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研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研究”开题报告究”开题报告近年来,国外对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如美国的“家庭学校合作”、“社区学校”、“家庭教育”等,这些模式都注重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研究。在欧洲,也有一些国家在教育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芬兰的“综合学校”模式,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使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接受到全面的教育。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具有借鉴意义。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
2、关研究多集中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层面。在教育理论层面,一些学者提出了“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概念和基本框架,如李祥春教授提出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化”模式。在教育实践层面,一些学校也在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如某中学通过家长会、社区服务等方式,加强了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说,国内研究还需要深入和完善,需要更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三、研究目标和意义本课题旨在探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建立具有特色、适合地区发展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研究。具体目标包括:制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的实施方案;探索
3、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和终身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在于: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研究提供有效途径;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国外欧美发达国家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一体化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例如在美国,学校除了与所在学区的有关单位挂钩,争取单位工作人员的帮助和社区中知名人士、家长代表联合组成教育委员会外,还由家长选举成立家长工作委员会,直接参与学校管理工作。这样构成了增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合力的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4、在德国,许多学者在研究了当代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变化及对学校的影响后,提出了许多改进学校教育的具体措施,建立了种种学校、家庭、社区互相合作的开放式教育模式。而日本也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就开始探讨在学校教育中联合家庭及社会的力量,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三者在学生教育中的优势。到了 70年代,伴随着终身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广泛传播,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关系进一步密切。与此同时,日本理论界也陆续展开了有关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方面的研究,并推出了大量的著作、论文,如吉本二郎等编著的协作中的学校、家庭、社区等。在我国,从 20世纪 50-60 年代开始,就开始探索家校结合的问
5、题。70 年代末期和 80 年代初期,许多学校在教育实践中进一步意识到学校要主动争取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并在实践中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形势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90 年代以来,对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的改革实践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在实践中也积累了学校与家庭合作,学校与社区合作的成功经验。家长学校是“学校家庭社会”整体教育网络横向联系的纽带。学校通过这条“纽带”加强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横向联系,增强了育人合力,收到了良好的办学效益。但是我国当前对“三教”结合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具有适合地方特色的研究还很欠缺。在课题界定方面,学校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
6、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而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也包括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对应英语是 home n、family n、teaching inhome,简称家教。社会教育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社会教育指的是各种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而狭义的社会教育则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广义的社会教育和广义的教育几乎没
7、有区别。一体化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主权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实体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不相同、互不协调的事项,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或措施,将其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协同效力,以实现组织策划目标的一项措施。研究意义:我国将有 3 亿多学生,如何让他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也是举国上下关注的问题。因此,国家对“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教密切联系研究”的课题非常重视。当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感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互不配合的现状比较严重
8、,因此出现了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局面。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打破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根据新构建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教一体化的格局,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提出新的思路和要求,使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一致、协调,促进教育过程的科学性、系统性与最优化。理论依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同时也明确指出:“要转变陈旧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主动指导家庭教育。”研究目标: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设以学
9、校为龙头,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主战场的作用;以家庭为基础,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特殊重要作用;以社会为平台,使学生教育向社会延伸。让学生学会研究,学会生活,学会做,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学会关爱,关注社会、奉献社会,培养形成高尚的、理智的情操,塑造完美的精神世界,实现人格的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这一课题增强三位一体教育实效,发挥整体育人的优势,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本研究旨在将“研究共同体”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和社区,以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为此,实验教师需要研究假期小组合作研究指导策略和“研究共同体”各项活动的跟踪策略,以保证
10、假期中合作研究小组的顺利高效开展。同时,需要探索如何构建家长和社区对“研究共同体”的帮助体系和监督反馈机制,以协助学校共同培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包括分析受教育者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周遭社会环境、存在的地理位置和自身及其可利用资源在当前存在的情况;针对三教一体化在当前存在的不足或缺陷,构建以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多元教育途经;以案例研究的方式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有效育人理念和教育策略;在利用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提效,打造地区特色、学校特色、传统并持续完善的教育亮点,进行与家庭、社会相互联系的社会课堂多元教学模式
11、研究。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将搜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方面的文献资料,并组织实验教师研究研究,以明确、细化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和定期访谈。问卷调查将采用分层抽样法,对参与课题实验的所有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不记名方式的问卷调查。定期访谈将采用个别访谈和部分学生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实验班、对照班的课堂教学模式,假期小组合作研究开展情况以及社会实践等诸方面进行访谈,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有关结论。实验研究法将在实践中验证本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工作包括:1.制定课题研
12、究计划,组织协调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工作;2.负责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3.负责撰写相关方案、报告等材料;4.参与课题研究前期准备工作。6.负责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制作,以及家庭教育方面的调查工作。7.负责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制作,以及学校教育方面的调查工作。8.负责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制作,以及社会教育方面的调查工作。9.负责组织协调课题组成员进行问卷整理和数据分析工作。10.负责整理阶段性材料,并根据需要进行修订和修改。11.负责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参与申报结题和鉴定工作。12.负责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和典型经验。为了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将选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第一阶段,我们将通过
13、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研究态度、研究目标、研究动力、研究成绩等各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记录,留下可比对的各种信息。在第二阶段,我们将对学生各种变化情况进行定期收集,并与前期比对分析,得出实验初步结论。随着实验范围的扩大,我们将注重对实验学生前后不同时期情况进行纵向分析,并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寻求最佳实验效果,验证实验结论。另外,我们还将采用个案研究法,对个别学生、个别班级、年级或特定群体等典型个案进行研究,以便为课题积累丰富素材,以便课题成果的全面推广。本课题拟用研究时间共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我们将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递交上级部门审批;成立课题组,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14、并完成课题方案;查阅文献资料及材料收集,并进行开题论证并修改完善方案。在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我们将全面启动课题研究,开展文献分析研究,并进行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情况的调查组合。具体包括实地考察学生的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情况,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状况,形成调查报告,建立跟踪记录,并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个案研究。我们还将进行三教一体化有效措施实施方案,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形成比较。在整理阶段性材料并形成文章后,我们将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情况进行中期鉴定,调整课题研究计划。在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我们将请进走出,全面反思,分析解决研究过程的疑难问题,并科学总结
15、,全面升华到理论层次。最后,我们将完成课题研究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申报结题,由上级教育行政领导、教育专家进行鉴定。同时,我们还将推广经验成果和典型经验。八、主要成果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课题研究报告我们完成了一份详细的课题研究报告,该报告概述了我们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提出了一些有关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结合的教育模式的建议。2.实验教师的典型案例汇编我们还汇编了一些实验教师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实验教师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结合的教育目标,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用的借鉴。3.实验教师正式发表的与课题内容有关的论文我们还收集了实验教师正
16、式发表的与课题内容有关的论文,这些论文深入探讨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结合的教育模式,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九、主要参考文献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许多文献,其中最有价值的文献包括:1.何彪,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区教育模式探讨,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孙国会,运用统筹兼顾方法做好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 年第 12 期。3.齐爱琴,市场经济下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建设,河北教育2001 年第 4期。4.湘潭市教委在结合教育课题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研究,岳麓书社,1999 年 4 月。5.鹿鸣,社区教育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教育的结
17、合点,河南教育1995 年 06 期。6.邱晓蓉,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的思考和探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7.徐建国,家庭教育思考,西安出版社。8.二十一世纪班主任工作艺术,成都时代出版社。9.当代教育理论专题,东北师大出版社。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1.陈桂生主编,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开明出版社,1999.13.赵忠心,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董泽芳编著,教育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5.余本祜,家庭素质教育,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