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行动研究方法在院校研究领域中的适用性分析.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852413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动研究方法在院校研究领域中的适用性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行动研究方法在院校研究领域中的适用性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行动研究方法在院校研究领域中的适用性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行动研究方法在院校研究领域中的适用性分析孙敬霞【摘 要】 院校研究是以实践为导向的应用研究,以解决高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目 的, 目前出现了研究与实践分离的倾向.行动研究是联系研究与实践的中介,是院校研 究诸多研究方法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本文从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教育研究的层 次结构以及院校研究的内容、参与者、价值取向及研究过程等方面分析行动研究方 法的适切性,提出运用行动研究方法进行院校研究的建议.【期刊名称】 中原工学院学报【年(卷),期】 2015(026)005【总页数】 5 页(P113-117)【关键词】 院校研究;行动研究;方法【作 者】 孙敬霞【作者单位】 中原工学院,郑州 4

2、50007;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430074 【正文语种】 中 文【中图分类】 G642院校研究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引入我国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以实践为导向、以 解决高校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应用性研究领域。而目前的发展态势似乎在践行学术化 与理论化的研究路径1 ,学者们重点关注对院校研究的反思与批判,以及院校研 究理论的构建2 ,形成了“学术的院校研究”,这违背了院校研究是一种实践研 究的根本。基于此,有学者提出,院校研究要及时地去学术化,及时地将院校研究拉回到广阔的实践舞台,彰显其实践特质3。刘献君教授指出:今后十年,将是 院校研究在我国规范发展的关键时期4。院校研究应遵循什么样的研究范

3、式、采 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成为教育研究专家以及院校研究者探讨的热点问题。行动研究 作为教育研究领域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与行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被 称为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介5 。行动研究将成为院校研究的有效方法。 行动和研究一般被认为是不同的人所从事的不同性质的活动。行动是指实际工作者 和实践者的实际工作和实践活动;研究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家、学者对自然科 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性、理论性探索。虽然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但因为理论探索的超前性,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将行动与研究联系 在一起并将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最早学者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和

4、社会工作者约翰 柯立尔和科特 勒温。他们在各自的研究工作中发现,社会科学研 究如果仅凭个人爱好与兴趣进行,为学术而研究,那么研究工作就不能满足实践的 需要,不能指导实践,研究将可能成为空想;而具体实践工作者如果不结合自己身 处的环境和面对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又得不到研究者的指导帮助,就无法进行有 效的行动,行动将可能成为盲动。为了鼓励实际工作者改进工作成效, 1946 年正 式提出“行动研究”,并认为行动研究是结合了实际工作者智慧和能力的研究 6, 是实际工作者为了提高具体工作情境中的行动质量而对实践所实施的一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应用于教育领域,是在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克瑞大力倡导下,于

5、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引入并推广。在 60 年代中期,由于技术性的研究发展普 及模式盛行,研究者与实践者分离,行动研究一度衰落,直到 1973 年英国福特教 学研究机构成立,埃利奥特等总结自己跟教师学习时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共同研究, 行动研究才又在教育领域兴起6。 80 年代中后期,我国教育学界开始行动研究的 研究工作,并历经实证主义取向的行动研究(1977-1992 年)、解释主义取向和实 证主义取向并存的行动研究(1993-2000 年)、解释主义取向的行动研究(2001 年至今)3 个阶段,行动研究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解决问题的工具,而是教师将他人理 论转化为个人理论,再转化为教学行

6、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改善教师专业发展的 过程7。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范围主要是教学活动领域,“教师就是研究 者”是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假设。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行动研究方法的运用较少。 2008 年,杨延东等首次将行动研究法引入院校研究领域,认为行动研究法是院校 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8。温特在从经验中学:行动研究的原则与实践一书中认为,行动研究法实施过程 的关键是“观察、反思和行动”。后来,凯米斯等人在继承科特 勒温思想的基础 上认为,行动研究法的研究过程是由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所构成的螺旋式循环 9 ,并把这一过程明确描述为计划 行动观察反思计划10。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步,始于实践研究

7、者对问题解决的需要和设想。计划过程包 括总体计划和具体行动计划,并且总体计划要具有不断补充、修改以适应当时环境 和条件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第二个环节行动是行动研究的关键,是行动研究能否取得成功的基础,是实 际工作者能否改进工作实际的行为。因此,行动的实施必须严格按照第一步的计划 进行,并使行动者获得真实工作情景以及行动所达目的的相关信息,经过充分的思 考和理解后有目的、按计划、负责任地进行。行动还应该是灵活的、能动的,且重 视实际情况的变化。第三个环节是观察。观察主要是对行动者(包括性格、能力等特点)、行动过程、行 动结果以及现实环境进行观察。观察的过程要求全面、具体,但由于实际环境受多 种因素

8、的影响,而且是不可能事先确定和预测的,因此观察过程需要使用各种有效 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现代多媒体技术。行动研究的第四个环节是反思。反思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也是另一个螺旋圈的开 始。反思的过程是对计划、行动、观察环节的整理、描述和归纳,并进行评价解释的过程。通过反思找出计划与结果的差异,再进行构想、计划,确定下一循环的行 动计划。对于行动研究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按照不同的侧重点、研究发 展历程、研究参与者、参与者反映等对行动研究的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见表 1。对于不同的类型和模式,其研究特点有所不同,但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研究内容来源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其“终极目标”是

9、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工 作效果。行动研究立足于研究者的工作实践,以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为基础,而 不是以揭示事物的普遍规律、构建和发展理论为旨趣。 (2)强调行动与研究的和谐统一,即研究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的统一。不管是独立 研究还是合作研究,研究的动力必须来自实践者,实践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研究的必 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反思实践,参与研究;研究者深入实践,参与实际工作。研究 者和行动者相互协作,互相尊重,从计划到行动, 从反思到评价的全过程,共同完 成,使研究过程与工作过程和谐统一。 (3)强调自然状态下进行的现场研究。理论来源于实践,但由于理论研究者与实际 工作者的分离,使得一些研究无法在实践中进行

10、,而只能在实验状态下想方设法控 制各种变量使实验结果接近或符合研究假设,其研究结果对自然开放状态下的具体 问题失去了指导意义。行动研究是一种对具体工作现场的研究,在动态的自然环境 中进行,在研究中根据情境的变化调整与修正原有计划,从而使研究更具有实践性、 客观性、针对性,并对现实有指导意义。 (4)行动研究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行动研究的研究过程是行动者在现 实情境状态下不断调整进行的,是通过行动者的反思获得新的行动观念和行动策略, 使参与者在反思中成长,提高自我能力,改进工作现状,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5)研究成果应用及时,并在较短时间内显示出其作用和效能。行动研究在整个过 程中

11、始终贯穿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研究成果能立即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及时显示其效果并得到反馈。院校研究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等学校适应市场竞争和院校竞争而采取的自 觉行为,大部分高校成立专门的院校研究机构,从咨询研究、支持研究到改进研究 13 ,但也出现了管理人员不重视院校研究人员所提供的信息的现象。因此,院校 研究机构中的研究人员要发挥领导性作用,需要更加注重合作14 ,要与其他职能 部门的院校研究人员合作,更多地参与实际工作。我国院校研究开展时间较短,参 与研究的人员主要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与实践分离现象逐步显现,这 与院校研究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相违背,需采

12、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但从总体来看, 行动研究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1)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的推进为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制度基础。长期以来,我国 高校“双肩挑”现象普遍存在,管理人员专业化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在绝大多数高 校中,管理人员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多来自于专业技术(专任教师)岗位,有自己 的学术专业和研究领域,并且大都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他们普遍认为教学科研工 作才是他们更重要的工作,极少有人将管理工作作为他们一生的事业追求,甚至被 认为是兼职工作,使得管理干部不愿在管理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没有开展院校 研究的积极性。但随着高校岗位设置的改革,管理干部专业化问题引起了教育专家 及管理者的高

13、度重视,不少管理人员在管理实践中积累知识、经验,并形成浓厚的 兴趣,在岗位聘任时选择管理岗位,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另外,高等教育管理学 科的发展以及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授予,为高效管理队伍专业化提供了基础。已有 专家及管理实践者提出,在私立高校及独立学院要率先实现管理队伍专业化要求, 管理实践者主动结合工作实践开展院校研究,即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院校研究 工作,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适应高等教育市场化。 (2)教育研究的双向链型结构为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教育和管理领域, 研究都不能仅满足于构建某种理论,特别是在管理领域,其研究更是问题研究、实践研究,必须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现理论在实

14、践中的还原,研究才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管理研究遵循的双向链型结构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行动研究实践5从基础理论到实践,行动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与应用研究共同构成从理 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往复机制。院校研究是具有较强实践性、应用性的教 育管理研究。目前研究者一般遵循的是研究发展推广的技术模式,倾向于学 术化,研究成果对改进院校管理实践的功能较弱。在双向链型结构理论指导下,运 用行动研究方法进行院校研究,将架起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院校研究服务于高校 管理与实践的功能将更好的实现。 (3)院校研究内容的选择与对参与者的要求适合采用行动研究方法。院校研究的内 容来源于院校管理实践。刘献

15、君教授认为,院校研究是通过对本校的管理问题进行 系统和科学的研究,提高本校管理水平的一种应用研究15 ,并提出专题研究的研 究模式,如开展教师发展与培养、学生管理、后勤管理、规划编制等专题研究。在 高校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高校管理工作的价值彰显,去“行政化”、科学管理 成为共识,高校要提升竞争力,必须及时发现和解决本校的管理问题,院校研究受 到大学管理人员的重视,特别是“一把手”的重视,为工作实践者主动选择自己工 作实践中的问题作为研究专题进行多种形式的行动研究提供可能。另外,院校研究 的参与者要求既包括专家学者,也包括工作实践者。目前,很多高校开展的院校研 究以聘请校外专家和本校工作人员合

16、作为主,但要求校外专家进校参与工作实际, 本校工作人员与专家充分沟通,参与研究,同时付诸行动。随着院校研究的推广, 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推进,以及院校研究人员的培养,各高校自觉运用行动研究 方法开展院校研究的积极性会不断增强,院校研究也将以合作模式和独立研究模式 采取行动研究方法进行。(4)行动研究方法的实践性价值和研究目的与院校研究相一致。行动研究根植于实践领域,研究现实问题。通过研究具体工作中的问题,改进工作实践,具有鲜明的 实践价值。关注的问题是微观层面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具体工作环境进行研究,以 提高效率和效益,不是关注宏观的共性问题,更不是为了发展理论。院校研究就是 研究者结合所在院校

17、实际,以现实工作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改进本校 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为目的的行动研究。 (5)行动研究过程适用于院校研究。院校研究以发现本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 始点,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对问题解决状况进行评价 反思,再进入下一个院校研究循环。从实施过程看,院校研究与行动研究方法的实 施过程相一致,特别是行动研究之现场研究特点将是院校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以上分析,基于院校研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院校研究要有效采用行动研究方 法,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加强对院校研究重要性的认识。虽然院校研究在我国已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要达到自我行动和自我

18、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代大学制度的快速推进,为 院校研究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院校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实践人员, 要进一步提高院校研究对高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 “两个一把手”要 重视院校研究,让院校研究成为院校的自觉行动,为高校管理的常态工作营造氛围 和环境15。 (2)分层次大量培养院校研究人员。院校研究是一种“实践取向”的应用研究,是 一种学校自我研究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制度,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而我国的院校 研究刚刚度过起步期,成熟的研究人员较少,要将院校研究日常化,并引入行动研 究方法,还需分层次大量培养院校研究人才。目前我国 EDD 培养制度刚刚建立, 人才培养周

19、期较长,并且招生规模小,通过 EDD 培养的院校研究人员应在院校研 究中起领导作用,属于高层次的研究者;要使院校研究形成自发的、内化的一种制 度,还需要采取更普及的培养方式,如对各高校中、高层管理干部进行短期的专门培训等,使大家对院校研究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使其具有开展院校研究的意识, 自觉进行行动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改变理论研究与实践脱离的现状。 (3)院校研究人员评价的主要依据是行动研究方法的运用以及管理效果的改进,推 进院校研究制度化进程,而不是研究论文发表。目前我国专业的院校研究人员还较 少,且多为教育理论专业人员,从事学术研究,遵循学术研究人员的评价方式;而 处于实践层的院校

20、研究人员目前还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解决大 学行政化问题。外部环境要促使高校积极主动地开展院校研究,以促进内部管理的 科学化,增强在外部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学要更加合理的整合内部资源,获取更多 的外部资源。院校研究在高校中的重要性凸显,要调动院校研究人员开展研究的积 极性和有效性,对实践层面的院校研究人员的考核评价就要以是否运用行动研究方 法,以及行动研究的实践效果为主要依据,使行动研究成为院校管理与研究人员的 日常行为,从高校管理实际出发提出研究问题,在研究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效率, 以增强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21、相关文献】1 王瑛我国院校研究学术化倾向的原因分析J. 江苏高教, 2013(1): 52-53.2 魏署光试论院校研究理论的构建J. 高等理科教育, 2011(5): 14-17.3 蔡国春院校研究与现代大学管理:美国院校研究模式研究与借鉴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 2006: 15-17 4 刘献君中国院校研究将从初步形成走向规范发展J 高等教育研究, 2011(7): 1-8 5 宋秋前行动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性中介J 教育研究, 2000(7): 42-46.6 洪明当代英国行动研究的重要主张J 外国教育研究, 2003(5): 6-10 7 周钧行动研究在我国的发展J

22、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2(1): 1-4 8 杨延东,赵炬明行动研究与高校后勤管理改革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6): 90-94 9 凯米斯.行动研究法(上)J 教育科学研究, 1994(4): 32-36 10 郑金洲行动研究: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J上海高教研究, 1997(1): 27-31 11 陈向明什么是“行动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9 (2): 60-65 12 洪明基于行动研究的教师教育埃利奥特教师教育思想探略J 外国教育研究, 2004 (9): 54-55 13 蔡国春“院校研究”是什么不是什么解读美国“院校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05 (11): 29-33 14 魏署光美国院校研究协会 2010 年白皮书J 大学(学术版), 2011(7): 75-83 15 刘献君院校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7-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