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化烙饼肃南县康乐明德学校 张晓微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材情景图中展示的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通过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并能寻找规律。2.过程与方法目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用优化的思想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带来的喜悦,使学生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三张饼的合理性烙法。教学难点:合理的烙饼方法;规律的揭示。教学准备:课件、圆形图片、表格教学法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 师生谈话,引出课题 师:孩子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堂去探究烙饼中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板书:烙饼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一)出示情境图,理解题意。1仔细观察,你从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2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什么意思?3烙熟一张饼,需要几分钟,为什么?(23=6分)4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二)寻求烙熟两张饼的最佳方法。学生回答并用圆片演示不同的烙饼方法:第一种方法:每次只烙一张饼 烙4次 所用时间:34=12分第二种方法:两张饼同时烙 烙2次 所用时间:23=6分师:烙2张饼最少要花6分,怎么和烙
3、1张饼时间一样呢?你们是怎么想的?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种方法?我们给6分钟的烙法取个名字,叫“两饼同烙”。(三)寻求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1. 淘气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那么3张饼我们又该如何去烙呢?相信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自己烙饼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用手中三张圆片代替三张饼来摆一摆,想想,怎样才能让3张饼尽快烙熟?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出示活动要求(幻灯片)方法一:先烙两张再烙一张:34=12分钟。方法二:三张轮换烙:33=9分钟。3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更合理都是烙熟三张饼,为什么方法二比方法一节省了3分钟?(学生自由发言)4课件再次演示烙饼过程师:想让淘气一家尽快吃到饼,选择这种最优的烙
4、饼法,我们给它取个名叫“三饼交替烙”。(四)寻求烙48张饼的最短时间。13人一组研究,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2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3. 学生汇报:分别说说自己组是怎么烙的4张、5张和6张饼的,最少用多长时间?师根据汇报完成表格填写。4. 观察表格,找出规律:观察表格,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将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探讨一下。(小组合作交流)5. 根据学生汇报,师小结:烙饼时,都转化为“两饼同烙”或“三饼交替烙”的最优方法来烙的。每多烙一张饼就多花3分钟,也就是:烙饼的最少时间=烙的饼数每面需的时间。(一张饼除外)三、课堂总结,深化认识。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
5、碰到选择最佳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情况,这种方法称为优选法。老师希望大家运用本节课知识去“合理安排”好自己时间,在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板书设计: 烙饼2张饼 烙饼2次 时间: 23=6分(两饼同烙)烙饼4次 时间:34=12分3张饼 烙饼4次 时间: 34=12分烙饼3次 时间:33=9(三饼交替烙 )四、教学反思:优化烙饼是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中的内容,通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要给学生留下点什么?我认为“饼”如何烙最优以及其中蕴含的规律固然重要,但这只是知识技能的范畴,我不想仅停留在就知识教知识的层面上,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些才是学生持续发展、终生发展最重要的东西。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的最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