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把握宽容友善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识宽容与软弱、宽容与严格、宽容与维权的界限。2. 懂得宽容、与人为善是交往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乐于宽容待人,与人为善。重点怎样把握好宽容与软弱、宽容与纵容的界限。难点怎样把握好宽容与软弱、宽容与纵容的界限。教法阅读讨论法,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 导入:生活需要宽容友善。但宽容决不是软弱无能,也不是纵容。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把握宽容友善。二、正确把握宽容友善(板书)(一)宽容与软弱请学生阅读课文故事(教材P65-66)“孔子的评判”学生讨论发言:1怎样理解孔子的评判?2宽容忍让就是软弱无
2、能吗?教师小结:宽容友善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你在宽容别人的时候,也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二)宽容与严格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往往很严格,由于种种原因,有人对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有时会难以接受和理解。学生讨论发言:1老师批评我们就是不宽容吗?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学生阅读讨论发言学生讨论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教师小结: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是对我们的关爱,是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要正确对待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三)宽容与维权请学生阅读课文故事(教材P67)学生讨论发言:卫民坚持“讨个公道”,是否没有宽容之心?为什么?教师小结:人生活在社会中,宽容友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宽容不能丧失原则,依法“讨回公道”,正是对社会、对他人最大的友善。总结:通过学习,同学们应该了解生活中宽容友善的重要性;懂得宽容他人,就是宽容自己。正确认识宽容与软弱、宽容与严格、宽容与维权的界限。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与老师、与他人相处。学生阅读讨论发言板书设计当堂作业课外作业补充习题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