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56597 上传时间:2025-03-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备课时间:2014年9月4日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是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和一年级下册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上进行的。为三年级上册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打下基础。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丰富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积累认识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是直观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第二段是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在折、剪、拼等活动中,初步体会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 四、教学难点: 在折、剪、拼等活动中感受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措施或教学关键: 1.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以“边”为切入口,通过观察和交流,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多边形。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动手操作,在“做”平行四边形中,认识平行四边形。 3.让学生通过图形变换体会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不同平面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六、教学媒体资源: 剪刀、钉子板、小棒、纸、七巧板 七、课时安排: 1.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认识…………………………………1课时 2.认识平行四边形……………………………………………………1课时 3.练习三………………………………………………………………1课时 第1课时 备课时间:2014年9月6日 上课时间:2014年9月10日 课 题: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4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知道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并能正确地识别这些图形。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乐于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正确识别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教学难点:熟练识别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方法。 教具或学具准备:七巧板、三角板、钉子板、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 引发兴趣 谈话: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设计精美的古代建筑,请看老师给大家带的一幅图案(出示主题图)。这是我国古代建筑上的一种常见的窗格图案,见过这么漂亮的图案吗?瞧,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多么了不起,用一个个简单的图形就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图案。你知道怎样从图案找出图形码?从这个图案中能找到哪些图形呢?我们今天就来找一找隐藏在窗格图案中的图形。 揭示课题: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二、自主探索 1、描图形。 提问:你能从窗格图案中找出一个自己认识的图形码? 组织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指一指找出图形的边。如三角形,让学生指一指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 启发:要清楚滴说明自己找到的是哪个图形,可以像这样用笔把它描出来。(示范描图形的方法)你能把自己找到的图形描出来吗? 学生尝试描图形,并结合反馈和评价,提醒学生描图形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例如,要沿着图形的边描,要把图形的边描直。 谈话:你能从窗格图案中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吗?先找一找,再描一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一方面关注学生描图形的情况,了解哪些同学描出的是四边形,哪些同学描出的是五边形、六边形;另一方面注意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知道和帮助。 反馈:你找到的图形有几条边?描出的图形时什么样子的? 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顺序,指名带着自己描出的图形到实物投影上展示,并数出描出的每个图形的边数。 对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在交流时,相机让其他同学说说还找到哪些与这些图形边数相同的图形。 2.认识四边形。 谈话:刚才每个同学都找到了一些边数相同的图形,在这些图形中,有些图形有3条边(出示由窗格图案中抽象出的三角形),他们都是三角形;有得图形有4条边(出示抽象出的两个四边形),像这样有4条边的图形都是四边形。你还嫩在窗格图中找到四边形吗? 学生在窗格图案上指出找到的四边形后,抽象出相应的四边形。 提问:在我们以前认识的图形中,有四边形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指名分别数一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条数,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都是四边形。 3.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出示一个一般五边形和一个正五边形,提问:数一数这两个图形各有几条边?你知道他们是几边形吗? 学生交流后,明确:这两个图形都有5条边,都是五边形。 提问:你能在窗格图案中找出不同的五边形吗? 出示一个一般六边形和一个正六边形,提问:你能说说这两个图形是几边形吗? 学生交流后,明确:这两个图形都有6条边,都是六边形。 4.小结。 提问: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你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吗?五边形和六边形呢? 再问:如果一个图形有7条边、8条边呢? 三、 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判断,并说明理由。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围有三个图形的钉子板,让学生说说围出的各是什么图形。 提问:你能在钉子板上分别围出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吗? 让学生先试着围一围,再组织展示和交流。 如果学生有困难,则先让学生跟着老师围一个四边形,并通过改变顶点的位置得到不同的四边形,再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把围出的四边形改成五边形,并交流围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独立地围出六边形。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指出:这里有一些图形,你能根据边的条数把它们分类吗? 学生先分别数数每个图形有几条边,照样子写在图形里,再分类统计并填表。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第(1)题。让学生每人拿一张四边形纸,按要求剪成两个三角形。 反馈:要把一个四边形剪成两个三角形,可以怎么剪? 出示第(2)题,让学生每人拿一张正方形的纸,先按要求剪去一个三角形,看剩下的是什么图形。然后启发:还可以怎样剪?剩下的又是什么图形?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中的图形,谈话:你能找出这个图形中的四边形吗?自己在图中找一找,看能找到几个四边形。 组织交流。(鼓励找不同的四边形) 追问:你有办法数出这个图形中一共有多少个四边形吗?请大家在课后去数一数,并想想怎样才能有顺序地数出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四边形。 四、总结评价 提问:今天,我们去了“图形王国”,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是怎样学会这些本领的? 思考:如果有一个图形有八条边,你知道它叫什么图形吗?你能通过围一围、折一折或剪一剪的方法,做一个这样的图形吗?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笔记: 第2课时 备课时间:2014年9月6日 上课时间:2014年9月11日 课 题: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14、15页例2、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能正确识别平行四边形;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在拼、折、剪和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相关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能识别并动手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体会相关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具或学具准备:钉子板、剪刀、纸、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么给这些图形命名的?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板书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教学例题2 1、观察生活,感受平行四边形 出示图片,提问:你能指出毛巾挂、栅栏、楼梯上的四边形吗? 学生用手指出四边形来。 提问:通过观察,刚才的四边形都是什么样子的? 2、拼一拼,初步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提出要求: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或者七巧板中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这样的四边形吗? 学生开始操作。 投影出学生拼的图形,最好有正确有错误。 引出概念:像这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练习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依次观察给出的图形,说说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 把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拿出钉子板,读出题目要求,自己试着围一围,一边想一想围的时候该注意什么,集体交流后请几名学生围一围。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明确题目要求后自己找一找平行四边形,完成后集体交流。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拿出6根同样长的小棒试着摆出平行四边形。试着用8根摆出平行四边形,看有什么发现。 5、“想想做做”第5题。 将事先准备好的用四根木条钉的长方形框,拉一拉,交流有什么发现。 指出:生活有些东西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可变性,比如门口的伸缩门。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行四边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1、 观察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2、预习练习三,准备明天的学习用具 六、板书设计: 课后笔记: 第3课时 备课时间:2014年9月6日 上课时间:2014年9月12日 课 题:练习三 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练习三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分一分、数一数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有关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乐于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对有关图形的认识,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感受平行四边形与其它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回顾我们之前两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要想学好,你们觉得哪一件事非常重要? 二、动手操作,练习巩固 1、折一折,数一数,做第1题。 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按书上的顺序折一折,数一数看得到的是几边形,写在书上。 提醒学生注意:几边形的几要写语文字。 2、分一分,做第2题。 学生读题目,明确:分成的图形要求全部都是三角形。学生动手分一分后交流不同的分法。 3、剪一剪,拼一拼,做第3题。 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再用他们拼成平行四边形。 请几个学生上台拼一拼。 4、围一围,做第4题。 围成第书上第4题的图形,集体交流该怎么改,才能变成平行四边形。 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做第5题。 拿出长方形纸,用剪刀照样子剪一剪拼一拼,看看谁的动作最快。 提出:还可以怎样使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学生尝试后交流。 6、拼一拼,做第6题。 用准备好的三个图形拼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交流后提出:还能拼成其他图形吗?哪些图形是你认识的? 三、总结回顾 刚才我们做了什么事情?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对以后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提醒自己和大家的? 四、作业布置 准备下节课要用的学具:七巧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有人说“思维的火花在于指间”,通过动手做,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发。所以本着让他们投入到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去的想法,我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在学习本单元之前,我用课堂上的空余时间让学生看着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自己说一说要准备什么,学生有了主动性,当学生准备充分的时候再上起课来就简单多了。课堂上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觉得可以开始培养二年级学生的预习和自学的习惯了。 在做补充习题中遇到了一个让学生用吸管做长方形的题目,当我讲明怎么做后,学生的反应很快,想到了可以用小棒代替,有些学生正好带了线,居然利用课间的时间把正方形做出来了。细细的吸管、那么细的线,想想难度还挺大的,有些学生居然能够聚精会神地完成,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潜力和对动手操作的喜爱。 有趣的七巧板 备课时间:2014年9月7日 上课时间:2014年9月15日 课 题:有趣的七巧板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19页认识七巧板、拼图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和拼图等活动,认识七巧板,初步学会用七巧板拼成一些简单的图形或图案,进一步体会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2.使学生在拼图活动中,了解用七巧板组合图形的不同拼法,体会图形的变化,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3.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验七巧板的“巧”和用七巧板拼图的“趣”;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智慧,初步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 教学重点:用七巧板拼不同的图形。 教学难点: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成不同图案。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认识过的纸片图形,师生每人准备一副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案,初感有趣 1.再现图形。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现在老师拿出不同的图形,请大家一起说说它们的名称。 教师分别出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学生集体说出它的名称。 2.欣赏图案。 谈话: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很多图形。如果把我们学过的图形中的几种聚集在一起,可以成为数学上一种有趣的“玩具”。这种玩具变化无穷,能拼成各种美而的图案。大家来看一看。 出示拼图:上面拼成的各是什么呢?你知道是用什么拼成的吗? 有许多小朋友知道是七巧板拼成的啊,真不错!现在老师再用它来拼一个图案给大家看一看,想看吗? 教师在黑板上随手用七巧板拼一个图案: 观察:大家说说现在又拼出了什么? 3.引入课题。 谈话:哎,它还真能变!你觉得玩七巧板有趣吗?七巧板为什么会这样巧妙、这样有趣呢?你又会用它拼哪些漂亮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自己拼一拼、玩一玩,看看它有多巧,有趣在哪里。(板书课题) 二、操作实践,体验有趣 1.活动一:比比想想,认识七巧板。 (1)了解来历(“你知道吗”)。 谈话:什么是七巧板,它是哪国人发明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七巧板是我国古时候人们发明的一种智力玩具,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广,很常见。七巧板由七块简单图形组成,却能拼出千变万化的不同图形和图案。由于它巧妙好玩,人们把它叫作“七巧板”。北京故宫还保存着我国古代的七巧板呢1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引起了海外人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东方模板”“唐图”,意思是“来自东方的魔术板”“中国的拼图”。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多么聪明、多么智慧! (2)比比想想。 课件出示七巧板。 说明:这就是七巧板,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七巧板。 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七巧板,你能发现七巧板的哪些秘密呢?比如,有几块呀,有哪些图形呀,有没有形状、大小相同的呀。先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能把你发现的七巧板的秘密和大家分享一下吗?谁来说一说? 现在大家来整理一下,七巧板有几块,分别有哪些图形?哪几块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请小朋友拿出来大家看一看。 指出:七巧板一共有7块图形,分为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5个三角形。其中两个小三角形完全一样,两个大三角形完全一样。 2.活动二:想想拼拼,感受奇巧。 (1)选两块拼图。 请小朋友选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一个你认识过的图形。 学生拼图后展示、交流,看看拼成了哪些图形。 激趣:你看拼图多有意思!同样的两个三角形,竟然拼出了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几种图形。如果让你任意选两块,你想想可以拼出哪些认识过的图形呢?自己想一想、试一试,行吗?(学生拼图,教师巡视) 学生拼图后交流、展示,让学生说说分别拼出什么图形。 引导:用两块就能拼出这么多种图形,如果用三块拼,你觉得拼成的图形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2)选三块拼图。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选三块图板拼一拼,拼好图形同桌先交流,看看可以拼出哪些认识过的图形,是不是拼出了更多的图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交流。提问:选三块拼和选两块拼比,你感觉哪种的变化多、拼法多? 指出:七巧板中的三块就有这么多的变化,真的变幻莫测!如果选更多的块数,拼法会更多吗?试一试好吗? (3)任意选择拼图。 要求:请大家任意选四块、五块或六块、七块来拼一拼,和同桌交流,看看你的拼法多不多,并且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你选了哪几块,是怎样拼的,能到黑板上交流一下吗?(指名一些学生演示拼一拼,同时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演示不同的拼法) 提问:你对选更多的块数拼图形有什么体会? 指出:选的块数越多,拼法也就越多;用全部的七块来拼,更有数不清的变化,不知道能拼出多少种我们认识过的图形!你看,七巧板真“巧”、真神奇! 3.活动三:拼拼说说,激情生趣。 (1)模仿拼图。 谈话:还记得开始大家看到的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吗?(显示开始呈现的图案)现在让你照着拼这样的图案,你能行吗? 请小朋友选一个图案,照着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出来。 学生照着拼图案,指名四人黑板上照着拼,然后欣赏自己和同伴拼的图案。 (2)想象拼图。 引导:哎,一副七巧板,竟然可以拼出像鱼、羊、狐狸等这些美丽的图案,有趣吧!那你还想用七巧板拼出哪些不同的图案或图形呢?有信心自己试着拼一拼吗?小朋友自己想想、拼拼,看看谁聪明! 学生拼图案或图形,拼成的可以到黑板上摆一摆,让大家欣赏。 (3)反思交流,说说体会。 引导:请小朋友回顾上面拼图活动过程,和同桌说说七巧板“巧”在哪里,你对七巧板拼图有哪些体会。 交流:让掌生说说对七巧板“巧”的体验,用七巧板拼图的体会。 三、课堂小结,延伸有趣 谈话:小朋友已经看到七巧板“巧”在可以拼出很多有趣的图形、图案,可以变化无穷;“巧”在你说不清它有多少种变化,你想不到它会变化成怎样的图形、图案。只要你肯动脑筋,它就会拼成你意想不到的漂亮的新图形、新图案。 小朋友课后可以再开动脑筋,和同学一起玩一玩、拼一拼,拼出更多、更好的图形、图案。老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四边形》主讲稿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是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和一年级下册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上进行的。为三年级上册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打下基础。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丰富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积累认识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是直观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第二段是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应经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他们的边数,生活中也见过许多不同的多边形,只要调动学生的经验就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学习兴趣。 2、学生已经学习过分类和简单的统计,通过按边数分类可以抽象出多边形来。 3、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只是见过的程度,可能没有深入的了解,通过多种操作活动能够增加他们的体验,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让学生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属于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能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 2、“使学生在折、剪、拼等活动中,初步体会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属于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目标,有利于在操作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初步学会在比较中思考的思维。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属于数学情感方面的目标,能够使学生热爱数学,形成动力。 四、教法、学法分析: 1、观察法 引导学生观察边的条数从而进行分类得到多边形的概念。并且在观察比较中体会多边形之间的联系。 2、操作法 在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等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3、自主探究 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自主探究实现教学目标,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 4、练习法 以多样的练习使学生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应用,保证教学的效果。 五、教具、学具准备: 剪刀、钉子板、小棒、纸、七巧板 六、课时安排: 1.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认识…………………………………1课时 2.认识平行四边形……………………………………………………1课时 3.练习三………………………………………………………………1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