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课题: 声音是什么教学时间(日期、课时): 教材分析:重点: 初步了解声音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难点: 使学生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方法,形成思维的形式向开发性和独特性发展。教学准备纸、橡皮筋、笔帽、杯子、水、衣架、细绳、音乐芯片、广口瓶、抽气机、弹簧、音叉、点燃的蜡烛、收音机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意见:教学应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多方位认知。 资料:物理教学参考资料、物理教师教学用书页边批注 教学过程一、声音的产生: 活动1.1 探究声音的产生 (师) 怎样让一张纸、一根橡皮筋
2、、一个笔帽、一杯水发出声音? (生)纸:弹、搓、撕 橡皮筋:弹、咬 笔帽:弹、吹、掷 水:倒、泼、洒、搅 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二、声音的传播: 活动1.2 声音能在固体、液体、真空中传播吗 (师) “细绳衣架”实验 “水中铃铛”实验 “芯片真空”实验 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三、声音是一种波 (师)演示水波、弹簧波,过渡到声波四、声速 (师)猜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吗?举例证明 (生) (师)百米赛跑时,先看到远处发令枪冒烟还是先听到枪声?或同时? (生) 结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生活 物理 社会”声能 声音具有的能量叫做声能。页边批注 板书设计声音是什么 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三、声音是一种波:声波 四、声速:340m/s (空气) 五、声能:声音具有的能量叫做声能。 作业设计P11 WWW 1.2.3.4.5教学反思 课堂调动学生兴趣因应人而异;评讲习题要注意学生的注意力页边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