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莴笋漂浮育苗在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乃春 万丽英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农业工程系 贵州 水城553001)
摘要:通过莴笋的漂浮育苗与常规育苗相比,研究漂浮育苗在莴笋上的利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莴笋的漂浮育苗与常规育苗相比,早出苗7d,早成苗10天,早收获7d,漂浮育苗的口感、质地皆优于常规育苗。
关键词:莴笋;漂浮育苗 ;产量
“漂浮育苗”在烤烟上应用较广,具有整齐、壮苗、省地、省力、省时等优势,为探索漂浮育苗方法在莴笋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点及试材
试验地位于水城县双嘎乡双嘎村,海拔1900m,东经104°20′,北纬26°36′,地势平坦,向阳,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土质黄壤,前作云豆。试验地面积为280m2。供试品种为泰国莴笋(杂交4号)。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直径为6.5cm的营养杯育苗与漂浮育苗两个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种植110株,并覆膜。小区面积36㎡,规格为6m×6m,四周设保护行。
1.3 试验栽培管理
1.3.1漂浮育苗
按长宽5.1m×1.1m、埂高13cm的规格做好苗池,要求苗池的四周笔直,池底平整,并用黑色的塑料膜铺在池的周围及底部。在苗池搭建小拱棚,拱棚的棚顶要求55—60cm高。使用前用敌杀死、辛硫磷对苗池底部及四周进行充分喷雾后,再用生石灰撒施消毒。育苗前3d注水,并按1个标准苗池的水加入烟草育苗1号肥料1包,配好营养液后,并覆膜以利升温,在育苗当天用Na(OH)或稀H2(SO4)调节其pH值在5.8—6.2之间。装盘前要把浮盘底孔打通,基质装平,擀平后播种,每孔播2—3粒种子,播完后覆盖基质,厚度为种子的2/3左右。将浮盘入池,入池第2天检查,若基质干燥,要及时打通其下的小孔,以利吸水。根据各个阶段的生长特征搞好温、水、肥、间苗管理及病虫害的预防。
1.3.2常规育苗
利用过筛细土70%+漂浮育苗基质30%+烤烟育苗的的1号营养肥0.036%(由于是现配现用,化肥的用量大大减少,否则可增加至0.15%)配制营养土。利用6.5cm规格的营养杯,每杯播种2--3粒,覆盖0.5cm左右的土层。并用喷雾器喷透水。根据各个阶段的生长特征搞好温、水、肥、间苗管理及病虫害的预防。
1.3.3大田栽培
移栽苗龄:于4—5叶龄移栽,移栽规格为59.9cm×53.3cm。移栽前按规格打穴、施底肥、浇底水后,用生石灰进行窝内土壤消毒,栽好苗覆膜之前,环窝浇锌硫磷防地下害虫。667㎡施40kg 12:12:24的N、P、K复合肥30kg及充分腐熟的饼肥30kg。移栽后及时浇缓苗水,在栽后3d之内及时查苗补缺,莴笋缓苗后按5kg/667㎡施用苗肥,发棵期施用8kg/667㎡发棵肥,并于此期进行防苔增粗剂的合理施用,于莴笋收前45d进行莴笋灰霉病的防治1次。于莴笋成熟收获的最佳时期即“平口期”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生育进程分析
从表1可以地看出,漂浮育苗比常规育苗早出苗7d,早成苗14d,早成熟收获7d。
表1:漂浮育苗与常规育苗的生育进程。
处理
播种期(日/月)
出苗期(日/月)
移栽期(日/月)
团棵期(日/月)
发棵期(日/月)
成熟收获期(d)
漂浮育苗
14/3
21/3
16/4
30/4
23/5
27/6
常规育苗
14/3
27/3
30/4
11/5
30/5
4/7
3.2产量结果分析
表2:试验产量结果
处理
重复(kg/667㎡)
Ⅰ
Ⅱ
Ⅲ
Tt
X
漂浮育苗
1268.5
1198
1242.5
3709
1236.35
常规育苗
1135
1148
1204.5
3487.5
1162.5
Tr
2403.5
2346
2447
7196.5
从表2可看出,漂浮育苗单产达2472.7kg/667㎡,比常规育苗增73.85 kg,但经方差分析看,两种育苗方式的产量虽没达到显著性差异,
3小结与讨论
3.1漂浮育苗表现出的优势可较好地进行人为调控,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小,尤其是在向我市这样的高寒山区,早春育苗可避免揭膜浇水造成棚内气温的进一步降低;可通过剪叶调节苗的整齐度;由于进行苗池、漂浮盘等的严格消毒,加之防虫网的使用,可将病虫源减少到最低限度,培育无病、无虫壮苗,有利于蔬菜的无公害栽培;提高育苗率,大大减少育苗面积,提高4—6倍;由于不用浇水,大大减少劳动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同时避免浇水造成板结;有利于规范化,专业化,商品化育苗与生产。
3.2漂浮育苗比常规育苗每亩增产73.85 kg,增产6.2%,,且从吃的口感较看,通过漂浮育苗栽培的莴笋质地较为致密,口感脆嫩、无空心现象。而常规育苗栽培的莴笋质地较为疏松,口感较差、空心现象较为普遍。所以漂浮育苗在莴笋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