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巧用评价激发学生之信心.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74225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用评价激发学生之信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巧用评价激发学生之信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巧用评价激发学生之信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本文档共3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巧用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怎样巧用这种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和感悟来谈谈。 一、点评注重真情激励 热情的点评能增强学生自信心,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中,教师面对学生的发言,如果不加思索,含糊不清的回应学生的精彩发言,或者只会一个劲地点头,漠视学生的发言内容,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激情。 如在五年级思品教学中,让学生例举关爱集体的表现,此时很快要下课,而当一位同学站起来饱含感激之情讲述了在小学时,他们班的卫生委为了班级能拿到卫生流动红旗如何带头劳动的感人情景时,我当时急于下课只是以“哦”来回应,简单说了应该向他学习。但发现那位同学很失落。而且也没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事后

2、我发现面对学生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老师这种简单的回应,从情感上说,是极不对称的。面对学生这样真情的陈述,教师只有以同样真情的激励,才能保持这种激情,产生良好而稳定的后续效果。在这个班级体验失败后,我准备在下个班级改进,当同样一位学生讲到班上同学如何感人的事例时,我积极的迎合学生当时的情感,说,虽然老师不认识你们班的某某,但是听到你的叙述,老师发现他真是一个关爱集体的同学,为了集体的利益,牺牲了个人的时间,还忍受着别人的暂时不理解,老师真的觉得这位同学很了不起,我想,要是我们班多几位这些同学,我们班一定会更好。这番评价之后,同学的反应是积极的,整个课堂氛围也沉浸在那位同学中叙述的感人事例中,课后

3、激发了更多学生投入到关爱班集体当中。 看来情感需要共鸣,当学生流露真情时,教师如果给以同样的真情点评,课堂就可以形成情感的浪潮。二、点评蕴涵暗示教育新课程强调:课堂上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作为教师,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就要通过明确、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情感走上正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内容。例如,在我开展的小组教学中,有些学生发言很积极,老师刚刚提出一个问题

4、就急于举手,甚至还不给其他人机会,对于他们这种行为,我有时故意不叫他们发言,把机会给了那些甚至没有举手,但是看出来在思考的同学,而他们常常是不服气的,为此我在肯定指出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行为的同时也指出他们这种行为的害处,鼓励他们多和别人合作。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使他们在启发引导下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三、点评把握“尺度”批评和赞赏应该有个“度”,超值的嘉奖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惰性。只要学生发言就说“棒极了”、“真聪明”,这样的赞赏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评价语的“尺度”。所谓“尺度”,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标准的评

5、价语。教师要掌握各种可比性材料,并艺术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有效的激励。 高质量的点评,是教师机智幽默的教学风格和热情求实的教学态度的凝聚点,是教师传授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临界点,是教师品德修养、语言技巧、创造思维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 充满魅力的课堂点评,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让我们都来关注课堂点评艺术,让课堂点评成为课堂教学的调味品,让课堂达到教与学的最佳境界! 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学是一种多向交流的关系。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发展性评价提倡改革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

6、人、同学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例如在我的小组教学中每节课都会有对各个小组的自评,先自己给自己评分,由小组长汇报,其他小组认为有问题,可以质疑,若双方有争执的,老师给予最后的评价。 但是要使学生本人、同学之间的评价最大限度地产生效益,也必须做到: (1)教师应尽量延缓和内隐自己的评价,给学生参与评价提供时间和空间,以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评价,同时不受教师思维的影响;(2)在学生的互评中,应从学习提高的角度,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3)从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出发,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学生个体更多被认可的机会,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因为学生再离题的学习活

7、动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应充分发掘里面的优点:思维的独特、解题的巧妙。 在多元主体的课堂评价中,我们还应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等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和改进建议等。五、评价形式的多层次、多形式 传统课程评价注重结果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造成评价的呆板、片面,学生也为考试的成绩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现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各科都强调培养目标的三大领域: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课堂评价应加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果,特别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引导。 发展性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是全身心的积极参与,不仅智力因素参与,非

8、智力因素也参与。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是否积极参加讨论,是否愿意帮助他人,是否倾听他人的发言,了解学生的合作精神。对学生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可以分解为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完成作业。 在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时,千万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应将学生上课时的学习活动:作业、思考、回答、活动、操作等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表现,给以及时、中肯的评价,使其在自己原有的素质基础上,得到发展,有所进步,树立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增加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与全程性评价、寄语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等,这是促

9、进学生发展的积极有效的方法。 例如对于一些后进生的评价就可以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标准对于正确的可评为优,对于有错误,但在正确率、解题方法、书写等方面比上一次有进步的尽管认知因素评不上优,而情感因素可评为优,这样不但对学生认知情况给予了反馈,还对学生的努力程度给予了肯定,使学生增强了自信。以往的评改方法,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会使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丧失自信,不求进取。另外,对于“后进生”的课堂练习,采用分解评改法,有一处对地就用“”号,因为过多的“”号容易使他们萌生自卑和逆反情绪。通过这些方法,逐步克服了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了他们的的自信心。 六、点评中善用和巧用赏识性

10、语言 在课堂中面对孩子们的发言,我会努力寻找其中值得肯定甚至欣赏的地方。哪怕是回答并不完全对也要先肯定其中值得赞赏的地方。如:常会说“你真了不起,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知识!”“你表述很规范!”“你在看问题时注意从多角度看问题”等,再指出其中还不够地方“如果你再注意这些地方就更好了”后来由别的学生来评价,我们的原则在此设定的原则是先表扬再更正。无论同学还是老师点评同学发言时,要形成固定句式“某某同学你的回答中值得肯定的是但还存在不足,如果你这样,可能就更好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上课时老师的眼神中流露出由内而外对学生的肯定和赞赏,会给学生予以真诚和期待,树立他们参与课堂的自信心。用你的眼睛对他们说

11、话如:学生起来发言时专注的眼神;学生发言错了,没关系鼓励再来一次的眼神;学生调皮时,希望改正的眼神;学生有问题关注的眼神。 老师的“手语”在课堂教学中也会发挥鼓励、安慰、提醒学生的作用,如:走近学生,对不舒服的学生轻轻地抚摸表示关心;轻轻拍打肩膀表示鼓励;稍用力的拍打是提醒;在全班顺着树起三个手指是集中注意力等等,这些无声的语言,有时胜过千言万语,在与同学的默契中,提升了彼此的信任。 七、感受赞美的力量 古希腊著名学者阿基米德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这是何等气魄的自信。那么在学生自信心的养成中我们也要善于给学生一个“支点”。在这里我给学生的支点就是感受赞美的力量。课前让每位同学准备对赞美其他组员的话,要求态度诚恳,内容具体。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结果,同学在彼此赞美中,感受到自己确实存在的优点,尤其是那些自己没发现的优点,对自己有了更新的认识,也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巧用点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唤醒潜能、促进学生走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