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柳先生传章节(课题)名 称五柳先生传学时2-1总课时8026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 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结合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2、理清文章结构,通过理解和分析,认识陶渊明的性格特征。过程方法反复朗读,结合工具书,自主理解重难点字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热爱慕自然、热爱田园生活、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学生特征分析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对自己的评价与认识。反复朗读,仔细体会。教学难点理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两句。理解句意,结合背景,深入体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一、导入 师:你对陶渊明有哪些了解?生:答补
2、充: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陶渊明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二、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质疑。师:预习时你遇到哪些读不准的词、句?生:答2检测给下列字注音: 嗜(sh) 辄(zh) 吝(ln) 褐(h) 箪(dn) 汲(j) 俦(chu) 觞(shng)3指名读课文,正音。(先请差生读),其他同学点评(可从字音、停顿等方面评价),老师适时板书读错的字并正音。4.再指生读课文。5.学生自由练读课文。6.齐读课文。
3、五、准确翻译课文,积累重点词语。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自己的文言积累翻译课文,将重点词语的理解批注到书上,解决不了的地方做上标记。1.学生自学,老师巡视。2.学生质疑,学生答疑,学生解答不了的老师点拨。教师适时板书重点词语。(师问:有没有翻译不了的词、句?)3.交流展示。按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方式翻译课文,一人译一句,看谁翻译得更准确、更好。(翻译过程出错的地方,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重点词语:(板书)许:处所; 会:体会、领会; 意:书中的旨意; 旧:旧交、旧友; 造:往、到;期:希望、愿望; 穿结:打补丁; 觞:酒杯; 乐:以为乐; 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萧然:
4、空荡、空寂。4学生自由翻译课文,练习巩固。5指生翻译全文。六、训练总结(1)解释句中加粗词的含义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每有会意 亲旧知其如此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短褐穿结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2)一词多义之(他,代词;的,助词)言(说,说话;言语、话)其(他,第三人称代词;其中的;语气词,表揣测、反问)甚(详细;重要)意(意旨;神情)得(得到;益处)志(标志;志向;志趣)去(离开;距离)(3)古今异义赞曰(传记后附的评论性文字。今义指称赞、赞美)字(古人除姓、名外,另取的别名。今指文字)(4)翻译下列句子。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了自己的一生。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学生回忆陶渊明的相关知识。大声认读字词学生齐读课文。结合工具书自主翻译。背诵第一段。明确作业与重点字词。熟悉回忆陶渊明这位诗人点明社会背景。熟悉课文内容。注意朗读节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与思考。认识积累重点、难点字词。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调整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调整板书设计五柳先生传作者 陶渊明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点实词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