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物入侵者》说课稿
东湖中学 陈瑜
《生物入侵者》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科普类说明文,课文层次清晰地向我们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的定义、危害、成因及对策,语言平实而不失生动,形象且又准确。
新课标中提出,我们要改变教教材,实现用教材教,今天我上这节课的目的,不是让大家去了解“生物入侵者”的知识,而是通过阅读《生物入侵者》这篇课文,初步了解阅读此种科普类说明文的方法。我的教学环节也非常简单,主要是一、了解知识;二、品味语言。
下面我重点来说说我的设计意图:
我的教学目标是:
1、 通过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提升阅读说明文搜集信息的能力。
2、 能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生动,能体会说明方法产生的效果。
3、 感受“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增加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难点:提升阅读说明文搜集信息的能力,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生动。
首先,学习说明文要重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我们的学生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对事物说明文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说明方法的使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第四单元主要学习的是事理说明文,单元导读中提出了要学会默读,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因此,我的教学难点有提升阅读说明文搜集信息的能力这一条,我所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从文中搜集生物入侵者的知识。这个环节我的设计意图并不是要学生了解有关“生物入侵者”的知识,而是要让他们掌握想了解信息可采用“寻找关键句”的方法这个知识点。这是个教学难点,我在备课的时候一直在思考,要不要将这个方法作为温馨提示展示给学生,思考再三后我决定还是不要,我考虑到即使学生一开始不能想到这个方法,也不要紧,“因错改对”可以帮助他们加深感受,印象反而更深刻。
其次,单元导读中还提到,阅读中,还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事实上,学生一旦将每段的中心罗列出来,说明顺序也就呼之欲出了,老师能做的就是捅破这层窗户纸,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清晰,因此,在学生清楚了每个段落的关键后,我再次板书“怎么样”“怎么办”,指出这样的写作顺序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切实感受文章的逻辑顺序。
再次,作为一篇科普文,在向广大学生群体介绍知识的时候必会注意语言的生动有趣,因此,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生动,既是我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我设计的方式是先让学生利用前一环节中罗列的知识概括课文。这个环节既是对学生知识梳理的检测,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还是对下一环节的过渡,一举三得。接着将概括后的文字与原文比较,从而体会各种说明方法所产生的效果。举例子能让说明具体,列数字能让说明直观,打比方能让说明生动。作为本堂课的重头戏,我在设计的时候特别注意让学生先去感受语言表达所达到的效果,再点破这是合理的说明方法所带来的好处,让学生先有感觉,再帮助他们更深一层,以此来做到水到渠成。同时,配合朗读来加深体验,也能更好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倾注的人文情感。
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切实地感受“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激发他们科学探索的兴趣,我做了一个拓展。先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感知身边的“生物入侵者”,然后再动手撰写宣传标语。这个环节既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入侵危害的感知,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以上是我一些不成熟的设计,还望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每个环节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今天课堂上有没有完成这个环节,如果没有是因为什么原因,如果再来我还可以怎么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