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制造业 摘要中国经济以非常快的速度融入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制造业 正在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广泛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中国市场成为国 际市场的组成部分。中国工业高速增长同中国经济的快速对外开放和日益 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进入 21 世纪,随着经济实 力和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各工业部门的产业链继续延伸,产业融合进 程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同传统产业的融合进程明显加快,产业创新能力显 著增强,从而为中国走向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奠定了基础。由于外国企业的 大量进入,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中中、中外、外外之间的立体交叉竞争。 即中国企业同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国企业同外国企业的
2、竞争、外国企业同 外国企业的竞争,构成了中国制造业市场竞争的独特画面。世界产业的信 息化、全球化、环保化趋势对中国产业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 响,促进中国必须探索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对于制造 业本身而言,必然表现出多元化、多技术、多层次的显著特征。 关键词国际分工;工业化;竞争力 中国工业化已经经历了两个特征迥然不同的时期:20 世纪 50 年代 到 70 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次起飞时期,可以称为初始工业化 时期。这一时期的工业化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对外经济关系上实行封闭 条件下的进口替代战略,可以说,那是一个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基本隔绝 的时期。20 世纪 80 年
3、代开始,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时期,可 以称为加速工业化时期。这一时期的工业化进程伴随着经济体制的市场化 改革,在对外经济关系上则实行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从 80 年代 的试点开放、90 年代的局部开放到 90 年代末 21 世纪初开始的全方位的对 外开放,这是一个深度参与国际分工的时期。今天,中国经济正在大规模 地全方位地融入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分工体系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并且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全面地同全球产业高度 融合。 一、全方位开放的大国工业化进程 据统计,在当今世界 200 多个国家(地区)中,大致有 64 个国家(地 区)实现了工业化,这些国家
4、地区)的总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不足 20%.而中国有 12 亿多人口,占世界人口 21%以上。也就是说,中国正在进 行的工业化,将在几十年时期内使全世界工业社会的人口翻一番。这是一 个意义极其巨大的世界历史事件,更确切地说,现阶段的中国工业化进程 是一段让全球工业化的版图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界历史变迁时期。尤其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伴随着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过程。同 世界其他大国的工业化进程相比,在许多方面,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速度 和广度是罕见的。特别是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做出的开放承诺,连外 国和国际组织(例如世界银行)的一些专家都承认,在许多方面是非常 激进的,甚至
5、在有些方面是所有国家中最彻底的。可以说,中国是 有史以来在工业化进程仍然处于(人均)低收入状态时,开放速度最快、 开放领域最广、开放政策最彻底的一个大国。进入 21 世纪,中国经济 以非常快的速度融入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制造业正在越来越深刻、越来 越广泛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 同有些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经济高度融入世界经济却没有成为依附 中心国家,即发达国家的外围或者边缘国家,而是具有很强 的主动性。可以看到,2002 年,在世界经济总体上不太景气的情况下,中 国国民经济仍然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从 1998 年的 7800 多万亿元跃上 10
6、 万亿元的新台阶,达 10239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 2001 年增长 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4883 亿元,增长 2.9%;第二产业 增加值 52982 亿元,增长 9.9%;第三产业增加值 34533 亿元,增长 7.3%. 其中,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全年工业增加值 45935 亿元, 上年增长 10.2%. 比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 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 31482 亿元,增长 12.6%(见表 1) 。工业企 业实现利润在连续几年较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利 润 5620 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 20.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 企业实现利润 2636 亿元,增长 15.3%. 在工业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 6208 亿美元, 上年增长 21.8%.其中出口总额 3256 亿美元, 比增长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