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时间管理
现在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所以很多人都认识到时间管理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一个人能否在自己的事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秘诀就在于搞好时间管理。管好自己的时间就是最高的管理。在国外,早就出现了时间管理学。美国托马斯.爱迪生说过,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是“时间”。时间是一种重要和特殊的资源,它有四项独特性:(1)供给毫无弹性。时间的供给量是固定不变的,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每天都是24小时,所以我们无法开源。(2)无法蓄积。时间不像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那样被积蓄储藏。时间是持续兑现的支票,不论愿不愿意,我们都必须消费时间,所以我们无法节流,只能有效的利用。(3)无法取代。任何一项活动都有赖于时间的堆砌,这就是说,时间是任何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源。因此,时间是无法取代的。(4)无法失而复得。时间无法像失物一样失而复得。它一旦丧失,则会永远丧失。花费了金钱,尚可赚回,但倘若挥霍了时间,任何人都无力挽回。提高管理时间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杜拉克说过:“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时间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资源,除非严加管理,否则就会一事无成。”有效的管理者不是从他们的任务开始,而是从他们的时间开始。如何提高管理时间的能力呢?
第一,做时间记录和时间计划,增强管理时间的意识。
可以把每天的工作时间按小时分开,每个小时工作结束时填写表格,连做5天的时间记录。然后对自己所花费的时间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分析时间是做好时间管理的第一步。意大利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80/20定律”,即在日常生活中,20%的事情就足以决定80%的成就,所以应该先辨别什么是最可能见效的20%的事情。这20%的事情是值得做的,应当享有优先权。因此要区分出20%的有价值的事情,然后根据价值大小,分配时间。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做对的事情,是有效果事情,做对仅仅是有效率。我们应首先考虑效果,然后才考虑效率。一旦辨别清楚了,用80%的时间做好这些最重要的事情,再用剩下的20%的时间做其他事情。虽然每个人在每段人生的情况不同,人们不必机械地套用这些百分比,但把这个定律的精神融会贯通,运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就可以识别并做好最重要的大事。
加强时间的计划性。头一天晚上或每天早晨,花10分钟计划每天要做的事情。计划完成后,要在每条计划后面备注,A级重要,A1重要,A2……An重要的事,每次工作都要按计划执行,从重到轻的进行,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后,就比较容易把握好时间的分配。偶发延误是最浪费时间的情况,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唯一的办法是预先安排工作。事前有准备,利用好偶发的延误,把本来会失去的时间化为有用的时间。
第二,分清轻、重、缓、急,控制好工作的时间和内容。
我们可以运用管理学常用的矩阵分析法,联系工作生活实际将所做的事情依据重要性和紧急性分为四类:重要而紧急、不重要但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以此构成我们处理事务的合理顺序,亦即所谓的“凡事有轻、重、缓、急,应酌情处之”的道理。
轻重缓急矩阵
紧急
不紧急
重要
重要
紧急
重要
不紧急
不重要
不重要
紧急
不重要
不紧急
一般人每天习惯于应付一些紧急且重要的事,但接下来往往会去做一些第二类看来紧急,但不太重要的事,整天穷忙而收获不大。与第二类相比,生活中其实更要紧的是去做第三类事,即重要,但是看起来不甚紧急的事。这样的事情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尽管有时候看起来并不太紧急的事情,其实在人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把它们放在重要地位优先去做。分清楚轻重缓急,并不是说只做最重要的一件事,而完全忽略其他所有的事,而是要分辨出哪些是属于当时最重要的一件或两件事,并坚决把它们做好,其他的事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力及兴趣去做一些。法国哲学家布莱斯·巴斯卡说:“把什么放在第一位,是人们最难懂得的。”时间是一种价值体现,人们总是去做那些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所以时间是一种选择,时间是一种安排,该放弃的就要坚决放弃,不要企图把一切事情都做得天衣无缝,完美无缺。一定要排出优先级,而且不宜经常更改或随便更改,这就是时间管理的精髓,也是事业成功的秘诀之一。
第三,做好协调,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在处理重要而耗时的事务中感到厌倦时,改而处理其他杂务,既可节省时间,又能转换心情;不浪费零碎时间,可利用零碎时间处理杂务,比如,延后用餐时间以免花费时间排队拥挤等。适度用脑,避免过度疲劳;合理用脑,避免过分单调;科学用脑,善于抓住自己大脑高效工作的最佳时间。采取比较简单的生活方式,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矛盾。张老师还应留出一些时间给自己消遣,张弛有道,适度放松自己,可能反而会提高工作的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