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时 间第 周 第 课时课 题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意识和对自然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价值观,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破坏行为教学重点人与自然不和谐之音的表现教学难点环境问题教 学 设 计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大自然,作为大自然之子,应当对大自然抱感激之心,善待大自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却肆意破坏大自然,致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伤痕累累,从而使人类也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以下四组图片(大气污染、水污染、乱砍乱伐、滥捕滥杀),提出问题。学生活动:以小组
2、为单位讨论看了以上图片,有什么感想?你还知道大自然面临的威胁有哪些?(一)自然物种在减少原因:自然因素: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危害: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危及人类自身。设计意图:(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现状:我国的自然景观遭人为破坏现象日益严重。原因:以牺牲生态、破坏资源为代价 发展旅游经济,无异于饮鸩止渴。过渡:所以我们发展经济既要为当代人着想,又要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考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三)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展示我国环境被破坏的四幅图片:(分别是:陕西省某地大规模发展工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云南某地有个癌
3、症村,每年都有20多个人死于癌症,图中的女孩患的就是骨癌;安徽省马鞍山化工园区长江边上被化工厂污染的土地;在黄河边放羊的老汉受不了排水沟第三次排放出的臭气。)学生活动:合作探究看了以上图片,你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满意吗?为什么?结合图片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性?为保护环境中学生应怎么做?(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总结:(1) 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2) 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保护环境中学生应做到:1.树立环保意识;2.增强法制观念;3.落实环保行动。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且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总结: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有义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清除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的音符,保护好地球我们的家园。保护自然时不我待,拯救地球刻不容缓!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大自然,关爱大自然。(播放歌曲地球你好吗)。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