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西瓜小资料.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846822 上传时间:2025-03-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瓜小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瓜小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瓜小资料      西瓜(watermelon)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西瓜属的栽培种。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学名Citrullus lanatus(Thunb)Mansfeld(syn.C.unl-garis Schrad.),别名寒瓜(陶弘景),天生白虎汤(汪颖《食物本草》)、夏瓜、水瓜。染色体2n=2x=22。食用的是西瓜的成熟的果实。依据西瓜对气候的适应情况分五种类型。1新疆生态型,2华北生态型,3东亚生态型,4俄罗斯生态型,5美国生态型。 西瓜的栽培历史和文化     西瓜,原产于非洲。埃及栽培西瓜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过去,有人引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946-953)说:五代同州郃阳县令胡峤入契丹“始食西瓜”,“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周广顺三年(953)……峤归”。于是,西瓜从五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乎成了定论。近年报刊上谈论西瓜的文章多持此说。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课外读物《衣食住行史话》中就有“西瓜始于五代”一节。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西瓜又名寒瓜。“陶弘景(南北朝人)注瓜蒂言永嘉(晋怀帝年号)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音,即此也。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南史·滕昙恭传》说,昙恭“年五岁,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土俗所不产。昙恭历访不能得,衔悲哀切。俄遇一桑门问其故,昙恭具以告。桑门曰:‘我有两瓜,分一相遗。’还以与母,举室惊异,寻访桑门,莫知所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十九记载隐侯(沈约)的《行园》诗云:“寒瓜方卧垅,秋蒲正满陂。紫茄纷烂熳,绿芋都参差。”从诗中谈到寒瓜卧垅的时节看,正跟西瓜相符。另外,旧北京曾称先上市的西瓜为“水瓜”,后上市的为“寒瓜”;今访老农,也说晚西瓜确有“寒瓜”一称。看来,上述文献资料可以和李时珍的说法相印证。然而,李时珍的说法几百年来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76年,广西贵县西汉墓椁室淤泥中曾发现西瓜籽;1980年,江苏省扬州西郊邗江县汉墓随葬漆笥中出有西瓜籽,墓主卒于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这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李时珍记载的可靠性。     有学者推测它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汉武帝曾派“译长”,募商民,携丝绸,乘海船去西方国家“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海船从雷州半岛启航,沿北部湾西岸和越南沿海航行,绕过越南南端金瓯角,再沿暹罗湾,顺马来半岛海岸南下,到达新加坡,又西折,穿越马六甲海峡,沿孟加拉湾到达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汉书·地理志》);这条海道,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 “已程不国”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呢,多数学者认为是斯里兰卡,也有人说是非洲东部的阿比西尼亚。无论哪种说法对,都说明汉武帝时代中国和非洲交通的海路已经打开了。因为在汉代,阿拉伯人已经掌握了印度洋上信风的秘密,能够东西穿航印度洋。这样,斯里兰卡和南洋群岛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和非洲交通的中转站。非洲的西瓜可以经过斯里兰卡或南洋群岛再传入中国。广西和江苏汉墓出土的西瓜籽,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中非文化交流的佐证。     另外,据1959年2月24日《光明日报》报道: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曾发现过西瓜籽。如果这个考古收获确实可靠的话,我国有西瓜的历史至少在四千年以上,而且西瓜原产非洲的说法,又另当别论。。据聂风乔在《蔬食斋随笔》中考证,中国古代就种有西瓜,分布在沿海一带,其历史与埃及大致相近。   在炎热的夏季,暑气逼人,吃上两块汁多瓤甜的西瓜,会顿感暑消神清,无比凉爽。正如元代诗人方夔在《食西瓜》中所说:“缕缕花衫沾唾碧,痕痕血丹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知道镇凉后的西瓜更能清暑解渴,土方法是把整个西瓜放在竹篮中,潜入水井中,浸泡半天再捞出。金代王予可在《咏西瓜》诗中描述了井镇西瓜的情景:“一片冷裁潭底月,六湾斜卷陇头云。”在宝岛台湾,气候温暖,四季均可吃到西瓜,冬天也不例外。正如古诗描写的那样:“春盘绿玉荐西瓜,未睹先看柳长芽。”“三冬无雪风常暖,献岁盘登绿玉瓜。”“草木隆冬竞茁芽,红黄开遍四时花,何须更沐温汤水,正月神京已进瓜。”至于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冬天所吃到的西瓜是通过窖藏的方法保鲜的,并非冬季所长。画家张择端的名《清明上河园》上,就绘有在汴水岸边的几张桌子上,摆着切开的西瓜的画面。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在他的《西瓜园》诗中云:"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文信国在他的《西瓜呤》中也写道:"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 西瓜的文化欣赏 宋·文天祥。《西瓜吟》:“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长安清富说邵平。争如汉朝作公卿?” 清 陈维菘。《洞仙歌·西瓜》:“嫩瓤凉瓠,正红冰凝结。绀唾霞膏斗芳洁。傍银床,牵动百尺寒泉。缥色映,恍助玉壶寒彻。” 清·赵善庆。《西洋瓜》:“竞传异种远难详,且剖寒浆自在尝。因产西方皆白色,为来中土尽黄瓤。” 民间故事:清嘉庆年间,甘肃中部连年大旱,禾苗尽枯。一农民突然发现山坡下有几株瓜苗,长得青翠欲滴,令他十分惊奇。不由仔细观察,原来这几株瓜苗是长在田鼠打洞抓出来的砂砾堆上,大概是田鼠搬运时漏下的吧。再仔细抓开砂砾一看,下面的土壤竟然是湿的。因此悟到铺沙具有保墒抗旱的作用。后来就在沙坡地上种瓜,甘甜可口,俗称沙瓤瓜。 西瓜的营养与食用     西瓜每100克可食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西瓜瓤含水分 94.1%,蛋白质1.2克,碳水化合物4.2克,粗纤维0.3毫克,灰分0.2克,钙6毫克,磷10毫克,铁0.2毫克,钾124毫克,钠2毫克,镁8.4毫克。胡萝卜素0.17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2毫克,尼克酸0.2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此外,还含有瓜氨酸、精氨酸、丙氨酸、氨基丁酸、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及磷酸、苹果酸、乙二醇、胡萝卜素等,并含有乙醛、丁醛、己醛等。      在作为水果生食的同时,西瓜更可做菜入馔。西瓜做菜的最佳部位是瓜皮,西瓜皮又名翠皮或青衣,削去表层老皮后可切成丝、片、块,采用烧、煮、炒、焖、拌等烹调方法,可做出“翠皮里脊”、“糖醋瓜皮”、“清炒青衣丝”、“凉拌西瓜”等菜肴,其味皆清鲜爽口,不逊于任何一种瓜类蔬菜。西瓜瓤也可入肴,用其切块炖肉或挂糊炸,味道都很不错。     西瓜一经巧手烹制,更可登堂入室,成为宴席大菜。清宫御膳中有“西瓜盅”,方法是将西瓜的瓤挖净,放入鸡丁、火腿丁、核桃仁、松子等,盖好后用文火炖熟。山东孔府菜中的“双凤还巢”,是将两只雏鸡配上佐料装入西瓜中,然后入甑蒸熟。江南名菜“西瓜鸭”则选上好肥嫩鸭置于西瓜内,蒸煮而成。而广东的“时果西瓜盅”、云南的“什锦西瓜盅”等皆是夏季甜菜中的精品,其风味各异,为食客们所津津乐道。    西瓜的果皮也可腌渍、制密饯、果酱和饲料。种子含油量达50%,可榨油、炒食或作糕点配料。 西瓜小菜谱 1 凉拌西瓜皮 先将自家吃剩的瓜皮削去红瓤及瓜皮最外面薄的一层硬皮,洗净后切成薄薄的条片块,加精盐少许腌制片刻,挤去多余的盐水,再加适量的蒜泥、酱油、白糖、味精、小磨麻油即成。也可将腌制的西瓜皮(条片块)放在油锅中加调料,炒制成炒西瓜皮。 2 鲜西瓜汁 鲜西瓜1000克,去皮及瓜籽,捣汁服用,每日2次。功能清热解暑,除烦止呕,利大小便。适用于热病烦渴,中暑头晕,干渴作呕,小便不利,尿道感染及大便干燥等病症。 3 冰糖西瓜 新鲜西瓜1个约3千克,以小尖刀开一小口,取出部分瓜瓤,放入冰糖50克,以瓜皮封口,隔水蒸90分钟,待凉后,吃瓜饮汁,日服1个,连服7天。功能清热润肺,可用以治疗咳嗽少痰,痰粘稠不爽等病症。 4 瓜皮荷叶茶 用新鲜西瓜皮250克或用干西瓜皮100克,鲜荷叶30克,煎水代茶饮,当天饮完。 5 瓜皮赤豆茶 新鲜西瓜翠衣、新鲜冬瓜皮各50克,赤小豆30克。以上三味洗净,同置瓦罐中,加水500毫升,以小火煎20分钟,滤出汤汁,当茶饮用,连服10天。本茶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适宜于肾炎及心功能不全所致的水肿患者饮用。 6 翠衣鳝丝 粗鳝鱼肉500克,熟猪油500毫升,鲜西瓜皮150克,鸡蛋1枚,葱、蒜各适量。将鳝鱼肉冲洗干净,用刀批成片,再改刀切成丝,然后用清水漂洗一次,捞起沥干水,并用干纱布吸去水分;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块,捣成泥状,滤出翠衣汁,加人淀粉,制成翠衣汁淀粉备用;鳝丝装人盆中,打人蛋清,加翠衣汁淀粉,精盐,料酒,抓匀;将锅置火上,倒入熟猪油烧热,放入鳝丝、蒜末、葱白末滑炒,视色变白后捞出沥油;原锅留少许油上火,投入葱、蒜,再放人鳝丝,加少许瓜皮汁、料酒、精盐翻炒,用淀粉勾芡,颠翻几下,淋入芝麻油,起锅装盘即成。本肴具有补虚损,祛风湿的功效。适宜于久病虚损,形体瘦弱,风湿性关节炎疼痛及夏季体质虚弱者食用。 7 西瓜炒蛋 西瓜瓤500克(黄色最佳),鸡蛋5枚,素油100毫升。将鸡蛋打入碗内,西瓜瓤切成丁,用干净纱布包裹西瓜瓤丁,略挤去部分水分,然后放进盛有鸡蛋的碗内,加入精盐并调匀备用;炒锅放火上,倒入素油并烧热,放入调好的鸡蛋瓜丁糊,炒熟即成。本肴具有滋阴润燥,清咽开音,养胃生津的功效。适宜于阴虚内燥。肺虚久咳,咽痛失音,热病烦躁,胃燥口干,小便短赤及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食用。阴虚燥热体质者,宜常食之,为滋润清燥保健之佳肴。 西瓜的药用价值  中国医学认为,西瓜味甘,性过时,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通利小便等功效,可治暑热烦渴、热盛伤津、小便不利以及喉痹、口疮诸症。《随息居饮食谱》说西瓜:“甘寒,清肺胃,解暑热,除烦止渴,醒酒凉营,疗喉痹、口疮、治火毒、时症。”《滇南本草》说西瓜能“治一切热症、痰涌气滞。”《本蜡逢原》则说它:“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泄,能解太阳、阳明中渴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 西瓜皮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蜡质、糖分及灰分(约10%) 具有清暑解热,止渴,利小便的功效。主治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 西瓜子仁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西瓜种子含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B2、戊聚糖、淀粉、粗纤维、α-氨基-β-(吡唑基-N)丙酸。 又含尿素酶、α-半乳糖甙酶、β-半乳糖甙酶和蔗糖酶。还含一种皂甙样成分名Cucurbocitrin,有降压作用,并能缓解急性膀胱炎之症状。 具有清肺、润肠、和中止渴帮助消化的作用。 西瓜的根叶也可药用。主治治水泻,痢疾等。 西瓜的药用机理 1.清热解暑 西瓜含有大量水分、多种氨基酸和糖,可有效补充人体的水分,防止因水分散失而中暑。同时,西瓜还可以通过利小便排出体内多余的热量而达到清热解暑之效。 2.补充营养 西瓜在所有瓜果中果汁含量最为丰富,其果汁几乎包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 3.美容,抗衰老 西瓜汁犹如人体的清道夫,能排除体内代谢产物,清洁肾脏及输尿管道,同时还可激活机体细胞,达到美容及延缓衰老的功效。 4.帮助蛋白质的吸收 现代研究发现,西瓜汁中含有蛋白酶,可将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水溶性蛋白质,以帮助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 5.利尿降压,治疗肾炎 西瓜中瓜氨酸和精氨酸能增进大鼠肝中尿素的形成而导致利尿,西瓜的配糖体也具有利尿降压作用。西瓜含有少量盐类,对肾炎有特殊的治疗效果。 6.预防疾病 西瓜翠衣(西瓜皮)营养十分丰富,含葡萄糖、苹果酸。枸杞碱、果糖、蔗糖酶、蛋白氨基酸、西瓜氨基酸、番茄素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有消炎降压,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胆固醇沉积,软化及扩张血管,抗坏血病等功效,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 生。 7.治疗咽喉及口腔炎症 以西瓜为原料制成的西瓜霜有消炎退肿之效,吹敷患处,可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诸疾。 8 西瓜可以防治痒子。痒子为汗液潴留在汗腺管并挤入周围组织而引起汗腺周围的炎症,可产生小水疱状红色小丘疹,对夏季生活有一定影响。中医认为痒子是夏季高温,出汗不畅,暑湿蕴于肌肤所致。由于西瓜有良好的类似白虎汤的清暑热作用,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治痱毒。 9 最新的研究 美国科学家经研究发现,西瓜还有能够替代“伟哥”的作用。有性功能障碍者,不妨多吃些西瓜。原来,西瓜中含有大量的瓜氨酸,药理学家认为这种天然氨基酸具有与“伟哥”(化学名称叫枸橼酸西地那非)类似的药理作用。瓜氨酸进入人体后同样可增加流入阴茎海绵体内的血液量,以及促进血管内释放出一氧化氮。不过,伟哥起效虽快,可对人体有一定副作用,而“天然伟哥”虽起效慢一些,但绝无副作用。不过,要吃下3个西瓜才能达到服用一粒“伟哥”的效力。 西瓜小药方   1、治心胸烦热、口舌生疮、湿热黄疸:西瓜皮50克,淡竹叶15克,粳米100克,红枣20克,白糖25克。先将淡竹叶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将竹叶去之。把淘洗干净的粳米及切成碎块的西瓜皮及红枣同置入锅中,煮成稀粥后加入白糖即可食用。每日2次。   2、治口腔舌癌热毒红肿:西瓜1个(约3000克),玉米须约125克。将西瓜洗净切开,瓜瓤切细后,同玉米须一起放入锅内冷水中,煎煮至胶状时,用纱布去渣滓,再加冷开水,煎熬至粘稠麦芽状,装入玻璃罐中,每次50克,开水融化服,每日1—2次。 (《本草汇言》)   3、治闪挫腰疼,不能屈伸者:西瓜青为片,阴干为细末,以盐酒调,空心服。 (《摄生众妙方》)    4、治乙型脑炎发热抽搐:西瓜汁加白糖大量饮用,饮至发热抽搐止为佳。   5、治肾炎:西瓜每日适量吃服,连续常服有辅助疗效。   6、治糖尿病:西瓜皮30克,冬瓜皮20克,花粉15克,玉竹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7、治高血压、烦渴口干:鲜西瓜皮160克,玉米须60克,去皮香蕉4只,煎水加冰糖调服,每日2次。   8、治水肿(包括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西瓜皮(干品)30克,赤小豆30克,冬瓜皮30克,玉米须30克,水煎服,每日2次。   9、治肺热咳嗽:西瓜1只切1小口,放入冰糖50克盖好,上笼蒸2小时,吃瓜饮汁,每日1次。   10、西瓜汁,或干西瓜皮30克,水煎服,治肾炎水肿。   11、西瓜皮、赤豆、茅根各30克,水煎服,治黄疸及肾炎水肿。   12、西瓜皮、冬瓜皮、黄瓜皮各30克,水煎服,治腹水。   13、西瓜皮60克,水煎服,治咽干喉疼。   14、西瓜藤30克,焙干研末,分三次用开水冲服,治急、慢性鼻窦炎,鼻出血。   15、大蒜西瓜汁:西瓜一个,挖一小洞,放入去皮大蒜头60-100克,再将小洞盖好,蒸熟取汁饮用。有利水,消肿,解毒作用。可治水肿,急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   16、西瓜汁:西瓜(最好用白皮,白瓤、白子的三白西瓜)取瓤绞汁,随量饮用。可治感染性高热,口渴,烦躁,神昏,尿少等症。   17、西瓜番茄汁:西瓜、番茄各适量绞汁,随量饮用,可治夏季感冒,发热,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小便赤热等症。   18、糖渍西瓜肉:西瓜去子切条,曝晒至半年,加白糖拌匀腌渍,再曝晒至干,加白糖少许即可食用。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作用。可治目赤,口疮,热病消渴等症。   19、西瓜速溶饮:西瓜绞汁熬成膏状冷却后,加入白糖拌匀,晒干压碎,装瓶备用,每次15克,用开水冲服,每日三次。可治水肿,小便不利,热病,糖尿病,目赤肿痛等症。    20 治烫伤:将七至十一月间熟透的大西瓜,去瓜子,取瓢连汁密闭在干净玻璃瓶内,放置三至四个月,待产生似酸梅汤气味,过滤应用。先将烫伤部用冷等渗盐水或冷开水洗净,再将脱脂棉花在澄清的西瓜液中浸湿,敷于患处。 每天换数次,一般一、二度烫伤,一周可愈,三度者二周可愈。 (《河北中医药集锦》) 吃西瓜的禁忌 感冒初期。中医认为感冒初期,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热伤风,都应采取发散的治疗方法,使病邪从表而解。如果在感冒初期吃西瓜,不但不能发散病邪,反而会因其清热解毒作用而促邪入里,使病情加重或延长治愈时间。 体虚胃寒、大便稀溏、消化不良者。西瓜多吃会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下降等症状。肠胃消化不佳,夜尿多和常遗精者,更不宜多吃西瓜。 肾功能不全者。短时间内大量食西瓜,使体内水分增多,超过人体的生理容量。而肾功能不全者,其肾脏对水的调节能力大大降低,对进入体内过多的水分,不能调节及排出体外,致血容量急剧增多,容易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 口腔溃疡者。中医认为,口腔溃疡的主要原因是阴虚内热,虚火上扰,灼伤血肉脉络。西瓜有利尿作用,口腔溃疡者若多吃西瓜,会使体内所需正常水分通过西瓜的利尿作用排出一些,这样会加重阴液偏虚的状态。阴虚则内热益盛,加重口腔溃疡。 糖尿病患者。西瓜含有约5%的糖分,糖尿病患者吃西瓜过量,还会导致血糖升高、尿糖增多等后果,严重的还会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反应。如果一次吃25~50克西瓜,对糖尿病人影响不大,所以糖尿病人吃西瓜时要注意适量。 附录1 西瓜霜的制作和功效 西瓜霜的制作方法 ①选取尚未熟透的西瓜,取皮切成小块,每10斤加皮硝15斤,拌匀,装入黄沙缸内,缸底先铺一层瓜皮作垫,待拌硝的瓜皮装满后,上面再用一层瓜皮铺没,将缸盖好,置通风处。数天后,黄沙缸的外面,即有白色粉霜不断析出,将霜轻轻扫下,至霜析尽为止。 扫下的白霜,拣去沙屑,即成纯净的西瓜霜。  ②选重约6~7斤的西瓜一个,在瓜蒂处切开,挖去部分肉瓤,用皮硝1斤(或更多些),装满瓜内,然后将切下的瓜皮盖上,用竹签钉牢,悬挂于阴凉通风处,约10余天后,瓜皮外面即不断析出白霜,将霜陆续扫下即可。 制得的西瓜霜,宜存放石灰缸或密闭于瓷瓶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热。 西瓜霜的妙用   西瓜霜是常用的咽喉口腔科药物,吃了它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清音润喉、利咽祛腐。一般用于防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等。近年来药理学研究发现,西瓜霜片含有铁、锰、铜等10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种抗菌消炎成分,真是一剂难得的外用良药。 烧烫伤 将西瓜霜片研成粉末,外敷烧烫伤的创面,可使创面渗出液减少,干燥结痂,对Ⅰ度烧伤有较好疗效。Ⅱ度烧伤,可用西瓜霜粉调蜂蜜敷患处。 老烂腿 是发生于小腿部的慢性溃疡,属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医学上称为“臁疮”。西瓜霜有良好的去腐生肌、拔毒排脓、更新疮面的作用。使用时先将局部消毒,然后将西瓜霜研粉均匀撒于患处。 脓疱疮 是一种化脓性皮肤病。西瓜霜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收敛固痂的作用。将西瓜霜片研粉,局部消毒后外敷患处,最好不包扎。 褥疮 常年卧床不起的患者,因局部受压,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久而久之,局部营养不良,极易摩擦溃破,久不收口成为褥疮。西瓜霜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去腐生肌、营养疮面的作用,可将西瓜霜片研成细粉,均匀外敷患处,每日1次。 冻疮 冻疮多见于手脚、耳朵、脸面等部位,用西瓜霜外治也有较好效果。对于Ⅱ度冻疮创面,先将患处水疱表皮剪去,西瓜霜研粉外敷并包扎。一般用药后渗出液减少,瘙痒灼痛感减轻,肿胀渐消,创面逐渐干燥结痂,每日换药1次。 此外,西瓜霜片剂研粉还可治疗擦伤、刺伤、刀伤、撕裂伤及各种伤口化脓性感染等。可见,西瓜霜不仅可以内服,还是一种外用良药。 附录2西瓜的综合利用 西瓜自古以来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消夏解暑良品。其瓜汁中含有大量葡萄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矿物质、枸杞碱和多种氨基酸,常有消热利湿、止渴、利尿、降血压等功效。但目前大量西瓜靠鲜食,不仅利用率低,更主要的是阻碍了西瓜产业化的发展。以下介绍几种开发方法供生产者参考选用: 1 西瓜翠衣 选择青皮种,将瓜洗净,用刨刀将表皮青色含有蜡质的青皮层刨下,晒干,即为西瓜翠衣(或称西瓜青)。性味甘凉,煎饮代茶,可治暑热烦渴、水肿、口舌生疮、中暑和秋冬因气候干燥引起的咽喉干痛、烦咳不止等疾病。 2 西瓜酱 用厚皮种,除去表层青皮后,切开,将瓜瓤削去,中间一层瓜皮洗净,切成碎块,置入绞肉机中绞碎(绞板孔径9~11厘米),将绞成粒状的皮肉及时加糖煮制浓缩。煮制过程:西瓜皮肉10公斤,白砂糖15公斤,淀粉糖浆1.2公斤,洋葱110克,柠檬酸72克,柠檬香精12毫克,柠檬黄色素0.5克。先将砂糖配65%—72%的糖液,取一半倒入不锈钢蒸汽夹层锅中,再将绞碎的瓜皮肉倒入拌匀,煮沸10—15分钟,再将剩余的糖液及淀粉糖浆一起加入,煮沸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达69%—70%时,取溶化过滤后的洋葱液加入,继续煮5—10分钟,至可溶性固形物达67%—68%时,即可加入柠檬酸、色素、香精,充分搅拌均匀后出锅,迅速装入四旋口玻璃罐中,趁热将盖子旋紧,而后在80℃—85℃的热水中消毒杀菌12分钟,取出后于60℃、40℃的热水中依次冷却各10分种,即为瓶装的西瓜酱。 3 西瓜汁 瓜瓤置入于干净的布袋中,压榨取汁,及时加糖和调整酸度。糖度用白砂糖调至10%—12%,酸度用柠檬酸调至0.3—0.5%,再加0.2—0.5的洋葱或变性淀粉或市售用于果汁饮料的增稠剂,搅拌均匀,加热煮沸,趁热装入洗净消过毒的饮料玻璃瓶中,封口,并于100℃沸水中消毒杀菌10分钟,取出于80℃、60℃、40℃的热水中依次冷却后10公钟,取出即为外观均匀浑浊、风味酸甜适口的西瓜汁。 4 西瓜汽水 用瓜瓤压榨取汁,加等量白砂糖,倒入不锈钢蒸汽夹层锅中加热煮沸,加工方法与一般汽水生产相同。 5 西瓜汽酒 瓜瓤压榨取汁,加一半量的95%的食用酒精,搅拌均匀后过滤,取滤出液作为汽酒的配料。加工法与一般汽酒生产相同。 6 西瓜皮制醋 (1)原料:每公斤西瓜皮加6公斤,高梁糖10公斤(谷糖也行),食盐4公斤,可以制醋50公斤。(2)制法:先把西瓜皮洗净,煮熟,晾凉装罐加曲捣烂拌匀,发酵5天后拌糖,每天搅拌一次,过4~5天后加盐,6天出坯,然后把1/3的坯装入熏缺罐烤熏4天,再把2/3的坯加生水过滤熬开,添入熏坯,过滤即成美味酸醋。为使醋变香和不变质,可按0.5公斤醋加2~3滴酒精的比例,把酒精滴在醋里,或者滴2~3滴普通烧酒也可。 7 加工西瓜籽 (1)糖盐瓜子  取食盐350克、糖精适量。先把糖精溶解于盐水中。把5公斤瓜子清洗后沥干倒入炒锅,加工盐水,用缓火炒熟,出锅后喷以香精5克即可。(2)油香瓜子  将5公斤西瓜籽清洗后沥干炒热,加熟油50克,分别加盐75克,糖精适量,炒到接近熟时,再加同样量的油、盐水和糖精,继续炒到干燥;出锅喷上5克香精即可。(3)酱油瓜子  除去杂质,把瓜子投入石灰水中浸泡5小时,除去子膜,洗净。以10:18的比例将瓜子和盐与适量茴香、桂皮一同投入锅内,加水漫过瓜子,用旺火烧煮(加入酱油,食盐可适当减少),约1.5~2小时可烧熟。然后改为小火,缓缓烤,用100克香油徐徐投入,搅拌均匀即成。(4)盐炒瓜子   将5公斤瓜子洗净沥干,撒上0.75公斤精盐,一层瓜子一层盐。簸匀后静放3小时,晒干,然后放入炒锅内炒熟即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