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带一路”背景下留学研究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课程设置初探——以转化医学教学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1852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带一路”背景下留学研究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课程设置初探——以转化医学教学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带一路”背景下留学研究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课程设置初探——以转化医学教学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带一路”背景下留学研究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课程设置初探——以转化医学教学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32023 年/第 19 期/7 月“一带一路”背景下留学研究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课程设置初探以转化医学教学为例吴菁,马筱芃,高红亮,王雨琪,薛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中心实验室江苏南京211100)摘要针对目前国内多数院校缺乏外国留学生的特色研究生课程设置,文章以转化医学教学为例,阐述了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过程,结合共情模块化、PBL教学等创新教学方式,优化课程内容,联通基础科研与临床研究,有效培养来华留学研究生的科研精神。由此推进我国高等院校的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教育水平发展,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国际影响力。关键词转化医学教学;留学研究生

2、;科学素养;课程设置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2023.19.011Taking Translational Medicine Teaching as an ExampleWU Jing,MA Xiaopeng,GAO Hongliang,WANG Yuqi,XUE Bin(Central Laboratory,Sir Run Run Hospital,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1100)AbstractIn view of the lack of characteristic p

3、ostgraduate courses for foreign students in most domestic universities,this paper takes the teaching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exploration process of cultivating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in the education of medical overseas postgraduates.Combining innovative teachi

4、ng methodssuch as empathy modularization and PBL teaching,it optimizes the course content,connects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research,and effectively cultivates the research spirit of overseas postgraduates in China.This will promote thedevelopment of medical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esehigher edu

5、cation institutions,assis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First Class,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student education.Keywordstranslational medicine teaching;international graduate students;scientific literacy;course settings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来华留学的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

6、、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重视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提高来华留学生整体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国内关于留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的课程建设研究尚不成熟,对于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医学专业国际研究生,更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科研型医学课程设置,机械套用对国内医学生的教育模式则效果欠佳。转化医学在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搭起一座双向桥梁,注重理论实践相互转化新思维的构建和应用,为医学探究和医研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因此,本文就转化医学的留学生特色英文课程设置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力争探索有效的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方式。通过合理的课程内容设置,系统介绍转化医

7、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多维度地展现当今先进科技在转化医学领域的应用与拓展,探讨知识点精准、教学效果显著、有的放矢培养科学素养的医学留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1 优化留学研究生英文课程建设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在全球和平与发展的主流趋势下,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一带一路”倡议遵循我国积极构建人类高教论坛342023 年/第 19 期/7 月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逻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1。这一全球化倡议的提出为全球应对教育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其深度推进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教育治理中从学习参与者到产出创建者的立场转变2。自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持

8、续多边化、多样化发展,依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的对外交流日益增多,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的医学生数量逐年增加3-4。然而针对这些留学生特色课程设置的研究甚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并且从结构上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的医学留学研究生高层次人才较少、部分生源质量不高,普遍科研素养偏低4-5,这些都给强调专业性的医学院校教学带来更大挑战。南京医科大学近年来招收的国际医学留学生也大多来自印度尼西亚、印度、伊拉克、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方面,由于教育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这些学生存在素质教育不够扎实、医学基础相对薄弱、科研兴趣和自律能力不强、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缺

9、乏等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师生间导学关系不够顺畅,加之语言壁垒的客观存在,形成了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教育的现实困境。这就要求专业课程的负责导师带领教师团队,站在深度国际化的跨文化视角,与留学研究生之间保持良好沟通与充分互动,保证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形成开放和谐的教育氛围。一直以来,在面向留学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中,缺乏固定、统一的教材,同时英文授课要求教师必须兼具较高的授课水平和较强的基础及专业英语表达能力,这些都加大了针对留学研究生授课的难度。以英文课程“PrinciplesandMethods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PMCT)”(“临床与转化医

10、学研究原则与方法”)为例,“PMCT”是一门包容、开放、倡导多学科交叉整合的重要医学研究分支课程,在促进基础科研成果向临床实践转化方面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6。从 1992 年初提出“从实验室到临床”、1996年首次出现“转化医学”新概念,到如今发展走向成熟,转化医学的定义和概念不断变化,研究领域也逐渐拓宽,涵盖临床问题发现、基础科研深入、发病机制研究等多个方面,涉及多组学研究等相关内容7-8。转化医学领域的快速进展也让“PMCT”课程难以具备固定的合适教材,尤其缺乏针对留学研究生的英文教材,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合理的教学大纲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引入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方法

11、,将有效激发留学研究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科学素养。因此,本研究以“PMCT”英文课程为例,调研“一带一路”背景下相关国家的留学研究生关于前沿科研型医学课程的学科基础和需求,根据课程逻辑、学习方式和教学目标等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模块化教学内容,以线上线下统一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达到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与创新能力的目的9。本研究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探索模块化教学案例建设的模式对优化留学研究生课程和培养科学素养的效果,也为其他留学生特色课程的建设实践提供参考。2 以转化医学为突破点的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科学素养培养策略2.1 编制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引导式”特色教学大纲在课程开

12、展之初,利用问卷调查分析选课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学科知识基础。基于调研反馈信息,建设“PMCT”全程英文课程,集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管理、转化实践的教师团队,编制了“学生为主”型的“问题导引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大纲,结合基础科研与临床研究,系统地介绍转化医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侧重于转化医学课题的设计与规划,训练临床科研型医学生的思维模式;深入分子层面、机制层面,多维度介绍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转化医学领域的应用与拓展,知识点精准,便于结合专业特色展开课题研究;建立转化医学的研究理念,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与技能,培养医学研究伦理观念。2.2 构建模块化

13、的新型转化医学组合教学课程“PMCT”是一门发展较为迅速、与前沿科学技术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因此,转化医学课程的知识点安排应针对学生需求进行模块化设置,从基础、临床、管理、转化这四个方面建立针对性的课程内容,让学生系统了解转化医学的概念内涵,掌握临床问题到基础科研间转化的层次和步骤。分别邀请临床医生、基础研究科学家、转化人才、管理人才等,从不同角度进行各模块的教学,增加课程的深度和难度。由于国内并没有成系统的转化医学教材,教师团队在授课过程中目前以InternationalPerspectiveofTrans-lational Medicine-What?Why?How?和 Research

14、and Ex-ploration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Interpretation of NIH-CTSA 20 作为主要参考书籍,以最新研究文献为导引,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整理教学文稿进行授课。课程从基础知识、临床知识、疾病机制和转化前沿等角度,探讨什么是转化医学、如何发现转化医学课题、如何管理科学研究课题,重新构建转化医学的教学内容体系。以“何为转化医学”章节作为开篇,总论转化医学的基本概念、发展背景和经典过程,并带领学生拓展反思转化352023 年/第 19 期/7 月医学与自身研究方向的交汇融合,并基于医学伦理的考量从多角度展开课程教学:在基础技术方面,“

15、常用基础科研方法”章节重点讲解层析、电泳、分子杂交、PCR、基因测序和DNA 指纹等常规实验方法的原理,辅以动画、视频形式展示实验操作和流程,建立基本的科研理念和思维;在“暴露组学”章节,从主讲教授申报专利技术出发,介绍暴露组学这一新晋发展的从外环境污染物角度进行疾病诊断标记物筛选的转化医学研究方向,并邀请相关企业成功人士进行市场运作的报告,展现实践研究;在“蛋白质组学在转化医学中的应用”章节,重点介绍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常用方法的技术原理,以及其在基础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场景。在临床科研方面,“如何发现临床科学问题”章节介绍临床科学问题的主要内容和分类,以及发现临床科学问题的原则和构建临床科学问题

16、的关键因素,培养学生发现好的临床科学问题的能力;“生物银行”章节讲解生物银行这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点的内涵和建设要求,以及在医学研究中的伦理原则、样本收集原则,建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在实践管理方面,“转化医学的管理问题”章节首次引入临床医学管理专家介绍研究中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医学伦理问题,形成从技术到管理的转换,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的科研思维与临床医学思维体系,了解常见的科研方法如何应用到临床问题研究;“模式动物”章节介绍模式动物的分类及差异、动物疾病构建模型的原理和转基因小鼠构建方法,并引入动物实验伦理,树立在医学研究中共同关爱保护动物的实验伦理观念。最后,结合转化实例,主讲教授现身说法,并

17、通过互动交流,让留学研究生更具体地了解转化医学真正的研究去向。在“转化医学实例分享”章节,以授课教师在世界高水平杂志发表的肝脏再生的专业论著为突破点,介绍转化医学研究实例,引导学生提升分析临床问题、提炼科学问题、发现科研方向的能力。同时,在课程中巧妙引入思政建设,形成鲜明的思政教育特色。通过介绍当代中国医学科学界工作,展示中国科学家在转化医学研究领域的故事,使留学生了解中国对医疗科研的投入,展现中国科技在世界的影响力,建立中国医学教育的良好形象,助力“一带一路”教育推进;结合教学内容增添“中华优秀文化赏析”单元,向留学生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全程英语授课,建设国际品牌课程,打造“留学中国”品牌。2

18、.3 建立高质量的转化医学翻转课堂留学研究生背景迥异,因而“PMCT”课程依据医学特色,创新性地从“人类疾病救治”这一人类共情的问题出发,开展课堂教学。在讲授过程中,根据纲要引入转化医学的教学点,整合基本教学内容,结合视频教学和 PBL 讨论教学的形式,变“教学”为“导学”,建立高质量的翻转课堂,充分体现“翻转课堂”理念应用于医学专业教学的优越性10。以“转化医学实例分享”这一教学章节为例,课堂授课共 3课时:第一课时,以主讲人发表在国际高质量杂志 JournalofHepatology 的研究文章作为讨论学习案例,作者PPT演示配合板书一线讲解肝脏再生的科学定义和分类,引入本章的基本知识点,

19、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掌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科研思路;第二课时,主讲教师强化肝脏再生的发生机制与进程、动物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等知识点的内容,介绍肝再生领域的前沿进展,带领学生掌握具体的科研思路和方法,了解基础医学研究的逻辑科学思维范式;第三课时,构建PBL教学讨论题,分组讨论肝脏再生的研究意义和临床研究价值,强化治病救人的理念,并以教师实例现身说法,展现当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开设专题直播教学课程,针对具体内容进行线上动态交流学习,帮助留学研究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课程;构建互动教学作业库,为重点章节设计并丰富习题库与作业库。课时提问、课后考查,全面检

20、测教学质量。除了建立“问题导引式”的授课组合课程外,还在线上同步构建系列微课程教学体系,以供学生依据自身知识背景自主选择学习,提升组合学习的精准性和效率。通过录制专业课程视频,建立 15 个与课堂教学对应的微课程线上教学单元。单元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相关性:“何为转化医学”“转化医学的意义”,明确概念,夯实学科基础,突出转化医学的学科概念和意义;“如何发现临床科研问题”,拓宽思路,挖掘临床科研课题;“生物银行 1”“生物银行 2”“蛋白质组学”“暴露组学概念”和“多组学研究介绍”,优化方法,塑造科研思维,建立基本的医学科研理念;“转化医学研究伦理”,明确原则,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常

21、见的基础科研方法”“先进显微技术介绍”,了解技术,拓展研究手段,为具体研究的开展奠定实验基础;“暴露组学临床应用”“肝骨轴研究”“肿瘤微环境介绍”“转化医学应用”,学习实例,聚焦转化前沿,借转化医学已有的成功案例,锻炼留学研究生提炼科学问题、发现科研方向的科学思维。高教论坛362023 年/第 19 期/7 月2.4 实现“class to lab,bedside to bench”的思维及落地转化针对留学研究生如何在转化医学的学习中建立从课堂的理论学习深入到实际的科研能力培养,进一步实现从“教室”到“实验室”的思维转化和从理论到实践的落地转化,对医学中心实验室整体架构的掌握以及其中大型科研仪

22、器使用规范的了解是必要的。采用云参观的方式展示实验室等基础科研平台实际的转化平台,打破距离隔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对转化项目的真实体验,提升其科学素养。3 主要问题与后续建设计划经过系列建设,“问题导引,聚焦前沿;掌握原则,破繁求简;线上线下,多维教学;翻转讨论,兴趣盎然;双语教学,国际国内;转化医学,落地实践;一带一路,留学中国”的特色英文课程已具雏形。3.1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首先,受教育背景、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各国留学生的基础理论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有较大的差别,理解问题时存在一定差异性,这对教学节奏的合理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本次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仅采取了线上教学的

23、方式,限制了授课教师与留学生、学生相互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此外,课程与学生研究方向及与目前研究热点相结合的课堂讨论还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3.2 后续课程建设与研究计划针对目前研究探索中发现的问题,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实践研究可从以下方面继续优化:推进本课程的外文教材建设,尽快实现转化医学系统性英文教程的文字化、书本化,便于留学研究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整体知识框架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以转化医学案例切入、从具体案例及背后逻辑展开理论和技术讲解,深入浅出地展示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的最新成果和前景方向,加深学生对学科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互动性,引导更多学生思考自身专

24、业或研究方向与转化医学的关联,由此促进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实现科研思维的塑造。加强转化医学相关优秀案例和落地实践的建设,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临床与科研之间相互转化、互为基础的紧密联系。4 结语当前,来华留学生教育蓬勃发展,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针对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的科学素养教学既是巨大挑战也是良好机遇。围绕转化医学课程的教学探索将有效促进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的临床科研型素质提升,推进我国高校医学留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疗卫生事业高级人才的培养。通讯作者:薛斌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优质教育资源建设项目计划(2021F001)

25、;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专项立项项目(2021YJS-ZC046)。参考文献1张继明.“一带一路”倡议下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建设向度及其治理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1):114-124.2袁利平.“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全球教育治理国际话语权的中国方案J.中州学刊,2022(11):90-98.3朱旭,张正娟.“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战略分析与策略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2022(8):68-76.4杨昊鹏,单凌寒,李叶,等.体验导向的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框架研究基于多主体访谈的实证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9(3):350-

26、354,394.5郭婧,吕嘉春.提升来华医学留学研究生科研素养的探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4):630-633.6熊微,陈婧,邓丽,等.基于转化医学目的的医院药学科研思路与方法J.中国药师,2016,19(6):1180-1182.7荣英男,郭俊超,李建,等.国际转化医学研究热点与前沿文献计量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8,38(6):868-873.8吴慧,樊嵘,丁文婧,等.转化医学领域近期前沿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8(6):712-718.9刘伟,刘玉霜.“双一流”建设下高校研究生课程体系模块化与开放式教学创新J.航海教育研究,2019,36(3):98-102.10陈琪,岳文涛.翻转课堂和PBL模式在精准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12):226-228,2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