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学案
一、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二、知识网络:
三、考点整合
考点一 生态系统成分与营养结构
例1 下列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B. 生产者第生态系统的基石
C. 分解者不参与构成捕食链
D. 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少密切相关
例2下图为某沙漠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
(2)该群落中有捕食和竞争关系的生物是 。此食物网中,山狗所处的营养级为 。
(3)响尾蛇能够依据角蜥留下的气味去捕猎后者,角蜥同样也能够依据响尾蛇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可见,信息传递能够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总结归纳】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1.能量在各营养级间流动过程分析
由此可见:(1)摄入量-粪便量= 。
(2)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量。
(3)一个营养级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而属于 的同化量中“流入分解者”的一部分。
(4)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2.碳循环的过程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 或 作用。
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
(2)下列3图中,生产者为__________________,消费者为________________
分解者为__________________,大气中CO2库为_____________
3.信息传递的“三种类型”与“三类功能”
(1)巧辨信息种类
①通过行为(肢体语言)传递—— 信息
②通过色、声、磁、温度等传递—— 信息
③通过化学物质(或气体)传递—— 信息
(2)速记信息传递功能
①对“个体”——强调 所必需
②对“种群”——强调“ ”所必需
③对“生态系统”——强调“ ”及“ ”。
例3 下表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摄食量
粪便量
呼吸散失量
能量(J/hm2·a)
1.05×1010
3.50×109
4.55×109
A.田鼠粪便量包含在其摄食量之中
B.田鼠摄食量减去粪便量和呼吸散失量即为同化量
C.田鼠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D.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1.40×109J/(hm2·a)
例4 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其所含能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图2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丁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B.图1中存在的食物链(网):
C.图2中B表示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图1中生物D色彩绚丽,形状怪异,在市场上非常名贵,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例5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多次陷入严重雾霾之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含碳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B1~B3)、C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1→B2→B3,构成了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沿着这条渠道进行的。
(2)碳元素通过①______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图中B1、B2、B3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
(3)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汽车尾气是产生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你认为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例6图甲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⑥代表相应的生理或生产活动过程。图乙为某稻田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请分析回答:
(1)甲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用A~D序号作答),中耕松土主要是改善了图中 阶段(用①~⑥序号作答)。
(2)碳在甲图中的A、D、C之间主要以 形式进行转移。
(3)据相关资料介绍,甲图所示生态系统二十多年前曾遭遇火灾,现在已基本恢复,这体现出该生态系统具有 稳定性。
(4)甲图所示生态系统中,狼和兔的行为活动可被对方感知,以利于捕食和反捕食,这体现出信息能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经多代的相互选择后,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得以生存,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分析,这说明不同物种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图中,水稻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可用 (填字母)表示。水稻害虫同化的能量D= (用字母表示)。
例2 答案 (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老鹰与响尾蛇、山狗与响尾蛇 第四、五营养级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例5 答案 (1)食物链(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自我调节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改善燃油的品质;倡导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大量植树造林
例6 答案 (1)A ②或②⑤(只写⑤不给分) (2)有机物 (3)恢复力
(4)调节种间关系 共同进化 (5)B A1+B1+C1+D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