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沿革与理念变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68371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沿革与理念变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沿革与理念变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沿革与理念变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97 解 读 区域治理 INTERPRETATION 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沿革与理念变迁 邢甄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在不同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功能,功能是否得到实现也存在差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呈现出由单一的政治性功能,到多样化的社会功能,再到公共性缺失的演进。在单一承载政治性功能时,公共空间较好地完成了使命;在面对多样化社会功能,公共空间的使命实现呈现出差异,在现代性继续发展之时,市民对于私人利益的角逐导致了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危机,其功能实现面对更大阻碍。关键词:公共空间;功能;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

2、章编号:2096-4595(2023)24-0097-03 作者简介:邢 甄,生于 1997 年,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社会管理。一、研究背景(一)公共空间的概念 公共空间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出现在 20世纪 50 年代英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马奇的私人和公共空间及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的人的条件中。60 年代,简雅各布斯等建筑学家将“公共空间”这一概念引入到城市规划及设计学科领域1。70 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与技术迎来高速发展,城市空间随之被重构,中产阶级的郊区化居住趋势以及不同阶层间的空间隔离使城市空间呈现出分散化特征,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一部分。但

3、是学术界并没有对公共空间的定义做明确统一的定论。齐藤纯一认为公共空间是不受任何时间所限、向所有人开放、允许不同活动存在的空间环境。王鹏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面向公众开放并进行各种活动的空间2。周进提出城市公共空间是属于公共价值领域的城市空间3。尽管学术界对于如何定义公共空间存在分歧,但是可以看出,学者们普遍认同,公共空间具有公共性以及开放性,使用者可以不受限制地在公共空间自由活动,公共空间也随时准备迎接陌生人的到来4。在实体意义上,公共空间是人们进行物质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公共场所;在精神层面上,人们依托公共空间组织社会活动、互相交换和流通信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形成共同记忆。作为社会生活交往的

4、场所,公共空间对于社会建设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建设已经拥有了较为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坚持人民中心、人民立场、人民至上5。城市作为我国社会建设中的一环,其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及使用情况对于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以及其中折射出的建设理念进行探讨是有其必要性的。作为最早将公共空间概念引入城市规划学科的学者,简雅各布斯强烈抨击了城市规划中的现代主义建设模型,她认为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公共空间被这种现代主义的规划切割和破坏了,密切关联的

5、城市街区转变为分散孤立的原子化建筑个体。而公共空间的价值恰恰在于其存在能够促进城市中来自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的人们进行交流和融合,这种融合有助于社会相互理解、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因此,公共空间建设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6。规划及建设好城市公共空间对于为社会异质化人群提供建立公共交往、彼此交流融合的机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的社会建设事业也具有重要意义。(二)现实中的城市公共空间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空间日益呈现出多样性。除了均具有为市民提供交往空间、维护社会资本的共同使命之外,不同公共空间在设计之初被赋予了不同的使命期待。部分公共空间被用作开展思想教育

6、与政治宣传的场所;还有的公共空间被用于营造城市意象、形成共同记 98 解 读 区域治理 INTERPRETATION 忆;近年来更多的公共空间被当作公众福利,为市民提供休憩娱乐、放松身心的场所。这些依循不同设计目的的公共空间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然而,在城镇化速度加快的过程中,城市社会问题也逐渐凸显,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市民公共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也表现出诸多弊病。从城市整体规划角度看,城市公共空间布局常常呈现出与周边建筑不协调、与周边地段业态不契合的问题。从公共空间的设计来看,城市公共空间常常存在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缺乏文脉传承的问题。从公共空间的管治来看,城市公共空间的主管部门往往缺乏资源调配

7、及矛盾化解能力,致使公共空间的利用不尽合理。上述弊病在现实生活中反映为许多不合理的公共空间设计。例如本应作为城市“绿洲”的公园在规划建设中并未充分认识到植物致敏性的危害,形成了许多高致敏风险的区域。有的城市将沿街商户招牌纳入统一规划,以千篇一律的制式化招牌取代了承载文化特色与艺术价值的多样化招牌7。还有许多公共空间存在着可达性不足、适老化不足等诸多问题。以上问题导致的共同后果是:城市公共空间不合理的设计对公共空间本身希望实现的目的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二、城市公共空间功能沿革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公共空间被赋予了不同的使命,也由此承载了不同的社会功能。(一)单一的政治性功能 早在“公共空间”这一概

8、念被学术界正式提出之前,历史上的城市公共空间就已经作为实体存在承载了许多政治性的功能。古希腊时期的露天广场为市民提供公众集会、辩论、选举与审判的场地,西方的民主政治正是滥觞于此。在此后的几十个世纪里,公共空间的政治性功能从未退出过舞台。在近代中国,城市广场作为华人政治集会的中 心 发 挥 了 重 要 作 用。如1912-1937 年,上海市市民在跑马厅、虹口公园、公共体育场等公共空间举行了多次政治集会,各界华人在这里表达对民族解放的追求和 对 民 族 独 立的 信仰,促使更多市民的觉醒与斗争,为社会变革做了启蒙上的准备8。同样,在五四运动时期曾经承载过重要政治使命的长安街,在建国后同样发挥了重

9、要作用,与民族国家的建构进程呈现出紧密的联系。在建国之后,东西向的长安街取代了南北向的宫廷通道成为北京市中轴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延长、加宽,这意味着长安街成为国家大型公共政治事件的中心舞台9。长安街一线上新建成的人民大会堂、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也成为国家形象的代表,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重大政治活动。(二)多样化的社会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集会出现在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频次大大降低,城市公共空间的政治功能逐渐式微。与此同时,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规划有了极大的进展。城市建设越来越关注通过对公共空间的合理利用,化解旧城改造及新城建设中涌现出的诸多矛盾

10、。随着对城市公共空间认识的加深,街道的社会功能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 90 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希望借建设商业步行街的手段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在这样的热潮下,传统的步行街区随经济社会发展为商业干道,而后又转型为现代综合步行商业街,更关注人的需求,完成了人性化的回归10。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重庆市解放碑步行街、北京王府井商业街等都大大激发了都市活力,为形成独特的城市公共空间形象、便利市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新广场的建设与旧广场的改造齐头并进,共同塑造成为“城市的迎客厅”,城市广场成为市民交往的主要场所之一,广场的舒适感、易达性、环境质量、历史文脉、空间形式等多种元素均

11、被纳入了城市规划的考量。此外,城市公园也迅速发展起来。市民聚集在城市公园中放松休憩,散步聊天,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从街道、广场及公园的变化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公共空间已经不仅承载单一的政治性功能,而是开始发挥着多样的社会性作用。(三)公共性的缺失 随着经济及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共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小城市中,然而其社会作用的发挥却受到了极大制约,许多城市公共空间并没有起到促进公共生活、社会融合的作用。这与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价值的缺失有着极大的关系。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要求空间的产生发展、运行机制、形态功能有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终极目的,这具体表现为公共空间必须具有广泛的开放

12、性、可达性、平等性以及社会交往特性等必备要素。然而,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以上要素很多时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例如当前 99 解 读 区域治理 INTERPRETATION 城市广场建设呈现出两种相反的形态,一类广场占城市面积较大、附属于城市交通,距离市民的生活区较远;另一类广场附属于政府机构等公共部门、商业或住宅社区,有着较为严格的门禁,不能自由出入。另外,借鉴西方的平面化广场缺乏层次与设计、不能为市民提供适于休憩和遮蔽的条件,也不能营造良好的公共活动氛围。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公共空间在不同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功能,功能是否得到实现也存在差异。三、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价值

13、目标及其实现 上述城市公共空间思想与实践的转变,体现出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公共空间的价值目标发生了转向。在经济尚未得到极大发展、市民社会尚不发育完全的时候,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承载政治宣传功能,这与哈贝马斯对公共空间政治性的论述是一致的。即在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存在一个公共空间,它在分离二者的同时又沟通了二者。已有研究发现,以跑马厅为代表的公共空间经常作为微型政治舞台举行各种政治仪式活动,这对于市民获取国家、团体的身份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在公共空间的政治性逐渐消退,多样化的社会功能开始显现之时,城市公共空间能否实现其设计之初的目的,在实际中呈现出差异化的结果。根据学者构建的公共空间目标体系可以看出,

14、公共空间普遍来说需要具有规划控制、环境景观、社会活动以及文化内涵等功能。通过对现实公共空间功能实现的观察可以看出,其中环境景观的功能得到了较好的实现,这或许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背景下,市民对环境需求提高,以及宏观政策将环境提升作为重要目标之一有关11。然而,文化内涵在设计之初也被纳入了考量,但在实际中,并非所有“植入”文化的意图都得到了实现,尤其在缺乏地域特色时,市民往往不能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而规划控制与社会活动在公共空间中存在的矛盾则多见诸报端。以广场舞为例,一方面,广场舞作为“生人社会”下一次“再熟人化”的实践,在广场这一城市公共空间上重新塑造社会资本12;另一方面,广场舞扰民事件屡见不鲜

15、,在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公共空间的负外部性之一受到诸多质疑。由此可以看出,在公共空间的利用中,规划控制与社会活动之间存在实践上的矛盾。究其原因,这或许与社会发展背景下,市民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同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目标单一之间存在矛盾有关。公共空间目标取向从政治性到社会性的转变体现出社会经济文化的极大发展,然而现代化的进程也带来了公共性的缺失,出现了诸如“公共空间私人化”的现象。这意味着在公共空间中,私人事务取代公共事务、个体利益凌驾于公共利 益之上13。在现代化背景下,这与市民对于私人利益的角逐以及城市规划尚未找到良策应对公共空间的私人化危机有关。总之,在公共空间的价值与目标取向走向多元化之时,其实现就

16、受到越多制约。参考文献 1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第2版M.译林出版社,2006.2 杨锃.正常化视野下公共性建设之探索基于城市社区无障碍设施的利用与改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2(02):16-22.DOI:10.19648/ki.jhustss1980.2018.02.004.3 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4 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塑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6 李圣岚

17、,张春英,李倩等.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研究进展J.四川建筑,2021,41(01):20-23.7 桑淑静,黄志明.基于招牌“统一设计”对城市发展影响研究 J.河 北 企 业,2020(08):23-24.DOI:10.19885/ki.hbqy.2020.08.011.8 王继峰.近代上海城市广场研究(1912-1937)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9 韩涛.长安街的历史演变与公共空间的秩序建构J.新建筑,2020(4).10 邵莉,吕杰.重塑城市街道的生活空间济南市泉城路商业街空间环境设计J.建筑学报,2003(11):15-17.11 赵元月.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广州市近郊住区散步环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12 卢衍衡,钱俊希.从“熟人社会”到“生人社会”:广场舞与中国城市公共性J.地理研究,2019,38(07):1609-1624.13 殷依文.当代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的私人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