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框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学内容:讲授本课第二框题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情境材料一:(见教材P37页图片)图1:滥捕滥杀 图2:乱砍滥伐图3:大气污染 图4:水污染(指导学生看图,交流)探究讨论看了上面的图片自己有什么感想?对目前大自然面临的威胁自己知道多少?2、板书课题: 二、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二、教授新课1、自然物种在减少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38页)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近600种鸟、400多种兽、200多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种植物濒于灭绝。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了有关物种灭绝的惊人信息:讨论交流读完上述材料,谈谈自己
2、的感受。导致大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是什么?物种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教师讲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每年每月,甚至每时每刻,都有某个物种在灭绝或濒临灭绝,而且灭绝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探究讨论 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危害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共同归纳:原因:人为因素、不可抗拒的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影响: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危及人类自身。教师小结: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特别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人类的这种肆意行为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必然会危及人类自身, 比如:全球化气候正在变暖,温室效应逐渐增强;土壤过分
3、流失与土地沙漠化扩展严重;森林资源日益减少;臭氧层的不断耗损,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的急剧减少,淡水供给不足,水源严重污染等,人类正面临自我毁灭的危险。为此我们呼吁珍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吧!体会与交流捕杀、食用野生动物有什么危害?2、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39页)近年来,随着张家界旅游业迅速升温,一大批供游人食宿、娱乐、休闲、购物的楼堂馆所蜂拥而起。这些建筑与周围的青山绿水极不协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委员会的专家到张家界考察时,发现景区内城市化严重,破坏了景区的环境和自然景观,要求限期拆除。否侧,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这块金子招牌将被摘除。面对联合国亮
4、出的“红牌”,张家界人痛定思痛,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拆迁,此次拆迁将耗资3亿多元。20世纪50年代初期,黄山和新景区建筑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80年代中期,约为7万平方米;90年代中期约为17万平方米;而到2001年,则达到20万平方米。尤其是近10年来,黄山 核心景区新建、改建和扩建了大量宾馆、饭店、招待所和职工宿舍等。种种人工设施极大地破坏了黄山的自然景观。在全国许多风景名胜区均存在这类问题,有的地方比张家界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缺乏科学规划,在核心景区内随心所欲乱建宾馆、商店和娱乐设置,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去发展旅游经济。 讨论交流我们如何认识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
5、自己还知道哪些自然景观遭人为破坏的事例?说出来与大家交流。3、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39-40页)世界上80的原始森林已经荡然无存了。森林正在以每天375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每年消失的森林面积和起来大约有14万平方千米,接近一个山东省的面积。讨 论: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存与生活有什么影响?想一想:我们对自己生活的环境状况满意吗?交 流: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经历,谈谈对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1)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我们生产、生活的场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2)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生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3)环
6、境问题的危害共同归纳:环境是我们生产、生活的场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生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见教材P40页)行动起来,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调查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 。 我的建议: 。三、我的收获本节课应掌握得知识点: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和自然灾害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特别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日益严重。环境问题的涵义: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环
7、境问题的危害: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四、随堂练习:(一)、选择(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做法会破坏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是为吸引游人,在自然风景区建造宾馆、剧院等。 砍伐绿化带内林木,建造游乐场 破坏花园的花草树木 捕杀野生保护动物A、 B、 C、 D、2、“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这首反映淮河流域水质变化的民谣说明该地区资源浪费严重,资源短缺现象突出。 该地区人口形势不容乐观该地区水域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该地区环境污染危害越来越
8、大A、 B、 C、 D、3、某水厂被污染,造成附近1.4万居民出现腹痛、腹泻、头疼、恶心等症状,2万人不同程度地中毒。这一事件说明:( )A、环境污染威胁生态平衡 B、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C、环境污染直接制约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环境污染是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4、我们常看到垃圾乱扔,闻到河水发臭,听到汽车噪音等现象,这些现象属于环境问题中的( )A、环境污染 B、环境破坏 C、环境干扰 D、环境改善5、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应当是(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 人类应当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人类与大自然应当和谐相处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A、 B、 C、 D、(二)、问
9、答题(共5分)经济日报载文指出,森林资源不足,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1.5%,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左右;林地流失依然严重;超限额采伐仍达7550万立方米;森林经营水平亟待提高;部分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过少,个别物种极度濒危;自然湿地面积大幅度削减。据统计,全国共围垦湖泊130万多公顷,围垦导致天然湖泊消失900多个;水土流失的绝对面积仍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荒漠化依然十分严峻,全国荒漠化土地达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4%;沙化土地174.3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2%。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环境问题的危害有哪些?(3分)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打算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1分)五、课后作业1、预习第十三课第一、二框内容2、完成自己学校所订同步十二课第二框练习题。六、课后记项目授 课 情 况 记 录课 后 反 思 记 录填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