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矫治不良行为年级七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题第15课 第一框 矫治不良行为主备人课型新授教材苏人版主备教师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目标情感 态度 价值观:1培养敢于抵制不良诱惑和杜绝不良行为的信心和勇气,善于明辨是非,警惕不法侵害。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积极情感。能力目标:1.能够分辨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并且能分辨哪些是一般不良行为,哪些是严重不良不行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2掌握不良行为习惯的自我矫正方法,努力培养适合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 知识目标:1.知道不良行为的危害,理解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懂得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教学重点不良心
2、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教学难点如何对不良行为习惯进行自我矫正。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阅读P56生活在线,从图片材料创设的情境讨论中引出本课主题-矫治不良行为讲授新课:一.识别良莠:阅读P57华某案例,思考:华某的行为对我们有哪些警示教训?如果说不良行为是走上违法犯罪的第一步,那么严重不良行为则是一般违法行为了,离犯罪的高压线已经不远。请大家相互讨论:1.对未成年人来说,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2.不良行为会有什么危害?3.当自己有了不良行为应当如何矫治?二.自觉矫治:1.阅读P59“富兰克林故事”,谈谈:你从富兰克林矫治不良习惯的事例中受到哪些启发?2.你身边的同学有哪些不良行为,结合教材“信息链接”,你能想到哪些帮助他们矫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教学小结: 典型例题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