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题1分子与原子(1).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366964 上传时间:2025-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1分子与原子(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题1分子与原子(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题1分子与原子(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题1分子与原子(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济源市实验中学五环自主教案主备人张立新年级学科九年级化学备课时间9月24日使用人张立新课型新授上课时间10月10日课题课题1分子和原子(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想像、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获取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

2、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学会对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板书设计课题2 分子和原子(1)一、分子的基本性质二、分子1概念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现象教学反思亮点:通过学生自学、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使学生对分子的基本性质能够清楚明了,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解释培养其学以致用的思想。不足之处:实验过多,占用了宝贵的时间,学生对课本内容看得少。改进:品红实验

3、改成热水、冷水对比试验,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教 学 设 计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诱发新知展示图片:远处能闻到花香味;湿衣服能被晒干;蔗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消失,而水会变甜。为什么会有上述现象?演示: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小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的品红,静置,观察现象。思考:品红为什么会消失,而整杯水变红色?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苯分子图像和世界上最小的汉字一中国。问:你知道它们是怎么“画”出来的吗?学生观看几种物质的微观构成。问:通过观看以上资料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推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问:分子、原子这些微小的粒子,都具有哪些性质特征呢?激趣:多媒体显示一些数据。问:你能从中得

4、到什么信息呢?推论:分子很小,质量小体积也小二、探究活动,探求新知演示:取一烧杯加入20mL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滴加浓氨水。观察到酚酞试液变为红色。引导学生猜想:哪种物质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问:如果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有什么办法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吗?实验探究1:仪器、药品:浓氨水、酚酞试液、大小烧杯实验要求:用以上仪器、药品设计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提示:浓氨水与酚酞不直接接触,但应同处在一个密闭环境中才能完成。)教师在各组间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设计方案给予鼓励和肯定,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引导学生大胆地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组织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了分子的什么性质?推论: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5、而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问题:你能否举出一两个生活实例,说明我们刚才实验得出的结论?设疑:同学们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学校的校道水泥路上,每隔不远就有一道缝隙?你知道它们所起的作用吗?这些缝隙在冬天和夏天里又有什么变化呢?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然后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探究3(演示):将20mL水倒入20mL酒精中。观察到液体总体积不足400mL。这一实验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特性呢?学生完成实验探究4实验探究4:取一支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在刚才的这支针筒内抽取相同量的水,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思考:哪一支针

6、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组织小组讨论,并互相交流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和解释。推论:分子等粒子间是有间隔的,气体物质的粒子间隔较大,固体、液体物质的粒子间隔较小。设疑:水在受热蒸发和通电分解过程中都有气体产生,而且水会不断减少,那么在这两个过程中水分子会有何不同变化呢?多媒体播放动画,组织学生观看并讨论。推论: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分子。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三、练习反馈,运用新知反馈练习: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课前引入的例子中的现象: 1老

7、师在喷香水,同学们可以闻到香味;2湿衣服在阳光正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3物体一般有热胀冷缩的现象;4在一只盛有一定体积水的玻璃杯中,放入一块糖块时,发现水面上升,当糖消失时,液面又有所下降,为什么?5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6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态储存在钢瓶中。四、交流讨论,体验成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五、实践应用,巩固新知课件展示习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作业:课后第3题化学来源于生活,以这样的例子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提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引发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设计实验培养能力设问:如果是20克的酒精和20克的水混合,总质量变不变?(不考虑液体的蒸发)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明目标 深钻研 巧设计 细反思 共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