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对熟悉的生活事例的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商是否要+1.【教学过程】一、师生对话,引出课题。 师:昨天晚上我们预习了什么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二、 例题回顾,点拨方法。 师: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分几步走呀,分别是什么?1.找信息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学单,哪位同学说说你找到的信息和问题? 师:“最多
2、”是什么意思?“至少”呢?2.解答方法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解答的呀?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师:这里为什么会有2人呢?谁能通过昨天预习时所画的图说一说? 师:谁听明白了?请你再说一次。 师:剩下的2人也要坐一条船,所以要再给一条船,5条加1条,所以要6条船。 师:那竖式当中又怎样理解呢?谁来说说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什么意思? 师:这剩下的2人怎么安排呢?能把它挤到5条船中吗?为什么? 师:那这2个人怎么安排? 师:谁听明白了?请你再说一次。 师:所以这位同学最后写了5+1=6(条),同意吗?3. 验证 师:我们所做的答案是否正确呢,你是怎么检验的?4. 小结 师:回顾这道题的解答过程,我们
3、分了三步,第一步是什么?第三步呢?在第二步中,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最后多出来的2人怎么安排?5. 练习 师:同学们学会了吗?老师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师:如果我把22人改为23人,那至少需要多少条船呢? 师:奇怪了,多了1人,怎么还是6条船呢? 师:再考考你们,24人呢? 师:不是吧,6+1=7条吧,都还没有+1. 师:看来有余数,不管余2人,还是3人,都用+1,没有余数,就不用+1.三、 同桌交流,汇报展示。 师:请同学们把预习单上的自学检测题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1. 同桌交流.。2. 汇报点评。 师:3+3这两个3表示什么意思? 师:所以在解决问题中一定要写单位。 师:103=3(
4、个)3(元),这个也有余数,为什么不用+1?3. 错题订正。4. 对比发现。 师:仔细观察这两题的解答过程,你发现了什么?四、 闯关练习,内化提高。第一关:判一判。 第二关:选一选。 师:老师把问题换一换,你们会做吗? 师:对比这两题为什么数学信息是一样的,答案都是商7余1,最终的结果为什么一个是5,一个是4?你有什么想法?(因为它们的问题不一样。) 师:什么样的问题要加1,什么样的问题就不加1?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很好,谁还能再说说什么时候加1,什么时候不加1? 师:什么时候加1,什么时候不加1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对吗?第三关:用一用。 第四关:想一想。 五、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