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 伤仲永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并掌握文言词知识,体会课文简洁精练的语言特点。3.感悟课文讲述的道理,发奋学习,努力成就自己美好的未来。 【重点难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学习并掌握“之”“于”等词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知识链接】1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 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2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
2、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3、主题解说通过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是“其受于人着不至”,说明人的知识才能决不能单纯地依靠天赋,而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性。【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读准下列字音音隶( ) 扳( ) 环谒( ) 邑人( ) 矣( ) 泯然( ) 称( ) 卒( ) 焉( ) 耶( ) 贤( )2识记重点词语世隶耕 隶:( ) 未尝识书具 尝:( )忽啼求之 求:( ) 父异焉 异:( )借旁近与之 旁近:( )即书诗四句 即:(
3、 )书:( ) 收族为意 收:( )意:( ) 传一乡秀才观之 一:(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 ) 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 ) 邑人奇之 邑人:( )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 ) 或以钱币乞之 或:( ) 乞:( )父利其然也 利:( )然:(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 )扳:( )环谒:( ) 余闻之也久 之:(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令:( )称:( )泯然众人矣 泯然:( ) 受之天 受:( ) 贤于材人远矣 贤:( ) (21)卒之为众人 卒:( ) (22)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至:( ) (23)彼其受之天也 彼其:( )(24)且为众人 且:( ) (2
4、5)固众人 固:( )(26)得为众人而已耶 得:( )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2)贤于材人远矣 ( )4对文中的“之”“于”等词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 6(1)之: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卒之为众人: (2)于:环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受于人者不至: (3)自: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还自扬州:(4)然:父利其然也:泯然众人矣:(5)书:未尝识书具:即书诗四句:5.古今异义词(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古义: 今义:(2)或以钱币乞之。 古义: 今义:(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
5、义: 今义: 6.词类活用(1)父异焉 异:(2)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3)邑人奇之 奇:(4)父利其然也 利:(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二、感知文意,思考问题。1在疏通文意及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找出文中写方仲永才能初露,在乡中得到认可并小有名气的句子并翻译。 4找出文中写其父贪财错误做法的句子并翻译。 5.找出文中写作者对仲永才能衰退进行评价的句子并翻译。 三、文本探究。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 3从“日
6、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5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6总结填空伤仲永的作者是_代的王安石,是杰出的_家、_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用原文句子回答)本文在表达上先_后_,最后一段的作用是_,阐述了 的道理。伤仲永课堂小测一1解释加点的字。(1)未尝识书具( ) (2)指物作诗立就( )(3)不能称前时之闻( ) (4)稍稍宾客其父( )2
7、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3伤仲永的“伤”是“哀伤”之意,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作者“伤”的原因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A他的父亲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把仲永的天赋当作获取利益的资本。B“宾客其父”“以钱币丐之”的庸俗作法。C仲永缺乏主见,盲目地按父亲的要求去做。D仲永由神童而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悲惨结局。4翻译下列句子。(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伤仲永课堂小测二阅读理解:李贺作诗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
8、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注释辞章:写诗作文。素构:早就构思好的。弱马:指驴子。小奚奴:小童仆。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1、 解释下列加点字。(1)援笔辄就如素构( )(2)每旦日出( )(3)从小奚奴( )(4)及暮归(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自 自目曰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B、如 如他人牵合程课者 援笔辄就如素构C、未 始闻未信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 4、仲永和李贺有什么共同?他们的结局有什么不同?这不同的结局给了你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