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数学说课教案(省级赛课共6份)——在实验中寻找规律.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24944 上传时间:2025-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说课教案(省级赛课共6份)——在实验中寻找规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数学说课教案(省级赛课共6份)——在实验中寻找规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数学说课教案(省级赛课共6份)——在实验中寻找规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数学说课教案(省级赛课共6份)——在实验中寻找规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数学说课教案(省级赛课共6份)——在实验中寻找规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题:在实验中寻找规律(教学设计)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附属外国语学校 付晓玲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借助实验,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在每次实验中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2、获得“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于稳定”的认识。3、体会随机事件中所隐含的确定性内涵。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和课堂交流,进一步提高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技能。2、经历对不确定事件的确定性内涵的认识过程,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3、通过观察频率折线统计图探索规律,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1、经历动手实验和课堂交流的过程,提高数学交流

2、的水平,发展合作探索的精神。2、经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并在解决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3、学生真实记录实验数据,养成崇尚科学的良好品质。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安排了抛掷一枚硬币和摸球两个实验,希望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观察数据,发现不确定事件的发生并非完全没有规律可循,体会随着重复实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呈现逐渐稳定的趋势,可以由此来预测机会大小,了解用稳定后的频率值估计事件发生的机会的合理性。教学重点:通过大量实验,体会随着重复实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呈现逐渐稳定的趋势,可以由此来预测机会的大小。教学难点:认识实验结果的随机性和规律性。应注意实验过程

3、中,数据收集的公平性和准确性。三、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积极好动,爱表现自己;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统计数据的基本方法和频率的基本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过数学知识的运用;虽然在其他学科中接触过实验,以前也利用过实验收集数据,但还没有在实验中寻找过规律,所以本节内容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准备1、教法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验寻找出规律,所以选择“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以活动为核心,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与自主探索为主,在参与活动中学习知识。因为本课利用电子表格统计数据,所以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2、学法分析

4、因为本节内容需要做大量重复的实验以探索频率的变化规律,因此学生应进行自主探索,特别是合作探索,充分利用集体学习的优势,一方面比较不同小组实验结果的异同,另一方面汇总各自的实验数据,观察大数次实验结果的趋势,以加深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和规律性的认识。3、教学准备(1)制作教具:一个装有8个红色乒乓球和2个白色乒乓球的方盒。(2)制作学具:若干个装有8个红色玻璃球和两个白色玻璃球的方盒。(根据学生人数而定)(3)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统计表。五、教学活动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说明I、创设问题情境1、 前面已经做过抛掷一枚硬币的实验,老师手里有一枚硬币,抛掷它,你能预测出将出现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5、吗?2、 追问:为什么不能确定?3、 问:有没有规律可循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两个实验来寻找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在实验中寻找规律”。II、学习新课1、实验内容及规则一是抛掷一枚硬币的实验,二是摸球实验。假设全班有60名学生, 两人一组,分成两部分,前10组完成实验一,后20组完成实验二。实验一“抛掷一枚硬币”规则:(1)抛掷一枚硬币,分别统计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频数。(2)两人合作,进行两组实验,每组40次,共80次实验,记录每一次实验结果。实验二“摸球”规则:(1)从装有8个红球,2个白球的方盒中,摸出一球,分别统计出摸出红球和白球的频数。(2)每次摸出一球后,放回盒中,再进行下

6、一次实验。(3)两人一组,进行40次实验,记录每一次实验结果。2、实验准备问题1:如何保证实验公平?(板书;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问题2:你能预测本组实验中出现正面或者摸出红球的具体次数吗?(板书:随机事件)问题3:如何迅速记录实验结果?3、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实验。4、统计分析(1)统计准备:利用电子表格软件所具有的功能,设计出统计表,绘出频率折线统计图。(统计图表示例附于教学活动程序后)(2)统计分析步骤:步骤:输入1、2组160次实验“出现正面”的频数,输入11至14组160次实验“摸出红球”的频数,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各组频率。步骤:增大实验次数,分别累积前160次实验“出现正面”和“摸出红

7、球”的数据,观察频率之间的关系。步骤:在同一统计图中,电脑分别绘制出前160次实验“出现正面”、“摸出红球”的频率折线统计图,观察频率折线的规律。步骤:增大实验次数,输入3、4组160次实验“出现正面”的频数,输入15至18组160次实验“摸出红球”的频数;在同一统计图中,电脑根据前320次实验频率分别绘制出折线统计图,观察频率折线的规律。步骤:再增大实验次数,输入其余小组实验“出现正面”、“摸出红球”的频数;电脑根据全部实验频率在同一统计图中分别绘制出折线统计图,观察频率折线的规律。步骤:如果继续增大实验次数,几千、几万、几亿,乃至无数多次,“出现正面”、“摸出红球”的频率折线有什么规律?步

8、骤:总结规律,得出:“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趋于稳定”的规律。5、问:“出现正面”和“摸出红球”的频率分别稳定在什么值附近?为什么?6、问:观察“出现反面”、“摸出白球”的频率折线,有相同的结论吗?7、问:抛掷硬币和摸球,我们在生活中大量出现,你能举出一些实例吗?III、能力迁移问题:2006年世界杯决赛阶段共有32支球队参赛,第一阶段小组赛共分8个小组,试问被定为种子队的巴西队抽签时被分在A组的机会有多大?IV、小结与作业1、小结2、 教师总结:数学中含有丰富的实验,并且在今后还会用实验的方法解决更多的问题。热爱生活, 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数学的方式

9、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3、 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能力迁移实验。 练习册P94-P97内容。有的会猜测出现正面,有的会猜测出现反面,也有的学生会认为不能确定。因为出现正面或出现反面是随机事件,在实验前无法预知结果。提出第一个实验要把硬币抛起来,让它旋转;第二个实验要在每一次实验前摇匀、不能看。有的学生胡乱猜测,有的学生认为无法猜测。提出各种办法,回忆出数据收集时所学的用“正”字记录的简便方法。两人一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逐组报出频数;观察统计图,独立思考,通过频率折线寻找规律。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发言,组间交流,提高数学交流水平。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观察频率折线,估计出频率

10、分别稳定在50%和80%附近。有的学生可以分析出,因为硬币只有正反两面,所以出现的机会各占50%;因为一共有10个球,从8个红球中摸出一个的机会为8/10=80%。独立思考,通过观察,得出相同结论。列举体育比赛选择场地、商场摸奖等。小组讨论,有的学生会直接计算,有的学生会想到用数学实验的方法解决。学生活动:用自己的语言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表述。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出现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抛掷硬币实验学生熟悉、操作方便,速度比摸球实验快,为了统一进度,所以实验人数减少一半。每小组两人合作进行两组实验,目的是为了体现出小数次实验频率的特点,同时也和实验二统一次

11、数。抛掷硬币和转盘的实验学生非常熟悉,所以又安排了摸球实验,这也是对教材资源的合理开发,有利于提高实验积极性。同时进行不同的实验,寻找“频率趋于稳定”的相同规律,体会随机事件所隐含的确定性内涵更有说服力。通过集体合作,将课堂上只能独立完成的少数次实验,合成较大数次实验,有效利用时间。强调“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这一重要条件。强调“出现正面”“摸出红球”是随机事件。使用简便记录方法,提高实验速度,节约时间。学生动手实验,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在统计表中只需要输入每组“出现正面”和“摸出红球”的频数,就可以自动计算出其余内容,以及自动生成频率折线统计图。这样利用软件功能,可以充分

12、节约课堂时间。两个实验的统计同时进行,频率折线画在一个统计图中,便于比较,发现规律。利用折线统计图探索规律,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分析规律一共设计了7个步骤,从少数次实验频率体会随机性,再逐步增大实验次数,到大数次实验频率发现规律,体会确定性内涵,以此建立梯度,突破难点。通过两个不同实验同时进行分析,寻找出相同的规律,更具说服力,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先进行充分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最后组间交流,逐步扩大合作范围,培养数学交流的水平和合作精神。初步理解用平稳时的频率值估计事件发生的机会较为合理。进一步体会规律,加深印象。联系实际,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

13、活,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生体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方法;进一步领会“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趋于稳定”的规律;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实验作业和书面作业结合,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小组配合,培养合作精神。附例表:抛掷一枚硬币实验摸球实验各组统计表各组统计表组号1(1)1(2)2(1)2(2)组号11121314实验次数40404040实验次数40404040出现正面的频数15271130摸出红球的频数38223620出现反面的频数25132910摸出白球的频数218420出现正面的频率37.50

14、%67.50%27.50%75.00%摸出红球的频率95.00%55.00%90.00%50.00%出现反面的频率62.50%32.50%72.50%25.00%摸出白球的频率5.00%45.00%10.00%50.00%全班汇总表全班汇总表实验次数4080120160实验次数4080120160出现正面的频数15425383摸出红球的频数386096116出现反面的频数25386777摸出白球的频数2202444出现正面的频率37.50%52.50%44.17%51.88%摸出红球的频率95.00%75.00%80.00%72.50%出现反面的频率62.50%47.50%55.83%48.13%摸出白球的频率5.00%25.00%20.00%27.50%系列1表示抛掷一枚硬币实验中出现正面的频率折线系列2表示摸球实验中摸出红球的频率折线六、关于教学设计的思考1、本节课重在在通过实验,发现随机事件中隐含的规律“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大,频率逐渐趋于稳定”,整个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同时培养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 同时对这样的实验课,应该考虑噪音控制:摇动方盒产生的噪音,通过改进实验器材实现;实验中,学生比较兴奋,应平时加强礼仪教育,课堂上及时调控。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