象、可感的百科全书,幼儿在与大自然的身心接触、亲密对话中锻炼意志、陶冶情操。
例如:在“寻找春天”主题教学中,我们带孩子到郊外寻找春天的花草树木;在“水”的主题中。我们领孩子踏进蓝色港湾寻找身边的水,观测水车的转动;在“我和秋天有个约会”主题中,我们与孩子一起走进金色的农田,因地制宜,充足运用大自然赋予的优势开展活动。我们开展了《到田野去》、《采野花、野草》、《稻田中的游戏》《农民伯伯在劳动》《走田埂》等活动,并结合此主题创设或生成区域活动,布置主题墙饰,丰富主题内容。
首先我们结合主题对活动区进行调整,增设与主题有关的区域如结合以上主题我们就创设了“好玩的稻草玩具” 区角和“农果果”区角。在“好玩的稻草玩具”区角投放家长、幼儿、教师自制的稻草玩具供幼儿游戏。在“农果果”区角投放搜集的番薯、玉米、萝卜、芋艿等农果开展认知、分类等活动。同步对其他区角材料进行更换,用秋天的材料替代。如:在编织区中我们运用在参观田野搜集的稻草进行简朴的编织活动(如打结,绕)等;在美工区中我们运用采集来的野花野草进行插花活动;在幼儿对番薯、萝卜认知的基础上运用番薯、萝卜进行印画活动;益智区:运用狗尾草发展幼儿感知觉的活动;运用番薯、玉米等进行分类、比大小活动;运用黄豆开展夹黄豆游戏和喂小动物活动;体育角:运用稻草玩具开展草绳游戏、草棒接力、骑草马活动;娃娃家:把挖来的野菜放在娃娃家中玩烧饭游戏。在种子粘贴的活动中,孩子们对用多种壳和多种豆来作画是很感爱好的。他们会把老师提供的香瓜子壳、西瓜子壳、开心果壳、花生壳;赤豆、绿豆、扁豆、蚕豆、小豌豆等材料根据动物的颜色粘贴在多种动物身上。如:用小豌豆做青蛙的眼睛、用绿豆做青蛙的身体;用西瓜子壳做小蝌蚪;用黑白扁豆做斑马身上的条纹;在花生壳上涂上不一样颜色的颜料后粘贴成小花;用香瓜子和开心果壳铺成小路等等。
在主题墙饰上,我们布置“秋叶”的版面。第一版面,由叶子缘分、叶子小百科及幼儿在叶子上创作作品完毕。用橙色厚卡纸,剪成叶子的形状,再在叶子中心挖出细细的叶脉,用深色的颜料写出“叶”字。将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的叶子标本布置在版面上,将幼儿自制的叶子作品一同布置上。第二版面,重要由在主题活动中几种彼此有关联的活动构成,如“与叶子有约”“饰演摩登原始人”“与叶子做游戏”等。这些自然资源的运用使幼儿从小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感染、启迪与润泽,获得了感性经验和生命的张力。
二、以学校为本,整合园部资源,开发活动主题
《纲要》又明确指出:“城镇各类幼稚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行素质教育,为幼儿毕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在主题的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倡导学校有什么样的条件做什么样的事。
1、与学校的老式特色活动相结合
主题活动在开发和运用的过程中,应继承学校老式特色活动在组织形式、内容上的好经验,用它来丰富主题活动的内容,同步也为各类活动的课程化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运用学校各项活动整合开发主题,就成为了教师处理怎样运用学校特色开发活动主题的有效方略。因此,我们开展的主题活动是在继承了以往学校的特色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幼稚园组织了许多活动,如春(秋)游活动、小小运动会、大手拉小手、感恩母爱、冬季运动会、庆六一等活动。这些老式特色活动早就植根于学校了,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进行开发和运用,这些资源无论从活动内容还是组织形式上,都为主题活动的实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主题活动开发与设计不可孤立于学校各类活动之外,它与学校各类活动是有机结合的。假如我们在实行过程中分裂了两者的整合关系,那么首先会增长教师的工作量,另首先也会导致了幼儿活动的频繁、肤浅与低效,使得主题活动在实行过程中碰到课程资源贫乏的困难。因此,我们提议教师在主题开发与设计时要考虑全局,与学校各类特色活动有机结合,从而保障主题活动实行的有效性,防止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挥霍。如我们在争创绿色校园活动时设计的“绿色环境保护我能行”主题活动;又如在学校小朋友体检后生成了“有关肥胖小朋友的饮食调查”等的主题活动都能作为我们很好的主题活动课程资源。
2、整合园内环境资源
幼稚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直接环境,而环境正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小朋友发展的支持条件。幼稚园的设施设备及专用室、园内的花草树木、人文景观、各班的种植园地、各类操作材料、主题墙饰等都是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运用这些既有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课程自身,并且能激活幼儿的思维。众所周知,开展主题教育的一种特点就是规定准备的材料丰富且便于幼儿操作,对教师来说就要充足运用环境资源,使原先只有一次性使用价值的材料变成可以反复多次使用而不缺乏吸引力的课程资源。
如我们运用幼稚园多种各样的球开展了“调皮的球宝宝”主题教学。我们还进行了班际资源的共享和互动,一般一种主题在同年级不一样班级同步展开,以运用每个班的教育资源,如班际之间每隔一种星期互换分享区角操作材料或互换环境开展有关主题活动,共享搜集到的信息资料,提高资源运用的效益,节省老师的时间和精力。
3、运用教职工人力资源
教师自身和教师群体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教师不仅要理解幼儿的心理需要、已经有经验、近来发展区,还要激发幼儿的激情,发挥其潜能,用敏锐的观测力和教育机智捕捉教育契机,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不停优化自身的课程资源。幼稚园开展同主题背景下的集体备课和课程审议就是运用教师不一样的经验产生思想火花,增进教师勤反思共成长,形成实践性智慧。
如“我成长我快乐”的主题运用幼稚园老师怀孕的现成资源,进行了“妈妈和宝宝”的活动。在“蔬菜大会餐”主题中,我们让厨师和保育员参与孩子们的游戏。这些课程资源大大突破了其自身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使幼儿与教师之间愈加亲密、平等,对话式的协作活动更是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增进幼儿情感和智能的发展。
三、以幼儿为本,结合幼儿爱好,开发主题活动
陶行知说: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而《纲要》中又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爱好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合适的引导。”因此教师在进行主题活动开发时,应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的爱好出发设计活动主题。
1、挖掘幼儿自身资源
幼儿自身就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他们来自不一样的家庭,具有不一样的爱好爱好和经验背景,同伴交往是他们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生长环境。幼稚园一日生活也为幼儿提供了宽敞的资源空间。在集体生活、小组活动、区域活动中,同伴之间互相观测、模仿、讨论、协商、合作、学习和锻炼着多种技能、行为,发展着合适的情感、态度、自制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步幼儿的生活事件、突发事件、热点话题、矛盾争执都可以成为教育契机,构成课程资源。这些同伴互动的事件发生在与幼儿直接有关的微观环境中,是近来距离、最感性的存在,因而这种课程资源往往有很大的活动生成空间。
如:我们开展主题活动“独特的我”“能干的小手”就是充足运用幼儿身体资源来进行的;主题活动“大带小”是在幼儿个体及同伴互动中生成的;主题活动“鞋子对对碰”则是运用幼儿的生活事件――对自己的鞋子感爱好而生成的主题。
2、抓住幼儿爱好所在
俗话说:“爱好是最佳的老师”,爱好还是学习的动力。假如幼儿没有爱好,学习将会变成枯燥乏味的事情而难以维持下去,更谈不上收到良好的效果。假如选择好了合适的课题,幼儿的参与热情就会空前高涨,产生的活动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运用教育机智,根据幼儿的爱好和生活中忽然发生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来调整教学计划,这其实就是在生成课程,对预设主题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拓展、补充、增删,对学习方式进行发明性设计。不少老师已经把这种思想变成了实际行动,补充到预设的主题活动中,或在预设的主题活动中生成新的主题,以满足幼儿的内在需要与教育的社会需求。
例如“炫彩卡通”就是本学期生成的主题。我们发现幼儿常聚在一起谈论喜欢的卡通人物:奥特曼、比卡丘、米老鼠、孙悟空……动画片有趣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幼儿。有心的教师就把这一内容丰富为课程资源,引导幼儿搜集“卡通”资料,开展“卡通”主题.让幼儿在满足爱好的同步积极积极地建构知识经验,掌握有关的学习措施和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以家庭、小区为本,综合教育资源,开发主题活动
1、盘活家长教育资源
幼儿教育不只是幼稚园教育,家庭、小区在幼儿教育中有着自身的优势。家长具有不一样的文化与职业背景、知识专长、个性优势等,能为幼稚园提供多种信息来源。他们理解幼儿的成长过程和在家体现,可以提供幼儿发展的信息和独到的育儿经验。幼稚园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方式和途径挖掘家长资源,使幼儿学习的时间、空间、材料、背景得以大幅度的拓展。
主题活动中我们曾充足运用家长经验开展了对应的主题活动。如开展“汽车”主题时,开车的父亲给孩子讲解汽车的知识:在结合主题背景的文学活动中,家长当起了“故事妈妈”和“记者父亲”;在主题活动“中国娃”中,教师、家长一起筹划亲子活动。教师还把幼儿的主题活动照片、作品等通过展板、网络展示出来,让家长理解主题开展过程,理解孩子的活动状况,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家园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运用小区文化资源
小区是为幼儿提供多种各样场所的地方,它带给幼儿不一样的信息、感受,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丰富着幼儿的经验。它不仅弥补了幼稚园教育资源的局限性,还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情感。运用小区的环境特色开发主题,如我们有漂亮的春申公园,这里环境很有特色,我们就开展了“走进春申”的主题活动。运用小区的人文环境开发主题,如申港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我们可以开发“申港名人知多少”“伟人的足迹”“寻访身边的名人”等主题活动。
例如:在“我们的家乡”主题教学中,我们充足运用周围资源,增添了“参观商店超市”“认识家乡的桥”“参观汽车城”“走进三鲜养殖场”“申达工业园”等活动内容。在“走进三鲜养殖场”中,我们组织了幼儿去三鲜养殖场参观,看到了养殖的河豚,澳洲大龙虾,给了孩子一种全新的体验,全新的活动使幼儿兴奋不已,成功的喜悦与自豪不言而喻。活动后幼儿又通过讲述、绘画、游戏、展览等多种形式,充足体现与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幼儿在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中,爱好盎然,快乐无限,其身体素质、探究欲望、良好个性获得天然浑成的发展。这些丰富的活动课程拓展了幼儿学习的空间,亲密了幼儿与社会生活的联络,使幼儿关注周围的生活,在理解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轻松快乐地融人社会,增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总之,我们教师在实行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只要学会了合理运用和开发学校资源和小区教育资源,从幼儿的爱好出发,就一定可以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活动主题,让我们的孩子在自由的空间中翱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