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6.蟋蟀
第十三中学白志军
个案调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理解说明文中的说明顺序,以及说明方法及作用。
2、过程与方法:仔细揣摩关键语句的作用,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又准确周密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法布尔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感情,学习法布尔求真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理解说明文中的说明顺序,以及说明方法及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文章生动形象又准确周密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检查预习,初读感知,理解要点。
一、导入,出示目标。
可以用图片或其他音视频资料代替。
作家作品导入:大家对法布尔比较陌生,作家作品导入也比较可行。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教师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褪去( )裸露( )砂砾( )解剖( ) 巢穴( )啮齿( )应和( )皱襞( ) 嘹亮( ) wō( )jù( ) zhōng( )斯 qiào( )翅 yì( )扬顿cuò( ) shòu( )予 摇yè( )
2.了解作者和科学小品,交流补充。
作者资料: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喜爱昆虫。他十分勤勉,自学了高等数学,并考取了大学教授的资格。
法布尔十分喜爱文学,酷爱诗歌。在他的昆虫学著作里,常常出现大诗人的诗句。他的主要著作是10卷《昆虫记》,也译作《昆虫的故事》。第一卷于1878年问世,最后一卷在他87岁(1910年)时出版。这部杰作把科学知识和文艺非常巧妙地结合起来,用一种富有诗意的笔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的不同之处,是采用了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文学是其手段,传播科学知识才是其目的。
它短小精炼,资料可靠,数据确凿,玲珑活泼,通俗生动,把科学溶于艺术之中,富于情趣,引人人胜。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节选自 (国)昆虫学家 (名字)的《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主要介绍了它的 。课文在介绍蟋蟀的时候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分组讨论,按照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文章划分为几个部分。
提示:
第一部分(1-2):介绍蟋蟀的生活习性。
第二部分(3-6):介绍蟋蟀的歌声。
第三部分(7-12):介绍蟋蟀发声器官的结构及发声原理。
图示:
三、课堂练习与检测。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说明方法及作用,品味语言。
一、 检查复习。
二、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1.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这些句子所传达的作者对蟋蟀的感情。
(1)它的乐器极其简单,如同真正有价值的一切东西一样;它与螽斯的乐器原理相同:带齿条的琴弓和振动膜。( )( )
(2)那确实是精巧的乐器,比螽斯的高级得多。弓上的一百五十个三棱柱齿与左鞘翅的梯级互相啮齿,使四个扬琴同时震动,下方的四个扬琴同时震动,下方的两个扬琴靠直接摩擦发声,上方的两个则有摩擦工具振动发声。( )( )( )
(3)螽斯只有一个不起眼的镜膜,声音只能传到几步远的地方,而蟋蟀有四个振动器,歌声可以传到数百米以外。( )( )
2.除此之外,再找一例,说说它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明确。
3作者在描写蟋蟀的歌声的同时,也描写了百灵鸟的歌声,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发言。
4.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找出相应的词语并作简要分析。
蟋蟀的右鞘翅除了裹住侧面的皱襞外,几乎全部覆盖在左鞘翅上。
5.从文中再找一例,说说不能删去的理由。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明确。
6.活动设计:“小蟋蟀的自我介绍”
向全班同学做“小蟋蟀的自我介绍”。介绍要以课文为基础,并适当展开。
三、课堂练习与检测。
蝮蛇的利器
在孤岛上,蛇的仅有的食物是从天上飞来的小鸟。尽管有的无毒蛇偶尔也能吃到小鸟,但是小鸟善飞,没有特殊的办法和利器,捉鸟是不容易的。因此,无毒蛇最终的命运只能是挨饿和被淘汰。
至于毒蛇却是另一番情景。生活在岛上的毒蛇是蝮蛇,这种蛇是蛇类中较先进的一类,它除了具有卵胎生繁殖的特点外还有两种先进的捕食工具:毒牙和颊窝。毒牙是一种中空的小刺,类似特细的注射针头。毒牙基部有导管与头后的毒腺相通,毒腺外面有肌肉,当蛇张口咬食物时,肌肉随着收缩,就把毒液注到捕获物中去。毒蛇中含有能破坏红血球、血管、心脏和神经的毒素,能很快杀死鸟、鼠等。颊窝是长在鼻孔两侧的两个凹陷。这对颊窝对温度 (A敏感 B敏捷 C敏锐),对周围差别仅千分之几度的物体都能分辨出来,而且能感知这种物体的方位,所以又叫测位器。蝮蛇捕鸟 (A反映 B反应)灵敏迅速,百发百中,靠的不是眼睛、耳朵,而是这种测位器。这些蝮蛇具有较先进的器官,能在生存斗争中处于优越的地位,所以才能在这孤岛上生存并逐渐繁盛起来。
1.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 文中的测位器是指:
3. “对周围差别仅千分之几度的物体都能分辨出来”,说明蝮蛇颊窝的什么特点?
答:
4. 文中加点的“仅有”一词,是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5. 文中结尾的“生存”和“繁盛”是不能调换的,理由是:
6. 文中对无毒蛇与毒蛇的叙述,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