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常见的酸 (2).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293803 上传时间:2025-03-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的酸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常见的酸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节 探索酸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方法与能力 1、会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会使用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性质试验;(在此开始学生较多使用试管和滴管实验) 2、学会变量控制和对照实验设计等实验探究方法。(探究活动中的对照组设计) (二)科学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的主要性质;了解盐酸、硫酸、硝酸的个性; 2、举例说明酸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了解酸的使用注意事项。 (三)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开展“自制酸碱指示剂”、“调查当地酸雨情况以及对农作物和建筑物的影响”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对实践活动的兴趣; 2、通过认识酸的共性与个性,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教学。 二、重点难点 重点:酸的共性和三种常见酸的个性,会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难点:酸的主要性质及其化学方程式 三、课时安排 共4课时,第1、2知识块1课时,第3知识块2课时(包括探究活动),第4知识块1课时。 四、教学建议 第1课时 内容1、什么是酸 酸概念建立的教学策略: 列举“酸味”物质----认识“酸性”物质----介绍常见的“酸”----分析“符号“特征---抽象“酸”的概念(建议把碱和盐的定义一起拿出来讲,并作对比加以区别) 建议:1、要充分体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注意“归类”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注意语言的科学性。 3、注意化学用语的教学。(对常见物质的电离方程式还是需要的,因为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常见原子团化合价、离子符号的正确书写和对复分解反应规律的掌握,不讲的话学生对复分解方程式就变成了死记硬背)。 内容2、酸碱指示剂 本块内容是通过酸使指示剂变色,进一步认识指示剂,后续学习关联性较大,因此建议:1、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相关操作技能是关键;(如玻璃棒、点滴板的使用) 2、注意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如物质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出,再对这些不同pH(酸碱性)的物质用石蕊试液试验,即可得出石蕊试液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显色变化结论。这实际上是提供了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方法) 3、鼓励学生自制酸碱指示剂,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 (许多植物是天然的酸碱指示剂,如花、叶、水果的皮,教师可示范用酒精浸出的方法。有关方案可见资料链接)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储备。 第2、3课时 内容1、酸有哪些性质 教学策略:情景设置----实验研究----发现问题----科学探究----分析归纳 因此,建议用可以用以下教学流程: 创设生活情景---探究与“碱”反应---探究与“盐”反应----探究与“氧化物”的反应---产生新的问题----探究与“金属”的反应----归纳酸的共性 (创设生活情景可从胃舒平药入手) 建议: 1、做好相关实验是学生认识酸的性质的关键,最好由学生亲手操作实验。 2、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实验观察方法,继续培养寻找物质变化证据的能力。 如指示剂颜色变化,产生气体,溶液颜色变化,产生沉淀等 3、注意科学研究的层次性----如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探究。 4、注意“归纳”能力的培养。 (课本设计了一组用稀硫酸代替盐酸的性质实验(P12),通过对比,可尝试由学生归纳酸的一些共性) 5、通过酸用途的拓展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性质 决定 用途”的思想。(P12图中性质→用途的理解还是有困难的) 6、重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每一节课下来化学反应式比较多,应该堂堂清,否则学生越积越多,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有畏惧感) 第4课时 内容1、酸的个性 策略:实验----讨论----交流 (强调实验!应从实验中观察、得出结论,充分体现过程。) 建议: 1、注重对学生进行识标签、闻气味、稀释浓硫酸等技能的训练; 2、注意实验安全教育; 脱水性 3、可组织学生在课外收集“三强酸”的有关资料;(三种强酸的个性应有不同的侧重点:盐酸强调挥发性;浓硫酸应突出脱水性、吸水性和氧化性;硝酸则突出腐蚀性) 建议做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的实验,增加学生兴趣,并写反应式帮助学生对脱水的理解,但不需记。 4、及时介绍物鉴别的方法。 如氯离子的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浓盐酸与浓硫酸的区别 五、资料链接: 1.浓硝酸的颜色 浓硝酸是一种无色的液体,但保存时间长了很容易变黄,这是由于硝酸受热、见光均易分解而产生一种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这种气体溶解在硝酸里而使硝酸呈黄色。 2.硝酸的氧化性 硝酸是氮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氧化剂,它能氧化许多金属。硝酸与不活泼金属反应,主要被还原为NO2或NO;若与活泼金属(如Fe、Zn、Mg等)反应,开始也能置换出氢原子,但生成的氢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它随即把硝酸还原为较低价的氧化物(N2O)或氨等。 3、自制酸碱指示剂之一    取下表所列植物花或叶,捣碎研磨,加入酒精,取浸出液,加入酸或碱,观察颜色变化。 4、自制指示剂之二-----从红萝卜皮中提取代用指示剂。 大多数植物的色素在不同酸碱度中会产生不同的颜色。人们可以利用这种性质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削下萝卜皮,用酒精浸泡一天左右,过滤后取它的滤液,用pH从1—14的标准溶液标定。分别取标准液10mL,各加红萝卜浸出的滤液10滴,并记录颜色的变化。在测定待测溶液的酸碱性时加入代用指示剂,把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溶液的颜色做对比,就可确定待测溶液pH的大致范围。经实验可知:红萝卜浸出液pH在6以下显红色,在6—8显紫色,在8—10显绿色,在10以上则显黄色。 也可采用其它的带色素的植物做上述实验,如凤仙花、牵牛花或苹果皮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