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央视财经对话精选
做节目如同做产品 3
对话观点摘录 5
对话黄光裕 8
对话出井伸之 18
职场空降兵 26
对话曾宪梓网络 36
对话罗杰斯 43
民企传承 53
迈克尔·波特:战略的选择 74
中小企业:钱从何来 82
杨致远——雅虎十年 92
黄孟复央视对话企业人本思想 101
南存辉央视对话胡成中 107
对话——你是人才吗 114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尹明善央视对话 136
对话奚国华:解读网通之路 152
中国互联网赚钱的第二代 155
洋咨询水土不服 161
中西教育理念的交流和碰撞 169
对话——团队为王 176
企业并购成长的机会与艺术 194
开启航程 203
不要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 210
和光变法 217
潘石屹的现实批判 227
回国创业 236
吴士宏空降之后 240
挑战奥利拉 250
联想换帅 258
跨世纪的柳传志 269
长虹高层人事变动 279
硅谷来人 288
重组郑百文 293
夫妻创业 302
对话——接替韦尔奇 318
对话——对话财商 328
对话——聚焦英特尔 335
对话——再造惠普 341
对话——梦断资本 349
对话——跌倒的巨人能否再站起来 359
对话——史玉柱 363
对话——成长的烦恼 369
对话——中国企业家面对变革 378
对话——经历跳槽 402
对话——管理竞争力 412
对话——信任的价值 423
对话——掌握爱立信 432
对话——挑战自我 440
对话——品牌突围 451
对话——国产手机突围 461
对话——整合普天 472
对话——竞合中的移动 485
对话——网通之路 502
对话——贝鹤能谈超市经营 511
对话——唐骏:职业化生存 519
对话——迈克尔·波特:战略的选择 531
对话——创业中关村 539
对话——走出困境 543
对话——少年创业不言愁 548
对话——关于招聘的启示 553
对话——格力棋道 563
对话——再造新华润 573
对话——黄孟复话财富 586
对话——MBA与职业生涯 595
对话——海尔出海 605
对话——王石谈登顶珠峰 614
对话——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系列之泰康人寿 627
对话——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系列之大唐电信 637
对话——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系列之格兰仕 645
对话——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系列之中集集团 657
对话——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系列之埃力生集团 666
对话——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之华立集团 672
对话——中国企业走出去:中水集团 681
对话——中国企业走出去:把握时机 692
对话——有备而变 703
对话——联通先进生产力 712
对话——第三层皮肤 722
对话——方圆之间 730
对话——点击王志东 738
对话——再就业:总有工作适合你 748
对话——并购主张 761
对话——宏碁变局 773
对话——对话百期特别节目 784
对话——女人从商 795
做节目如同做产品
[提要] 《对话》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讲究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锋。
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的筹备,最初可以追溯到1999年上海财富论坛的时候。当时主要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具体操作,其所采取的演播室、观众、主持人对台的节目形式得到了普遍认可。2000年5月,《对话》开始运作,7月推出第一期节目。
王利芬是《新闻调查》节目的记者,曾经做过很多有影响的节目。《对话》一创立,她就过来做制片人。在管理上,王利芬注入了很多新的东西,目前《对话》在中央电视台是以管理而著称的。王利芬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团队,《对话》初创时期没有太多的人,大部分是她后来逐步发掘出来的,一些工作人员甚至是从《对话》的观众中找来的。
以对话形式出现的电视节目非常多,竞争也非常激烈。《对话》将核心竞争力确定为:时代前沿的思考;重量级嘉宾;创造性的表现形式。做节目和经营一种产品是一样的,重要的是节目的目标观众群体。
定位在白领经理人阶层,《对话》并不担心曲高和寡,只要能够得到锁定的目标观众群体的认同就可以了。尽管收视率可能低一点(相对那些大众节目来说),但《对话》的广告销售率在中央电视台却是最高的。
《对话》的收视率平均保持在0.6到0.7之间,最近在整个经济部的节目中(包括开心词典,幸运52等),关于伊梅尔特的那一期《对话》排第三。《对话》的收视率并不是特别稳定,这说明,把每一期都做成精品也是很难的事情。《对话》的吸引力更多的还是嘉宾,嘉宾在现场发挥得好坏很关键。另一个影响收视率的因素是观众,《对话》的观众真的很挑剔,他觉得不好马上就会换台,不会像看娱乐节目那样去消磨时间。
但《对话》不会为了收视率牺牲节目本源的东西。关于要请哪些嘉宾,节目组做过多次调查论证,一开始认为重量级嘉宾大家都比较欢迎,但是做过调查以后发现,相当一部分经理人也很重视案例分析,像史玉柱的那一期也非常成功。
在王利芬看来,《对话》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讲究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锋。《对话》并不希望给自己一个框框。
因此,王利芬特别强调《对话》栏目的五个“不要”:
1、 不要轻易反驳别人的意见,对待任何一种不同于自己的声音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
2、不要害怕任何权威和情面,在业务上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3、不要磨平自己的个性,没有个性的人很难有创造性。
4、不要在自己的工作未完成时帮助别人,干好自己的事,然后再及其它,这才是职业化的表现。
5、不要轻易说不行,尽量找到相应的替代方案和补救措施。
附文1
[标题]开放·创新·前沿
我们的视野
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开放指视野的开放,思维状态的开放,心态的开放。
我们的关注
全球化、互联网、WTO等等这样一些字眼在迅速地缩短各国之间的距离,然而它却不能填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落差,我曾经多次去发达国家采访,清楚地意识到“发展中”这三个字眼实实在在的含义。
因此,《对话》始终关注的是那些在全球经济浪潮裹挟之下,在前沿阵地兴衰沉浮、焦虑惶恐、创新求异的中国人,即使我们所选取的对象是国外经济巨子,《对话》的出发点也永远是那些浴血奋斗着的中国人。
我们的在意
我们聚集的是创新的理念、前沿的思考;
我们折服的是精神和人格的魅力;
我们感动的是做人的真诚;
我们佩服的是过人的智慧。
我们的操作
《对话》栏目所有人员都是团队中的一份子,每一份子的工作都是构成节目链条中的一环,环环相扣,无缝连接应是我们的操作心态。
(本文为王利芬为画册《对话》所写的“制片人语”)
附文2
[标题]《对话》精彩观点集锦[2001.5.26——2000.12.2]
亚布力论坛上发言我就开玩笑,我就说今天滑雪的感觉,就跟我往下栽的时候,就跟那个股票往下栽一样。开玩笑呢,不过确实开这个玩笑也反映出我实在对这个想法也不是那么担心,如果人真正担心,也就开不出玩笑了。
——张朝阳/新经济的再搜索/2001.5.26
我差不多25岁吧,25岁的年轻人。因为我就是这么觉得的,因为我喜欢我现在做的事情,我对维亚康姆公司充满激情,我对来到中国充满激情。如果你喜欢你做的事情,你就会保持年轻。
——雷石东/创业从63岁开始/2001.5.19
实际上我并不是不喜欢比尔·盖茨,我只是对比尔·盖茨不屈服的人之一。
如果你每周不愿意和某一个员工吃两次饭,你就可以解雇他了。
——拉里·埃里森/我要做第一/2001.4.7
如果不还这个钱,一个别人会谴责我,再一个你自己也没有办法作出大事。
——史玉柱/一个著名的失败者(上、下)/ 2001.3.24、31
炒股和武侠有很大关系。金庸先生提倡一句话: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其实股票也是这样的,你看到的东西全是信息,你怎么操作全靠你的内功,你的内功心法一定要学得好。
——梁定邦/一元顾问/2001.2.17
他们准备挖走四十个销售人员,最后经过说服只挖走了二十三个,剩下的我们就连夜任命,就是一个个从睡梦中叫醒了以后,就成了销售副总监。我对员工有两个要求:一是不要打开汽车门吐痰,二是不要卷起来拿文件。
——潘石屹/潘石屹的现实批判/2001.2.10
网络股里有泡沫,而且泡沫正在吹涨,它早晚要崩盘,要破灭。我认为早就应该鼓吹网络经济,一定不要把两件事混起来,一件事是网络经济的发展,一件事是网络泡沫的膨胀。
——吴敬琏/感受吴敬琏/2001.1.13
关于快和慢,小鸟和青蛙比谁数数快,小鸟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过程很快它很得意。青蛙一张嘴:俩五、俩五,就是一十,其实说了半天还是青蛙快。我们大概就是青蛙风格吧。
——柳传志/跨世纪的柳传志/2001.1.6
我不知道世界首富的感觉,我之所以工作是因为我们所从事的事业令人兴奋。
我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打开我的笔记本电脑和我的个人电脑。
——孙正义/当过两天世界首富/2000.12.9
企业管理有一句话,你所不能控制的事情,你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作为一个企业领导,抱怨环境是没有用的。
——李玲玲/大学生创业/2000.12.2
对话观点摘录
《对话》之成思危解读风险投资:是谁要毁掉新经济,是谁让网络泡沫不断破灭 风险投资--是始作俑者还是无辜元素?"风险投资之父"成思危作为一位关注新经济的领导人走进《对话》现场,与您一起反思新经济,聚焦风险投资。
《对话》之李开复、陈章良-你是人材吗?(上下):这两位一个是现任微软公司副总裁,比尔·盖茨"七人智囊团"成员中唯一的华人;一个是北京大学的副校长,目前中国高校中最年轻的校长。就是这样两位顶尖级的人才在现场展开了一场发人深省的争论:"你是人才吗?"
《对话》之联想换帅 对话人物:杨元庆(联想集团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精彩观点:新经济的时代对我们来说大概有两个需要抓住、或者是需要改变:一点就是新的商业机会,通过互联网来提供服务,这个就是新的业务这样的一个方向;另外一点就是刚才我所谈到的,你怎么样用互联网的手段来改造自己的整个企业的过去 的管理思想、流程、运作模式,使得企业更加现代化。
《对话》之接替韦尔奇:对话人物:杰夫·伊梅尔特(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精彩观点:有时候大家问我有关未来的问题,我虽然会给他们正式的回答,但是在我心里深处我在想,我并不知道。我并不知道未来会带给我们什么。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不稳定的时期。但是我知道的是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我们有很好的运营机制,我们有很好的人才。那么在这个危机的时候,这样的商业模式对我们非常有帮助。
《对话》之再造惠普 对话人物:卡莉·费澳莉娜(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
精彩观点:我们的观众也许还记得在不到一年前,一系列网络公司看起来好像要改变全世界,这些公司如今已经不再存在。一名首席执行官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创造公司价值,不仅仅是创造某一个季度的价值,而是创造好几个季度、好几年的价值。
聚焦英特尔:对话人物:贝瑞特博士(英特尔公司总栽兼首席行政执行官)
精彩观点:我们头号工作就是给股东创造价值,如果我做不到,那么我就不应该做CEO了。
跨世纪的柳传志 对话人物:柳传志(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精彩观点:关于快和慢,小鸟和青蛙比谁数数快,小鸟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过程很快,它很得意。青蛙一张嘴:俩五,俩五,就是一十,其实说了半天还是青蛙快,我们大概就是青蛙风格吧。
感受吴敬琏 对话人物:吴敬琏(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精彩观点:网络股里有泡沫,而且泡沫正在吹涨,它早晚要崩盘,要破灭。我认为早就应该鼓吹网络经济,一定不要两件事混起来,一件事是网络经济的发展,一件事是网络泡沫的膨胀。
笑谈江湖 漫话金庸 对话人物:金庸
精彩观点:李亚鹏我最初见到他的样子,他很现代的,好像跟令狐冲的样子,我想象中的不大像。所以当时我有所保留,后来看到他屏幕上这个样子,我觉得跟我的理想比较接近。物理学上如果有内力的话,牛顿三定律全部要推翻了
挑战奥利拉 对话人物:约玛·奥利拉(诺基亚首席执行官)
精彩观点:做CEO要具备两条素质,一条是沟通能力;另一条是人才管理能力。所以是人才管理能力加沟通能力。作为一个首席执行官,你每天需要作三到四个演讲,所以如果你不喜欢发表演说的话,也许你不该考虑做首席执行官,就这么简单。
吴士宏空降之后 对话人物:吴士宏(TCL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经理)
精彩观点:我如果我先想了失败我就不去做,那吃饭还可能噎死呢!我是最喜欢空降兵的人。我觉得外资企业来中国最大的贡献不是带来了资金,而是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管理人才。
当过两天世界首富 对话人物:孙正义(日本最有声誉的数字时代企业家)
精彩观点:我19岁还是一个学生,我发明了一个小的便携式计算机,我就此挣了第一笔钱。当年我用一亿美元投资雅虎75%的股份,他的雇员还不到10个人。现在我们的回报不是一亿,而是二百亿。
掌握爱立信 对话人物:柯德川(爱立信全球董事长兼执行官)
精彩观点:我从业没有为自己制定过要达到这个或者那个职位的目标,我的人生哲学一直是尽量做好自己的工作,并没有那么清晰的目标。
我要做第一 对话人物:拉里·埃里森(美国甲骨文软件公司首席执行官)
精彩观点:实际上我并不是不喜欢比尔·盖茨,我只是对比尔·盖茨不屈服的人之一。如果你每周不愿意和某一个员工吃两次饭,你就可以解雇他了。
回国创业 对话人物:田溯宁(中国网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鹰(美国UT斯达康公司副董事长)
精彩观点:记得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在洛杉矶一下子感到孤独,那时看到一个非常高的楼,楼上有个王安的广告,就是中国人的名字WANG,一个中国人在美国也能像王安取得那么大的成功。现在在华尔街日报的纳斯克报表上,每天都能看到中国人的公司:亚信、UT斯达康、新浪……这条道路实际上代表着中国的企业走向世界,上市不是目的。
《对话》之潘石屹的现实批判 对话人物:潘石屹(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精彩观点:他们准备挖走四十个销售人员,最后经过说明只挖走了二十三个,剩下的我们就连夜任命,就是一个人从睡梦中叫醒了以后,就成了销售副总监。我对员工有两个要求:一是不要打开汽车门吐痰,二是不要卷起来拿文件。
《对话》之和光变法 对话人物:吴力(和光集团董事长)
精彩观点:一个初创时只有十几个人,50万元启动资金的公司十年后发展成为一个年销售额达30亿元,名列全国第十四位的民营企业,……究竟什么促使这样一个企业传奇般的变化和成长?
《对话》之梦断资本 对话人物:童家威(中国年轻的CEO)
精彩观点:中国年轻的CEO在与国际资本接轨的过程中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
《对话》之长虹高层人事变动
精彩观点:长虹一个好领导变成三个了,将来那两个退了,还有两个好领导。倪润峰当年肩扛长虹大旗,其实不是真扛,而是为了发展他那个企业。
对话财商 对话人物:罗伯特·T·清崎先生
精彩观点:罗伯特·T·清崎先生走进《对话》演播室,他和4位特殊的来宾以及全场观众共同讨论财商对人们生活道路的影响,引发关于财商教育的问题。
团队为王(上下)
精彩观点: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能使员工心有灵犀?什么样的团队建设能使企业生机勃勃?对话栏目把团队训练搬进现场。
硅谷来人 对话人物:陈丕宏(宏道公司总裁)
精彩观点:我们实质上还是一个真正的.com或者从事电子商务的公司,而且是提供产品服务和技术的公司,我们就等于是间接的军火供应商。
洋管理水土不服?
精彩观点:
吴亦兵:不要寄希望于一个咨询公司。能从黑屋子里头拿出来一个方案说照此来说,你照着学吧,我们能解决所你的有问题!肯定注定是失败。
郭广昌:麦肯锡应该成为你的一个对话者,通过这个对话提高你自己,还是说让麦肯锡来告诉我一个方案,我去怎么怎么去做!那样太冒风险了。
吴士宏:我认为今天国际上的大的咨询公司应该没有一个能够深入地了解真正中国企业的核心文化。这就是所谓的地域文化,加企业文化,加中国文化,使得外来的顾问公司,非常难以接触到真皮层。
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 对许人物:米尔顿·科特勒(科特勒营销集团总裁)
精彩观点:米尔顿·科特勒走进《对话》演播室,一展营销大师的风采,他要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也要尝试着演奏一下二胡。
夫妻创业 对话人物:张明正 陈怡蓁(趋势科技公司)
精彩观点:以前工作的时候,觉得睡觉就是对时间的浪费。创业过程中有一些节骨眼一定要坚持,就是说非成不可。对方常常会感受到你的决心、你的自信。以前我是小公司看大公司却觉得不知道大老板想什么,其实人生平等,官位越高,他事实上越孤独,内心越寂寞。所以你大胆去做一定可以成功。
重组郑百文 对话人物:张继升(三联集团董事长、总裁)
精彩观点:为什么选郑百文,我有一个蹩脚的比喻,农村打兔子,把火药装好,目不转睛到处盯着,这个时候突然蹿出一只兔子,管它是男是女,只要是兔子就可以。我的手机二十四小时开着,就是没人给我打电话。我从来没有介入过资本市场,这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就捅了个大漏子。
开启航程 对话人物:魏家福(中远集团总裁)
精彩对话: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走进《对话》演播室,讲述中远发展历程中如何走过惊涛骇浪,讲述他是如何将先进的、科学的企业管理经验与中国国企的结合,将中远打造成为一个国际知名、世界一流的航运企业。
一元顾问 对话人物:梁定邦(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
精彩观点:炒股和武侠有很大关系。金庸先生提倡一句话: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其实股票也是这样的,你看到的东西全是信息,你怎么操作全靠你的内功,你的内功心法一定要学得好。现在的郑百文重组是从市场操作的方法来做,是否以后有变我就没法知道。我觉得重组成功,不一定就是证券市场的损失,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创业从63岁开始 对话人物:萨默·雷石东(维亚康姆公司总裁)
精彩观点:我一开始的时候是白手起家,我觉得我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公司各个部门管理保同的这种企业家精神,这一点非常重要。每一个在维亚康姆公司工作的人都把维来康姆公司看作是他们自己的公司,而不是我的公司。
两岸髓缘
精彩观点:
庄妍:非常高兴看到你,之前我非常想念你,但总是没有机会看到你。今天总算是圆了我的梦,非常地感谢你为我损出骨髓救我性命。
黄煜儒:其实我也蛮多感谢你的地方。我觉得要感谢你的父母,还是那些支持你的人,因为他们没有放弃你,一直锲而不舍。没有他们坚决的寻找,我是没有把骨髓捐你给的机会。我只是顺手推舟,我不敢居首功。
对话黄光裕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22日 15:52
嘉宾:
黄光裕 国美集团鹏润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东华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
袁岳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宁向东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周仁杰 海尔集团副总裁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对话》节目,欢迎您的收看。在这个时代总有那么一些人始终被我们所关注,他们是被这个时代造就而成的,因为财富,他们特殊,又引人注目;因为财富,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声音总是有太多太多,他们是谁?为什么会是他们?他们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黄光裕他们当中的一位,今天来到了我们《对话》的现场,将要和我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有人说这是一个现象,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奇迹,还有人说这只是一个神话,而我们只是陈述了几个事实,现在让我们用掌声请出国美集团董事长黄光裕先生,有请!黄先生你好!
黄光裕:你好。
主持人:特别高兴你能在这样的时刻来多我们的《对话》节目当中,我想如果让一位企业家,在媒体上或者是面对着观众来讲述他的管理哲学、他的经营理念,可能他们会非常非常地高兴,可是一旦我们的话题如果涉及到他的身家、他的财富,往往很多人会避之惟恐不及,如果说我们今天的话题将要从这个很多人不愿意谈起的话题开始,你愿意吗?
黄光裕:我想可以共同探讨吧。
主持人:为什么你的观点和别人不太一样?
黄光裕:怎么说呢,我今天的许多成绩,应该是我们很多的员工,还有个人努力了十八年来的结果,并不是偷来的、抢来的。
主持人:那么看来是我有那么一点点多虑了,其实我只是觉得今天的你和昨天相比,身份会更加地敏感一些,能不能我们告诉我们为什么今天会选择了《对话》,接受我们的采访?
黄光裕:我们做买卖的嘛,我们算了一笔账,好多员工都替我算了一笔账,觉得赚了,因为《对话》栏目是很有名气、很大的,很多人想花很多钱都来不了的栏目,我们又能为企业做一个免费宣传,那我就来了。
主持人:您还真实在,您的生意已经无所不在,我们希望今天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现场,您也能以开放的心态和大家一块儿来交流好不好?
黄光裕:好。
主持人:好,谢谢!请就坐!
黄光裕:谢谢。
主持人:首先我们要让大家来看一个数字,一百零五亿,我相信这个数字再一次出现在我们这个屏幕上的时候,会给大家带来非常深的印象。不过呢,在问其他问题之前,我特别想问黄先生一个问题,你能不能坦诚地告诉大家,你真的有这么多钱吗?
黄光裕:看从哪个角度去说吧,前一段时间我说过嘛,第一次是左手倒右手,结果我们劈完股之后呢,我们现在是左手握右手,以后这钱都放到企业去经营,没有这种感觉。
主持人:没这种感觉,不过尽管说纸上的财富,它毕竟也是一笔财富,我们在办公室经常会说如果我有一百万的话,我会如何如何。当然也有一些人更大胆一些的想像说
如果我有五百万的话,我会如何如何。但我想我们在座的任何一个人从来没有想像过这样大笔的数字,今天我们让这种想像在我们的现场来实现,我们一起来假设一下,如果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百零五亿的话,我们会怎么来花它呢?我们现在已经给几位嘉宾发了一张白纸,请你们把它想像成香喷喷的大饼,你们可以来划分一下。当你手中握有着一百零五亿的时候,你会怎么去花费它?黄先生,其实在我们这个现场,我觉得所有的人都没有你有资格来划分这张大饼,所以是不是你也可以帮我们把你如何划分这张香喷喷的大饼记录在纸上。刚才黄先生在写这张答案的时候,我发现不少现场的观众脸上已经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了,这种憧憬的力量还是非常伟大的,既然大家这么想知道黄先生是如何来花这一百零五亿的。那么我看还是待会儿把答案再告诉大家,大家注意到了,我的手边有一个锦囊,咱们现在把这个妙计先装进去,待会儿再一起来分享。好,我们几位嘉宾的大饼也分配完了,您可不可以把您这个大饼先展现给我们看一下,这么大的数字,您划分了两块实际是。
周仁杰:两块,一块呢用七十亿呢,在中国乡镇建一万个海尔的专卖店,其中三十五亿呢,在这个乡镇建一万所希望小学,让他们成为海尔未来的消费者和未来的经营者,在合适的时候考虑和国美合作。
主持人:您是工作和公益两不忘,几乎完全是忘我的。好,我们接下来看第二个答案。
刘东华:我分了三个百分之三十三,一个百分之一,比较现实。一个百分之三十三呢,是把今天的中国企业家杂志做大,在不远的将来,比如说五到八年,做成中国最有影响的、最权威的文化传媒集团。第二个百分之三十三呢,就是我希望能办一个创业者学院。第二个百分之三十三呢,我想做一个中国的艾滋病基金会,还有一个百分之一也得考虑一下这个生活问题。
袁岳:那我是百分之九十八点五呢,是放在专业的直接投资上面,其实我个人认为
一百零五亿人民币并没有多少,而实际上今天我们很多人都会搞各种各样的多元化的投资,我觉得一个真正能够在一个领域成为一个全球有竞争力的品牌,就很不容易。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点钱还太少了,所以我会把百分之九十八点五放在单一的信息服务产业这个投资上面。
主持人:那剩下的一点小小的比例花到哪儿去了呢?
袁岳:又分两部分,一个百分之一、一个百分之零点五,这个百分之一来选择那些我作为一个创业家更有他的专业理念和他的冷静的这种思考方式,专业技术的高管层的人员,让他们来拥有。另外百分之零点五呢,可能是作为我私人的专业顾问,我作为自己来说,身在局中,很可能难以觉察这些东西,所以我需要有这些高管层和这些专业顾问,来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
主持人:好的,这是袁先生的一个计划,最后我们来看看宁老师的计划,一百零五亿究竟怎么花。
宁向东:因为是个游戏嘛,我想大概是这样,就是我先留出五万块钱来,然后剩余呢,会把这个剩余的钱分成两份,百分之七十五呢 是做投资,百分之二十五呢就是捐给清华,如果我自己能做得比清华好呢,我就自己办个商学院。如果做得不好呢,就捐给清华的经过管理学院,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一个东西,因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肯定需要实物投资,也需要人力资源的投资。这是两个轮子,那么把这两个轮子起来的话呢,才能把这个投资真正做好,那为什么留五万块钱呢?就是今天晚上我看在座有五十、六十人,我们一起吃个饭。
主持人:我们现场当中有没有谁还有比我们前面四位嘉宾更绝的一些投资方法。
观众:我想既然这是一个游戏,就不妨更游戏心态一点,如果我有一百零五亿的话,可能就全部用去太平洋上买十个小岛,然后自己做岛主,又可以休闲完了还可以赚钱。
观众:我要是有这么多钱的话,首先是把家乡给建设好,还有一个给父母、给自己的亲人生活改善一下。
主持人:改善到什么程度?
观众:应该是大康吧。
主持人:大康。(鼓掌)游戏是非常让人放松的,想像也是能带给大家很多的快乐的,我注意到他在说你的计划,在猜你的计划的时候,你喝了一口水,不知道是不是后悔刚才自己的计划需要改变吗?
黄光裕:我觉得应该是对的。
主持人:你觉得应该是对的。那咱们就来看一看究竟当一百零五亿摆在黄光裕先生面前的时候,他对这一百零五亿的花费有什么样的一个考虑。我也不知道这个答案,你也不知道,三个字“不够花”。
好像所有的人都没有猜中你的心思,一百零五亿还不够花呀?
黄光裕:这个钱你要对个人来讲的话呢,满足于自己的生活,或者是享受,我觉得这个对稍微有点钱的人,我觉得相当容易的。我略微有事业,应该说是达到这个目标是不难了,要说从经营角度,从投资的角度去考虑的话呢,应该说这钱永远是不够的,那么到另外一个层面的时候呢,可能更高的话,可能感觉到社会的责任感,原来我觉得这句话,在五六年前我觉得很虚。但现在呢,我觉得好像不虚,为什么?因为我们企业直接的有一万多名员工在我们这儿上班的,而且像咱们还有海尔周先生派个促销人在这里头一样,这些人在我们这里头加起来有小三万个,加我们自己的员工,国美要有一天出现问题,我想最起码有半年,这三万个员工可能是找不到工作了,是一种社会责任感。那么迫使你还要去做大,特别是像我们这种企业是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有这种基础、有这种平台,有更多的机会、有更多的做法来把你的投资用得更充分,实际上这么说就是说一百零五亿,我现在大部分还是持的股权吧,即使全部都是现金,在国际上来讲也是一个小数目,实际上是十三个美金而已,我们这一次出去宣传我们公司露演的时候,我们碰到好多个基金都是几千亿的基金,几千亿美金的基金。
主持人:你会把他们当成你的一个目标吗?
黄光裕:还不敢想,我觉得是,可能就是怎么说呢?是一种惊讶吧,因为其实基金在社会说,它可掌握的财富和掌控的资产,它的倍数是放大很多倍的,那么要几千亿。假如说五千亿的话,可能它在社会上掌握的是五六万亿的资产,就是一个不可想像的这么一个数字。
主持人:终于也有让黄光裕先生不敢想像的数字了,刚才的一百零五亿已经让我们大家不敢想象了。
黄光裕: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富可敌国。
主持人:富可敌国,其实你刚才特别巧妙地避开了我们的一个问题,这个公众很关心说,这一百零五亿你会怎么去花费它,实际上你换了一种角度来诠释你对这一百零五亿的理解,能不能现在告诉大家,究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每一天你会花多少钱?
黄光裕:在个人实际上人嘛,就是有所得必有所失嘛,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实际上你也很想去花钱,看到花钱你很羡慕。但实际上你没时间,不给你机会,即使偶尔有那个时间,在那儿心情、身体可能还配合不上。
主持人:那会不会有人问过你,你自己都没时间花钱,你这么到去赚钱还有什么意思呢?
黄光裕:实际上人总是有一个目标嘛,或者要去做事嘛,当事情一旦做到那种程度以后,你是身不由己了,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吧。我觉得可能忙到一定程度,我现在能吃下去,可能用北京人可能是一碗炸酱面,对我们潮州人来讲可能是一碗粥,可能是这种追求。
主持人:刚才在我们的这个游戏当中,当一百零五亿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从我们每个人角度去出发,大家考虑更多的是这一百零五亿我究竟该怎么花。说实在的,当黄光裕先生的“不够花”三个字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多少会让人感到有一些出乎意料,我特别想请教一下我们台下的几位,当同样的一笔财富出现在我们大家面前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和黄光裕面对同样一堆财富,大家的态度、大家的观点会有这么大的一些不同?
袁岳:没感到惊奇、没感到奇怪,因为基本上我所谓说的专业投资的概念也是这样,实际上你做很多的工作做到最后就是说,你有很多的财富,你虽然名义上拥有它,其实你不具备挥霍和它的能力,所以这个时候财富变成一种什么呢?财富变成一种目标的事业,而且这个资本也有了人格化,说实话这股市上的钱,你随便拿一点出来或者是哪一个地方说得不明白,那就得对股价都会有影响,所以这样我想,就是说从这个意义上,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标杆,就在这个过程中间一方面身不由己,一方面乐在其中,虽然很辛苦,但很享受。我觉得这个也就是这个,我想追逐财富的价值。
主持人:来,刘先生您呢?
刘东华:实际上就是前提,实际上所有的创业者他都是带着梦想出发的,而不管今天他拥有十万、拥有一百万、一千万、十个亿、一百个亿,他拥有的这些资源都远远,因为他一边创业,他的梦想越来越大,他拥有的资源远远不够支撑他的梦想。我想黄先生他的梦想,我估计一千亿够不够,一千亿肯定不够。但是呢,大家在做这个假设的时候,包括刚才我,实际上我是按照您的假设,假设凭空拥有了这一百零五亿你会怎么样,凭空拥有了一百零五亿,刚才我发现我是最奢侈的一个,拿出了百分之一用于生活,就是最奢侈的也不过就百分之一了,而过去我说小时候我们经常有一个词,我们课本里边几乎都有,就叫百炼成钢。这个词大家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有的时候我开玩笑我说百炼成钢,大家到炉前去看一看谁能经得起两炼三炼,一炼就化了,就没了。但真正的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没有不经过百炼的,就是炼来炼去没炼化,变成火眼金睛、变成齐天大圣了,就是他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所以我想呢,我们这个社会呀慢慢的,大家也不要再羡慕他们,你可能说送给你个一百零五亿,很多人有勇气要,我送给你一个国美你敢要吗?因为你每天签的一堆字,你一不小心就要进监狱的,你知道什么该签什么不该签吗?可能大家不知道,所以我觉得最大的不同是前提的不同,就是说这一百零五亿是怎么来的。
主持人:我明白了您的意思,之所以刚才大家在做我们这个游戏的过程当中,更多的去想我这一百零五亿怎么花?我要花在哪儿?我要买这个,我要消费,我要舒适,我要生活等等,那么多不同的想法,跟黄先生特别不同的想法就在于财富的来源是不同的,对于我们游戏当中的人来说,这是凭空而来的一笔财富,而对于黄先生来说,却是他积累而来的一笔财富。您觉得就是这样的一个区别吗?
刘东华:对,我想如果在座的各位,包括咱们《对话》的观众如果想像一下,如果你自己创造的话,如果你创造到一百万的时候,至少前面有十倍于、甚至于百倍的一百万的用途、用项在等着你。刚才我说我拿出百分之一,实际上如果我是一个创业家,我是黄先生的话,我今天可能根本不可能在企业中能拿出那么多钱来,可能连千分之都拿不出来。
主持人:大家都分析了,为什么对待财富您和大家有不同,现在从你的角度你能不能能够让大家也知道,为什么对待财富你和大家有不同?
黄光裕:我觉得可能是实施平台不同吧,再一个是创业的开始,这个怎么说呢,想达到的目标又是不同,有可能有些人创业的时候为了挣钱,可能有些人是为了做一番事业,完了呢,要做到尽可能做大,一有机会绝对是出击,我属于是这一种。我并不是说我挣钱,完了有个名,赶紧带老婆孩子享福去,完了看着钱别丢了,我可能不是这种人。
主持人:所以这是你认为之间产生最大不同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黄光裕:应该是最主要的。
主持人:刚才大家做了一个游戏,就拿一百零五亿来说,可能这个游戏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是平等的,毕竟有人曾经拥有过,有人尚未拥有过。那接下来我们要做的这个游戏应该说相对来说会平等一些,因为我们会希望黄光裕先生和大家站一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们要做这样一个假设,假设此刻的你一无所有了,突然间和我们每一个普通的百姓没有什么太多的区别,你现在手中所有的是这样一份礼物,我不知道对你来说会不会是一份礼物,这是一份营业执照,注册号、名称、住所这些全部隐去,但我特别关注,我相信你也特别关注这一行,注册资本人民币十万元。细心的观众可能注意到了,这上面的法定代表人是黄裕光,当然这是一个游戏,因为从这一刻开始,你不仅一无所有了。而且在游戏当中你不可以再叫黄光裕了。主要是不想让你用黄光裕这三个字,十八年来建立起来的所有的资源,这一刻的黄光裕先生或者说游戏当中的黄裕光先生会怎么办呢?你先想一想,先别说答案,我们还是先听观众说。
观众:我觉得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的,基本上在最开始创业的时候资本都是很少的,当年可以很艰难的起步,现在突然变得一无所有,也一样可以从零开始爬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觉得他一定可以的。
主持人:这是你对黄先生的希望,黄先生自己怎么想,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有袁岳先生,十万块钱打算投在哪儿?
袁岳:我在想如果有可能让我实现第二个梦的话,是办餐厅。以前呢,我很想办一个自己的餐厅,后来我发现我三哥做的菜更好,因为我做的菜,我很爱做新菜,但是这个新菜呢,很多人、其他人评价说蛮有意思的。但是呢,好像不是特受欢迎,但是我三哥的菜做完之后很多人非常爱吃,这样的话呢,他现在呢,就是他没有变成一个职业厨师,所以我投资在他身上,把他变成一个职业厨师,开一个餐厅,就可以把我三哥变成一个帮我赚钱的一个来源。
主持人:宁老师,如果你现在只有十万块钱的话,你会把它投资在哪个领域?让它最快见效。
宁向东:我其实跟袁先生很相似,我也有一个梦想,想开一个餐厅。
主持人:那你们俩人竞争了。
宁向东:所以我现在基本上决定跟他一起来剥削他三哥。
主持人:好,谢谢!我们再找几位有没有不同的投资领域,大家,好!
观众:要是有十万呢,我就会来经营蔬菜,给他们三位提供这个开餐厅的原料。
主持人:我对你充满了期待,说了半天还是餐厅,前面这位先生。
观众:我就去寻找像黄光裕先生这样一位有创业才智的,这种的创造者去进行投资。
主持人:那你这十万块钱,你要花多少钱请他?
观众: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