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直方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直方图的特点.2. 通过观察、思考、比较、概括等,提高合理思维、推理、归纳总结能力.教学重点理解直方图的特点.教学难点能够根据直方图中提供的信息做出合理判断.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是统计的一般过程.我们学习了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描述数据的方法.二、新课教学问题 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 为此收集到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158158160168159159151158159168158154158154
2、169158158158159167170153160160159159160149163163162172161153156162162163157162162161157157164155156165166156154166164165156157153165159157155164156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呢?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身高)的分布情况,即在哪些身高范围内的学生比较多. 为此我们把这些数据适当分组来进行整理.1.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最小值是149,最大值是172,它们的差是23. 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是23 cm.2. 决定组距与组
3、数把所有的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作等距分组(各组的组距相同),取组距为3 cm(从最小值起每隔3 cm作为一组).将数据分成8组:149x152,152x155,170x173.注意:根据问题的需要各组的组距可以相同或不同;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要凭借经验和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来决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越多.三、实例探究例 为了考察某种大麦穗长的分布情况,在一块试验田时抽取了100个麦穗,量得它们的长度如教材P148上表(单位:cm).列出样本的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
4、图.解:(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是7.4,最小值是4.0,它们的差是7.44.03.4(2)决定组距与组数在本例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3.4如果取组距为0.3,那么由于 11可分成 12 组,组数适合于是取组距为 0.3,组数为12 从频数分布表和上图看到,麦穗长度大部分落在5.2 cm至7.0 cm 之间,其他区域较少长度在5.8x6.1范围内的麦穗个数最多,有28个,而长度在4.0x4.3,4.3x4.6,4.6x4.9,7.0x7.3,7.3x7.6范围内的麦穗个数很少,总共只有7个四、课堂小结频数分布直方图是描述数据的又一方式,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关键是确定组距和组数,而这一点没有固定的标准,要凭借经验和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来决定.频数分布折线图也是描述频数分布情况的一种方式.五、布置作业教材P150习题10.2第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