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事业单位档案工资的利弊分析与思考 摘 要: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增强事 业单位活力、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项紧迫工作。目前 事业单位所执行的国发 1993号文的档案工资制度虽有有其优点, 79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显现。通过对档案工资的分析,提 出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几点意见,以期对实际工作起到帮助和指 导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档案工资;改革 1引言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化,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的活力、调 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当前尤为迫切的一项工作。其中一 个重要方面就是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即要
2、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相适应的自主、灵活的激励分配制度。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所 实行的工资制度为档案工资制度,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一些 弊端,无法起到激励作用,阻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笔者拟通过 本文的分析,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办法。 2档案工资及其利弊分析 建国以后,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先后进行了三次较大的工资制度 改革。现行工资制度是 1993 月 1日起按照国务院国发1993 年 10 79 件通知进行改革后形成的新的工资体制,该工资制度根据事业 号文 单位的不同性质和经费来源分为一、二、三类事业单位,国家给予不 同程度的财政拨款,并且根据事业单位的岗位特点,将其工资制度分
3、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为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管理人员工资制度、工人工资制度等,不 管何种工资制度均分别由固定部分和活的津贴部分两部分组成。职务 (岗位)标准工资部分由国家统一调整,统一管理。活的津贴部分的 分配, 地方和单位有一定的自主权。在这种制度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所得的工资一般由人事劳动部门按现行的工资标准记入个人档案,因 此也称为档案工资。 档案工资,理论上应较大程度的体现了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特点 和按岗定薪原则。其优点体现在:一是根据事业单位的行业特点和行 业差别,实施科学的分类管理,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二是较好地体现了党和国家的知识分子政策,
4、使工资政策和工资水平 向专业技术人员有较大的倾斜,调动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 性;三是在工资结构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工作人员的工资分为固定 部分和津贴(活的部分) 体现了一定的自主权;四是建立了正常晋级 ,增资制度,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增长,从 而有效地促进了新工资制度的正常运转。另外,建立地区津贴制度, 建立破格晋升、重奖和设置政府特殊津贴等奖励机制,建立年度考核 机制等等,都是工资制度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作用和意义十分重大。 但是,在实际执行工资政策中,档案工资的难点问题和弊端却日 渐显露出来: (1 活津贴死分配,激励作用下降。档案工资构成由固定部分和 )活的部
5、分组成,活的部分是工资中的津贴。按文件规定,津贴要与职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工的工作数量和质量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各单位 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享有分配的自主权,合理拉开差距。但是, 大部分单位一来没有科学的量化标准和必要的考核措施,二来为了避 免矛盾,都把津贴按照固定部分的比例发放,形成了一种新的平均主 义。 (2 )平台现象严重,工资标准差距过小。1993 年工改对专业技 术人员的工资套改中,工资平台现象最为明显,工改制度对工作人员 的工作累计性贡献在工资上的体现过于粗放。它不能很好地反映处于 同一年限范围内的工作人员因工作时间、任职年限的不同所产生的工
6、 作累计性贡献的差异。 职务不变的情况下, 的正常晋升增资幅度 在以后 虽与工作年限或任职年限较短的同级同类人员相同, 其工资增速却 但低于后者。 直接影响部分老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单位内部的管理带来 给一定难度。 (3 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工资标准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 )起点不一样,标准有差距, 尤其是按职员标准拿工资的干部,工资明 显低于同学历同工龄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按年限等 可以正常晋升职称,但管理人员由于受行政职数的限制,干得再好, 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再多也很难提升。因此,造成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 是双肩挑,拿职称工资干行政活。如此一来,不要说双肩挑, 一肩都难挑好。严重的挫伤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这样很不利于 稳定管理人员队伍。 (4 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标准只与职称挂钩,不与所在单位的地位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